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8736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亲体培育池的选择、亲体培育池的消毒、红星梭子蟹亲体的选择以及投放、红星梭子蟹亲体的培育。在未投用药物的前提下,保证了养殖水质,营造了适合红星梭子蟹生长的良好环境,亲蟹出现附肢脱落的概率小,成活率高;投喂方式科学,可及时提供成蟹机体不能合成或很难合成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满足红星梭子蟹的营养需要,促进其健康生长,培育出健康的抱卵蟹。培育得到的红星梭子蟹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

A parent crab Portunus indo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蟹类人工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红星梭子蟹,属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是三疣梭子蟹的近缘种,两者在外形上相似,其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螯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四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和三疣梭子蟹的主要区别是其壳的下方有3个斑点。在我国,红星梭子蟹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栖息于水深20–60m,底质为沙泥的海域,是近海大型经济蟹类,最大体质量可达455g。其肉多味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依据1998年5月和1999年2月在东海29°00′—32°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发现主要经济蟹类按优势依次细点圆趾蟹、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等;而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00′N—32°00′N,127°E以西)蟹类资源调查发现,该区域经济优势种类依次细点圆趾蟹、双斑蟳、三疣梭子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亲体培育池的选择、亲体培育池的消毒、红星梭子蟹亲体的选择以及投放、红星梭子蟹亲体的培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星梭子蟹亲体的培育为:红星梭子蟹雌体亲蟹投放后,第1~2天每天傍晚17:00~18:00投喂鲜活贝类,第3天开始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于上午6:00~7:00与傍晚17:00~18:00分别投喂;在投放红星梭子蟹后5天,接种海水硝化细菌,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接种;培育期间,每隔3~4天换水1/5~1/4,并及时捞出食用后的贝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亲体培育池的选择、亲体培育池的消毒、红星梭子蟹亲体的选择以及投放、红星梭子蟹亲体的培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星梭子蟹亲体的培育为:红星梭子蟹雌体亲蟹投放后,第1~2天每天傍晚17:00~18:00投喂鲜活贝类,第3天开始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于上午6:00~7:00与傍晚17:00~18:00分别投喂;在投放红星梭子蟹后5天,接种海水硝化细菌,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接种;培育期间,每隔3~4天换水1/5~1/4,并及时捞出食用后的贝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活贝类为杂色蛤、彩虹明樱蛤、文蛤和贻贝,按照0.8~1.2:0.8~1.2:0.8~1.2:0.8~1.2比例一起投喂或轮流投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活贝类在投喂前,用3~7%的食盐水浸洗0.3~0.8h消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体培育池的选择为:采用室内水泥池作为亲体培育池,池水pH为7.8~8.3,盐度为20~22‰,水深为0.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爱华俞存根储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