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26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换热管,包括一外管,外管内同轴套设有一环形丝网管,环形丝网管外壁上连接有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引流单元,支撑单元连接外管和环形丝网管并将环形丝网管支撑在外管内,引流单元连接外管和环形丝网管,引流单元为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环形丝网管为亲水或超亲水环形丝网管。该冷凝换热管,在外管内插环形丝网管,并通过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连接外管和环形丝网管,为外管内壁上的冷凝液膜提供了一个引流通道,且环形丝网管也采用亲水材质,引流单元将外管内壁上的冷凝液膜引流至环形丝网管并在环形丝网管表面或内部流动,减薄了外管内壁上的冷凝液膜,减小了传热热阻,提高了冷凝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强化了冷凝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换热管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凝换热管。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广泛。而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海水淡化化工装置几乎全是由换热管组成,而在化学工业中,所用换热管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因此,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在冷凝传热中,现有的冷凝换热管主要以光管为主,气态工质通入至冷凝换热管内,通过冷凝换热管壁与冷凝换热管外部的低温介质发生热量交换,气态工质在冷凝换热管内发生相变冷凝并在冷凝换热管内壁形成冷凝液膜,冷凝液膜附着于冷凝换热管内壁,使得换热管的热阻增大,传热效率降低;而且,工质的压力、流量、热流密度和管道几何形状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气液两相流流型,不同两相流流型传热特性不同;水平管内沿着流动方向,蒸汽量逐渐增大而流型逐渐由细胞状、汽塞状、波状分层流、气弹状变为环状流型,受重力作用影响,细胞状、汽塞状、波状分层流和气弹状的冷凝液在换热管底部,而环状流的冷凝液沿冷凝管内壁面圆周分布,这些呈不同形态的工质均会对换热管的传热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冷凝换热管能够适应两相流型的不同阶段并强化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换热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强化管内冷凝传热,减小冷凝热阻,提高冷凝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换热管,包括一外管,所述外管内同轴套设有一环形丝网管,所述环形丝网管外壁上连接有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引流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环形丝网管并将所述环形丝网管支撑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引流单元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环形丝网管,所述引流单元为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所述环形丝网管为亲水或超亲水环形丝网管。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环扣和多个支撑条,所述第一环扣同轴紧密套设在环形丝网管外,各所述支撑条一端与所述第一环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管内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引流单元包括第二环扣和多个引流爪,所述第二环扣同轴紧密套设在环形丝网管外,各所述引流爪一端与所述第二环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管内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和所述引流单元沿所述环形丝网管的轴向方向同轴间隔套设在所述环形丝网管外。优选的,所述支撑条为亲水或超亲水支撑条,所述引流爪为亲水或超亲水引流爪,所述第一环扣和所述第二环口均为亲水或超亲水环扣。优选的,所述外管为光管、外翅管或外肋管。优选的,所述外管为疏水或超疏水外管;所述环形丝网管为80目-200目的环形丝网管。优选的,所述引流爪在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引流爪自所述外管的内壁沿气态工质流动方向向内倾斜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环扣外壁。优选的,所述环形丝网管与所述第一环扣和所述第二环扣均焊接,所述支撑条与所述第一环扣焊接,所述引流爪与所述第二环扣焊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条的横截面为圆形、长度方向平行于气态工质流动方向的矩形或长轴方向平行于气态工质流动方向的椭圆形;所述引流爪的横截面为角形、扇形或宽度方向平行于气态工质流动方向的矩形。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在外管内插环形丝网管,并通过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连接外管和环形丝网管,为外管内壁上的冷凝液膜提供了一个引流通道,且环形丝网管也采用亲水或超亲水材质,引流单元将外管内壁上的冷凝液膜引流至环形丝网管,并在环形丝网管表面或内部流动,从而减薄了外管内壁上的冷凝液膜,减小了传热热阻,提高了冷凝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强化了冷凝传热;外管和环形丝网管将气态工质的通道分为两个通道,气态工质主要通过外管和环形丝网管之间的环形通道进行流动,环形丝网管内的通道为冷凝液通道,环形丝网管表面或内部的冷凝液体能够经由环形丝网管表面流出换热管。进一步的,外管和环形丝网管的环形通道内设置的支撑条和引流爪,能够扰动外管和环形丝网管的环形通道内的两相流体,使流体的流动从层流向紊流发展,提高冷凝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气液两相流不同阶段的各种流型都存在冷凝液膜附着在外管内壁,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适应气液两相流不同阶段的各种流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引流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第一种支撑条的横向截面图;图4b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第二种支撑条的横向截面图;图4c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第三种支撑条的横向截面图;图5a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第一种引流爪的横向截面图;图5b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第二种引流爪的横向截面图;图5c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第三种引流爪的横向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的引流示意图;图中:1-外管;21-第一环扣;22-第二环口;3-支撑条;4-引流爪;5-环形丝网管;6-气态工质流;7-冷凝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换热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强化管内冷凝传热,减小冷凝热阻,提高冷凝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换热管,对气态工质进行冷凝,如图1所示,包括一外管1,外管1内同轴套设有一环形丝网管5,环形丝网管5外壁上连接有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引流单元,支撑单元连接外管1和环形丝网管5并将环形丝网管5支撑在外管1内,引流单元为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环形丝网管5为亲水或超亲水环形丝网管,引流单元连接外管1和环形丝网管5并能够将外管1内壁上形成的冷凝液膜引流至环形丝网管5上。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换热管,在外管1内插环形丝网管5,并通过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连接外管1和环形丝网管5,为外管1内壁上的冷凝液膜提供了一个引流通道,且环形丝网管5也采用亲水或超亲水材质,引流单元将外管1内壁上的冷凝液膜引流至环形丝网管5,并在环形丝网管5表面或内部流动,从而减薄了外管1内壁上的冷凝液膜,减小了传热热阻,提高了冷凝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强化了冷凝传热;外管1和环形丝网管5将气态工质的通道分为两个通道,气态工质主要通过外管1和环形丝网管5之间的环形通道进行流动,环形丝网管5内的通道为冷凝液通道,环形丝网管5表面或内部的冷凝液体能够经由环形丝网管5表面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凝换热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管,所述外管内同轴套设有一环形丝网管,所述环形丝网管外壁上连接有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引流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环形丝网管并将所述环形丝网管支撑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引流单元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环形丝网管,所述引流单元为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所述环形丝网管为亲水或超亲水环形丝网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管,所述外管内同轴套设有一环形丝网管,所述环形丝网管外壁上连接有若干支撑单元和若干引流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环形丝网管并将所述环形丝网管支撑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引流单元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环形丝网管,所述引流单元为亲水或超亲水引流单元,所述环形丝网管为亲水或超亲水环形丝网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环扣和多个支撑条,所述第一环扣同轴紧密套设在环形丝网管外,各所述支撑条一端与所述第一环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管内壁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包括第二环扣和多个引流爪,所述第二环扣同轴紧密套设在环形丝网管外,各所述引流爪一端与所述第二环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管内壁紧密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和所述引流单元沿所述环形丝网管的轴向方向同轴间隔套设在所述环形丝网管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献兵周冬冬徐进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