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北冬虫夏草工厂化栽培方法,经菌种制备、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出草采收步骤工厂化栽培北冬虫夏草,采用了常见的人工代料作为培养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北虫草质量稳定性好,生物转化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生产领域,具体是指。
技术介绍
北冬虫夏草生长在中山区或浅山区,能够在多种昆虫的蛹上寄生,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低,因此北冬虫夏草也叫蛹虫草或蛹草,目前野生的北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河北、陕西等省。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与野生冬虫夏草极为相似,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分析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理化测试中心等权威部门的检测表明,北虫草的一些主要营养及药物成份如虫草素、虫草多糖、蛋白质等还要高于冬虫夏草。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供,对北冬虫夏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天然野生的北冬虫夏草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几年来,已人工成功栽培出北冬虫夏草的成熟子实体,为解决北冬虫夏草资源紧缺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但在北冬虫夏草的人工种植栽培中还存在种源退化、"白脸"现象,即在北虫草栽培中特有的菌丝不转色或菌丝徒长而导致不出草的现象,畸形子实体产生较多等因素而导致其产量较低,严重制约了北冬虫夏草规模化栽培与推广。此外人工栽培北冬虫夏草,其"虫"与"菌"的结合,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大量的虫源,虽然利用家蚕蛹、蓖麻蚕蛹、樗蚕蛹为寄主人工培养北冬虫夏草获得成功例子不少,然而成本太高,培养材料受季节限制,而且目前北虫草在人工培育过程中,其生物转化率低、菌种快退化、菌丝徒长不转色以及杂菌污染等问题,使得北虫草产量和质量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生产简便、生物转换率高、质量稳定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1) 、菌种制备制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料备用;① 母种制备从野生北冬虫夏草进行组织分离获得母种,母种在按1:20 1: 25比例经过转管后,在18'C-23"C下培养13~15天,挑选长势较好的备用;② 原种制备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均匀装入培养瓶中,培养瓶的装料量为20%-40%,用棉塞封口,在0.1Mpa压力下灭菌l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把备用的母种按1:1接入培养瓶中,静置24h后,放在摇床上培养至出现大量菌球,放置冰箱内4"C保存(D栽培种制备: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放入发酵罐中,对培养基和发酵罐管道分别在0.1Mpa压力下灭菌lh,冷却至20。C,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备用的原种,在20摄氏度下培养30-36h,至发酵罐内出现大量菌球;(2) 、配料装瓶制作培养料,并将培养料均匀装入培养中,培养瓶的装料量为20%-40%,用棉塞封口;(3) 、 灭菌把培养瓶放入灭菌锅中,在0.11Mpa-0.15Mpa压力下灭菌1.5h-2h;(4) 、接种培养料冷却到2fC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支母种接1瓶原种,每300ml原种接10L栽培种;(5) 、培养将接种好的北冬虫夏草培养瓶移到发菌室静置培养24h后,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140-160r/min, 22-25°C,培养4-6天,然后再室内培养40天-60天,其中发菌室温度要求22'C 25。C,空气相对湿度65% 70%,且保持遮光,并适时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6)、出草采收。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的步骤(1)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配比,每1000mh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 20g,其制备方法为将去皮马铃薯切片置容器内加水1000ml,煮沸15min,过滤,加入葡萄糖和琼脂,补足水至1000ml,加热溶解;琼脂溶解后,用分装器装入试管中,装量为试管长的1/5,塞上棉塞,置灭菌锅中,在O.lMpa压力下灭菌0.5h,自然落磅;将试管趁热排放在斜面板上冷却。本设置还可以是所述的步骤(1)的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配比,每1000m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琼脂18 20g,其制备方法为将去皮马铃薯切片置容器内加水1000ml,煮沸15min,过滤,加入葡萄糖和琼脂,补足水至1000ml,加热溶解;琼脂溶解后,用分装器装入试管中,装量为试管长的1/5,塞上棉塞,置灭菌锅中,在0.1Mpa压力下灭菌0.5h,自然落磅;将试管趁热排放在斜面板上冷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步骤(2)的培养料的配比为玉米粉2%、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粉0.5%、 KH2PO40.1%、 MgSO4 0.05%,其PH值为6.5。本设置还可以是所述步骤(2)的培养料的配比为-马铃薯20%玉米粉3%、葡萄糖2%、蛋白胨0.3%、 、 KH2P04 0.15%、MgS04 0.05%,其PH值为6.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常见的人工代料进行工厂化栽培,生产成本低,生产简便,而且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北虫草质量稳定性好,生物转化率高等优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介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工程师可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制备制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料备用;① 母种制备从野生北冬虫夏草进行组织分离获得母种,母种在按1:20 1: 25比例经过转管后,在18'C-23'C下培养13 15天,挑选长势较好的备用;② 原种制备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均匀装入培养瓶中,培养瓶的装料量为20%-40%,用棉塞封口,在0.1Mpa压力下灭菌l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把备用的母种按1:1接入培养瓶中,静置24h后,放在摇床上培养至出现大量菌球,放置冰箱内4t:保存③栽培种制备: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放入发酵罐中,对培养基和发酵罐管道分别在0.1Mpa压8200810163601.9说明书第5/6页力下灭菌lh,冷却至2(TC,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备用的原种,在20摄氏度下培养30-36h,至发酵罐内出现大量菌球;本实施方式可以釆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作为培养基,其配比,每1000m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 20g,其制备方法为将去皮马铃薯切片置容器内加水1000ml,煮沸15min,过滤,加入葡萄糖和琼脂,补足水至1000ml,加热溶解;琼脂溶解后,用分装器装入试管中,装量为试管长的1/5,塞上棉塞,置灭菌锅中,在0.1Mpa压力下灭菌0.5h,自然落磅;将试管趁热排放在斜面板上冷却。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作为培养基,其成分配比,每1000m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琼脂18 20g,其制备方法为将去皮马铃薯切片置容器内加水1000ml,煮沸15min,过滤,加入葡萄糖和琼脂,补足水至1000ml,加热溶解;琼脂溶解后,用分装器装入试管中,装量为试管长的1/5,塞上棉塞,置灭菌锅中,在0.1Mpa压力下灭菌0.5h,自然落磅;将试管趁热排放在斜面板上冷却。(2)、配料装瓶将培养料均匀装入培养中,培养瓶的装料量为2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北冬虫夏草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制备:制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料备用; ①母种制备:从野生北冬虫夏草进行组织分离获得母种,母种在按1∶20~1∶25比例经过转管后 ,在18℃-23℃下培养13~15天,挑选长势较好的备用; ②原种制备: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均匀装入培养瓶中,培养瓶的装料量为20%-40%,用棉塞封口,在0.1Mpa压力下灭菌1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 下把备用的母种按1∶1接入培养瓶中,静置24h后,放在摇床上培养至出现大量菌球,放置冰箱内4℃保存备用; ③栽培种制备: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放入发酵罐中,对培养基和发酵罐管道分别在0.1Mpa压力下灭菌 1h,冷却至20℃,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备用的原种,在20摄氏度下培养30-36h,至发酵罐内出现大量菌球; (2)、配料装瓶:制作培养料,并将培养料均匀装入培养瓶中,培养瓶的装料量为20%-40%,用棉塞封口; (3)、灭菌:把培 养瓶放入灭菌锅中,在0.11Mpa-0.15Mpa压力下灭菌1.5h-2h; (4)、接种:培养料冷却到24℃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支母种接1瓶原种,每300ml原种接10L栽培种; (5)、培养:将接种好的北冬虫夏草培养瓶 移到发菌室静置培养24h后,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140-160r/min,22-25℃,培养4-6天,然后再室内培养40天-60天,其中发菌室温度要求22℃~25℃,空气相对湿度65%~70%,且保持遮光,并适时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 (6)、出草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士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