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水冷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薄水冷板,属于水冷板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水冷板主要分为:1)压管式:是将金属水管与换热板片挤压联接,板片厚度约10mm;2)埋管式:是金属水管埋于换热板片内部靠钎焊联接,板片厚度约10mm;3)搅拌摩擦焊式,是于金属板中铣削出流道,后将流道盖板通过搅拌摩擦焊的方式焊接,板片厚度约8mm;上述类型的水冷板由于现有加工水冷板的工艺使得水冷板的厚度比较厚,存在由于板片过厚而不能够实现折弯或者折弯工艺难度比较大,进而很难加工成非平面的空间散热结构。因此在需要非平面的散热结构时,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平面的水冷板拼接组成,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在每个平面板片的流道联接处需要用接管的方式实现两块板的流道的连通,连接管道外部没有散热部件包裹,且结构复杂不易施工,组成的形状也受限,即:只能是多个平板的拼接形成的形状。通常接管的类型有焊接、卡套联接等,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各板片厚度大导致整体体积大,且板片厚度直接导致板片平面面积大,无法做成小型组件;2、连接处存在漏热点。在板片连接处由于管路较粗导致管路转弯半径较大,在连接时会在两板片之间存在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的厚度为0.5mm‑3.5mm,所述水冷板的水流流道垂直于水冷板板面的宽度为所述水冷板厚度的50%‑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的厚度为0.5mm-3.5mm,所述水冷板的水流流道垂直于水冷板板面的宽度为所述水冷板厚度的5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由两块板片相互叠加且通过扩散焊实现固定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板片侧壁上蚀刻有水流流道,所述水流流道位于两个板片之间,所述两个板片中的任意一个板片上设置有与水流流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流道垂直于所在板片板面的宽度为所述板片厚度的50%-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由三块板片相互叠加且通过扩散焊实现固定连接,其中位于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楠,吴丹,李兆红,
申请(专利权)人:王楠楠,吴丹,李兆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