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86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尘杯包括:尘杯本体,尘杯本体的底部形成有进风口且顶部形成有出风口;通道件,通道件设在尘杯本体内,通道件的下端与进风口相连,通道件的上端与出风口相连,通道件内设有分隔件以将通道件内部分隔成出风通道和位于出风通道下方的进风通道,通道件的对应出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通道件的对应进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口;螺旋通道件,螺旋通道件的一端与连通口相连,螺旋通道件的另一端沿通道件的轴向向上螺旋延伸至尘杯本体的侧壁,螺旋通道件的另一端与尘杯本体内部相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尘杯,结构简单、便于清理,可以提高除尘装置的尘气分离效率,降低压力损失。

Dust cup and its vacuum clea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st cup and dust collector with the dust cup comprises a dust cup body, dust cup body are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is formed at the top; channel, channel in a dust cup body, the lower end of the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the upper end of a channel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channel piece is provided to the inner channel separator is divided into air passages and located in a wind channel below the air inlet channel, a channel corresponding to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re form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wind channel, a communication port to form a side wall corresponding channel parts into the air channel; spiral channel, a spiral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opening, side wall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spiral passage member extends upward spiral along the axial channel member to a dust cup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internal cup bod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dust of the spiral channel. The dust c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to clean up, which can improve the dust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ust removal device and reduce the pressure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技术介绍
在尘气分离
,多锥尘气分离结构的压力损失较大、结构相对复杂、不便清理内部的灰尘,同时会占用尘杯内部较大的空间。近年来,一些单锥尘气分离结构可以达到与多锥尘气分离结构相同的尘气分离效率,同时压力损失较小。然而,相关技术中,单锥尘气分离结构仍存在以下问题:(1)尘气分离结构不合理,导致尘气分离效率低;(2)尘气分离结构的压力损失较大;(3)随着灰尘吸入量的增大,压力损失增大,导致吸入功率下降较快,其中未被分离的灰尘颗粒将积聚在滤棉上,导致滤棉堵塞,压力损失增大,清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尘杯,所述尘杯结构简单、便于清理,可以提高除尘装置的尘气分离效率,降低压力损失。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尘杯的吸尘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尘杯,包括:尘杯本体,所述尘杯本体的底部形成有进风口且顶部形成有出风口;通道件,所述通道件设在所述尘杯本体内,所述通道件的下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所述通道件的上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所述通道件内设有分隔件以将所述通道件内部分隔成出风通道和位于所述出风通道下方的进风通道,所述通道件的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通道件的对应所述进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口;螺旋通道件,所述螺旋通道件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口相连,所述螺旋通道件的另一端沿所述通道件的轴向向上螺旋延伸至所述尘杯本体的侧壁,所述螺旋通道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尘杯本体内部相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杯,通过将螺旋通道件沿通道件的轴向向上螺旋延伸至尘杯本体的侧壁,当尘杯应用于除尘装置例如吸尘器时,杂质在螺旋出口处集中在临近尘杯本体侧壁的区域且杂质可以随气流沿尘杯本体侧壁向下螺旋流动,最终收集在集尘腔内,达到了尘气分离的效果,提高了尘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压力损失,同时尘杯的结构简单,便于清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旋通道件包括: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口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尘杯本体的侧壁相连;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通道件相连,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所述另一端彼此间隔开;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顶部之间;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第一围板共同限定出螺旋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所述另一端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所述另一端,避免杂质返混逃逸,保证了尘气分离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邻近所述连通口的部分具有导向过渡段,所述导向过渡段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通道件的中心方向凸出的曲面段,使得连通口处的气流沿导向过渡段圆滑流动,进一步减小了压力损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过渡段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通道件的中心方向凸出的圆弧段,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容易实现从连通口到螺旋通道的圆滑过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旋通道件为蜗壳式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尘杯的尘气分离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尘杯本体的横截面上,所述螺旋通道件的宽度沿尘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有利于实现尘气分离、提高尘气分离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通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出风通道的横截面积,以提高清洁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道件沿所述尘杯本体的轴向直线延伸,结构简单,进一步减少压力损失。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尘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器,通过采用上述的尘杯,使得吸尘器结构简单、便于清理,且尘气分离效率较高、压力损失较低。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尘杯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道件与螺旋通道件装配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通道件与螺旋通道件装配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3中所示通道件与螺旋通道件装配结构的另一个示意图;图6是图3中所示通道件与螺旋通道件装配结构的再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尘杯100、尘杯本体1、尘杯筒11、上盖12、下盖13、通道件2、进风通道20a、连通口20b、出风通道20c、通孔20d、螺旋通道件3、螺旋通道30a、螺旋出口30b、第一导风板31、第二导风板32、第一围板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竖直”、“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尘杯100。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尘杯100,包括尘杯本体1、通道件2和螺旋通道件3。尘杯本体1的底部形成有进风口且顶部形成有出风口,通道件2设在尘杯本体1内,通道件2的下端与进风口相连,通道件2的上端与出风口相连,通道件2内设有分隔件以将通道件2内部分隔成出风通道20c和位于出风通道20c下方的进风通道20a,通道件2的对应出风通道20c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20d,通道件2的对应进风通道20a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口20b。螺旋通道件3的一端与连通口20b相连,螺旋通道件3的另一端沿通道件2的轴向向上螺旋延伸至尘杯本体1的侧壁,螺旋通道件3的另一端与尘杯本体1内部相通。例如,如图1-图6所示,尘杯本体1可以包括尘杯筒11、上盖12和下盖13,尘杯筒11可以大致形成为筒状结构,上盖12盖设在尘杯筒11的上端、下盖13盖设在尘杯筒11的下端,尘杯筒11与下盖13之间限定出集尘腔,进风口可以位于下盖13上、出风口可以位于上盖12的侧壁上,以保证尘杯100的美观性,同时便于尘杯100内通道的布局。通道件2可以大致形成为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尘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本体,所述尘杯本体的底部形成有进风口且顶部形成有出风口;通道件,所述通道件设在所述尘杯本体内,所述通道件的下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所述通道件的上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所述通道件内设有分隔件以将所述通道件内部分隔成出风通道和位于所述出风通道下方的进风通道,所述通道件的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通道件的对应所述进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口;螺旋通道件,所述螺旋通道件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口相连,所述螺旋通道件的另一端沿所述通道件的轴向向上螺旋延伸至所述尘杯本体的侧壁,所述螺旋通道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尘杯本体内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本体,所述尘杯本体的底部形成有进风口且顶部形成有出风口;通道件,所述通道件设在所述尘杯本体内,所述通道件的下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所述通道件的上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所述通道件内设有分隔件以将所述通道件内部分隔成出风通道和位于所述出风通道下方的进风通道,所述通道件的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通道件的对应所述进风通道的侧壁上形成有连通口;螺旋通道件,所述螺旋通道件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口相连,所述螺旋通道件的另一端沿所述通道件的轴向向上螺旋延伸至所述尘杯本体的侧壁,所述螺旋通道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尘杯本体内部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件包括: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连通口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尘杯本体的侧壁相连;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通道件相连,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所述另一端彼此间隔开;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顶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铠区初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