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50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包括层压结构和接线盒,层压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玻璃、上封装膜、电池串、下第一封装膜、第一绝缘材料、下第二封装膜和下玻璃,下玻璃的任意一侧边或任意相对的二侧边的中心位置设有月牙开口;电池串的靠近月牙开口的侧边上设有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上连接有第三汇流条,下第一封装膜和下第二封装膜之间设有第二汇流条;接线盒与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组件的背板水汽透过问题,无PID风险,机械强度高于传统组件,省下使用铝边框的成本,采用月牙打孔玻璃,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组件的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双玻组件以光伏玻璃代替背板,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耐候性、耐磨性、绝缘性和防火等级,更低的衰减,以及生命周期更高的发电量。此外,双玻组件在双面发电、农业光伏和1500V系统应用相比传统组件也更具优势。随着双玻组件的不断发展、更新,重量、抗风压、良品率和漏光等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叠片组件将光伏电池以更紧密的方式互相连结,令电池间的缝隙降到最低、甚至边缘稍微重叠,因此在同样的单位面积中可以铺设更多电池,同样的组件面积内可以放置多于常规组件13%以上的电池片。因此叠片组件具有输出功率高、内部损耗低、反向电流热斑效应小等优势。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双玻+叠片这个组合开始成为每家的研究方向,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点:1.现在常见的双玻组件使用的都是较厚的玻璃,一般上层玻璃为2.8-4mm厚的压花钢化玻璃,下层玻璃为2-4mm厚的浮法钢化玻璃。这不仅增加了组件的自身重量,且拉长了层压时间影响产能。2.组件出线采用打孔玻璃,在增加玻璃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制作难度(制作过程中,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玻璃、上封装膜、电池串、下第一封装膜、第一绝缘材料、下第二封装膜和下玻璃,下玻璃的任意一侧边或任意相对的二侧边的中心位置设有月牙开口,月牙开口内填充有月牙皮结构;电池串的靠近月牙开口的侧边上设有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上连接有第三汇流条,第三汇流条设于月牙开口内;下第一封装膜和下第二封装膜之间且位于二第一绝缘材料之间设有第二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的端部设于月牙开口内;第一汇流条为镂空结构,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为实心结构;接线盒,接线盒与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玻璃、上封装膜、电池串、下第一封装膜、第一绝缘材料、下第二封装膜和下玻璃,下玻璃的任意一侧边或任意相对的二侧边的中心位置设有月牙开口,月牙开口内填充有月牙皮结构;电池串的靠近月牙开口的侧边上设有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上连接有第三汇流条,第三汇流条设于月牙开口内;下第一封装膜和下第二封装膜之间且位于二第一绝缘材料之间设有第二汇流条,第二汇流条的端部设于月牙开口内;第一汇流条为镂空结构,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为实心结构;接线盒,接线盒与第二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玻璃和下玻璃为1.0-2.2mm厚的钢化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玻璃为压花镀膜玻璃或普通浮法玻璃,下玻璃为普通浮法玻璃或高反浮法玻璃或网格高反月牙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月牙开口的长度为150-180mm,月牙开口的深度为25-5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月牙结构的双玻叠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平林俊良林金锡林金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