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797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包括一支撑杆以及顶棚,支撑杆设置在顶棚四个角部的下方;还包括一气流遮雨系统,气流遮雨系统包括风机,风机固定在顶棚的下方;风机的出风口与四个分流通道导通,四个分流通道分别固定在顶棚的四个角部;分流通道由两个相互导通的直管相连构成,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相互垂直,每个分流通道的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亚克力板的正下方;分流通道上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出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的凉亭的结构,通过设有一气流遮雨系统,进而实现对顶棚外边缘处的雨水向外吹,构成一气流屏障,减少雨水击打到顶棚下方人员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遮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凉亭是雨季的避雨场所之一。有些凉亭采用木质的支撑杆进行支撑,在下雨时,雨水易打击到支撑杆,经过长期的雨打,容易腐蚀支撑杆,不利于凉亭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包括一固定在地面上的木质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相连的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是由四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状的亚克力板相连构成的一呈四棱锥状的顶棚,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顶棚四个角部的下方;还包括一气流遮雨系统,所述气流遮雨系统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顶棚的下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四个分流通道导通,所述四个分流通道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棚的四个角部;所述分流通道由两个相互导通的直管相连构成,两个直管分别为第一直管、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相互垂直,每个分流通道的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亚克力板的正下方;所述分流通道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以及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所述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出风方向倾斜向下,且所述出气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顶棚的外围,所述出气口的出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凉亭的结构,通过增设有气流遮雨系统,通过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的出气口向外出风,实现对顶棚四个角部处的雨水向外吹,形成一气流屏障,防止顶棚四个角部处的雨水击打到支撑杆对木质的支撑杆进行腐蚀,实现对木质支撑杆的保护。通过出风方向倾斜向下,减少风机的能耗。所述亚克力板的下表面粘附有一半透半反膜,所述半透半反膜的下方粘附有一防紫外线涂层。本技术通过优化亚克力板的结构,通过半透半反膜与防紫外线涂层,减少照射在站立亚克力板下方的人员的光线,实现站立于亚克力下方的用户的防晒处理。通过半透半反膜,提高防紫外线涂层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呈扇形状,且扇形较短的弧位于凉亭的内侧。本专利通过优化支撑杆的结构,相较传统横截面呈圆形的支撑杆,节省用量的同时,仍能保证支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的部分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结构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顶棚的外侧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直管在出风口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包括一固定在地面上的木质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相连的顶棚,顶棚是由四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状的亚克力板6相连构成一四棱锥状的顶棚,支撑杆设置在顶棚四个角部的下方;还包括一气流遮雨系统,气流遮雨系统包括风机,风机固定在顶棚的下方;风机1的出气口与四个分流通道导通,分流通道是由两个相互导通的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相连构成一L形的分流通道2;四个分流通道2分别固定在顶棚的四个角部,每个分流通道2的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亚克力板6的正下方;分流通道上开设有出气口,第一直管、第二直管以及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出风方向倾斜向下,且出气口的出风方向朝向顶棚的外围,出气口的出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凉亭的结构,通过增设有气流遮雨系统,通过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的出气口向外出风,实现对顶棚四个角部处的雨水向外吹,形成一气流屏障,防止顶棚四个角部处的雨水击打到支撑杆对木质的支撑杆进行腐蚀,实现对木质支撑杆的保护。第一直管的长度大于支撑杆平行于第一直管长度方向处的长度。第二直管的长度大于支撑杆平行于第二直管长度方向的长度。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一导流方向为竖直方向的主通道,主通道连接四个通风管,四个通风管分别连接四个分流通道。通风管的内径大于分流通道的内径。实现气流输送时的加压。参见图5,分流通道上开设有出气口4。出气口位于分流通道的斜下方。通过控制出气口的开设方位进而实现出风方向的控制。也可以,出气口的下方设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流板。进而实现出风方向的导流。导流板的导流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亚克力板的下表面粘附有一半透半反膜,半透半反膜的下方粘附有一防紫外线涂层。本技术通过优化亚克力板的结构,通过半透半反膜与防紫外线涂层,减少光线照射在站立亚克力板下方的人员,实现站立于亚克力下方的用户的防晒处理。通过半透半反膜,提高防紫外线涂层的使用寿命。支撑杆3的横截面优选为呈扇形状,且扇形较短的弧位于凉亭的内侧。本专利通过优化支撑杆的结构,相较传统横截面呈圆形的支撑杆,节省用量的同时,仍能保证支撑效果。相邻出气口的出风区域存有交叠。出气口上固定有一导风件7,导风件7内设有与出气口导通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导流方向倾斜向下。出气口的高度为0.3mm-1mm,长度为5cm-30cm。直管上可以开好多个出气口。而且还可以开两排出气口,上下各一排。上方的出气口和下方的出气口交错排布。下交错的排布,可使出气口投影部分重合,进而避免单排排布时,相连的部位漏雨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相对于通过延长出气口长度避免漏雨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改善直管强度降低的问题。由于本专利的出风通道仅设置在角部,所以,允许出气口贯穿整个出气通道。出风通道的纵截面沿着导流方向从前至后逐渐递减,且出风通道远离出气口处的纵截面呈一长条状开口,长条状开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与第二直管的长度方向;出风通道的横截面呈一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边以及两腰围成的等腰梯形,两个边分别为第一边、第二边,第一边的长度短于第二边的长度,等腰梯形的第一边位于出风通道靠近出气口处,等腰梯形的第二边位于出风通道远离出气口处。本技术通过优化出气口上设有导风件,便于在导风的同时,气流加压,通过出风通道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进而实现出风方向上,横向出风时流体横向向外分散,增加对雨水的作用范围。相邻出气口的导风件的出风区域存有交叠区域。顶棚的顶部设有一雨水感应系统,雨水感应系统控制连接风机1;雨水感应系统包括雨水传感器,每个亚克力板6上设有至少一个雨水传感器。便于当感应到有雨水时,控制风机1工作。参见图4,雨水传感器是一湿度传感器;亚力克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三个相互导通的导流槽8,亚克力板6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一用于容置湿度传感器的凹槽9,凹槽9内固定有湿度传感器,且导流槽8与凹槽9导通,且凹槽位于导流槽的下方。本技术通过导流槽便于将雨滴不密集的情况下的雨滴的汇总,进而雨水感应系统控制风机1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

【技术保护点】
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包括一固定在地面上的木质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相连的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是由四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状的亚克力板相连构成的一呈四棱锥状的顶棚,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顶棚四个角部的下方;还包括一气流遮雨系统,所述气流遮雨系统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顶棚的下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四个分流通道导通,所述四个分流通道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棚的四个角部;所述分流通道由两个相互导通的直管相连构成,两个直管分别为第一直管、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相互垂直,每个分流通道的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亚克力板的正下方;所述分流通道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以及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所述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出风方向倾斜向下,且所述出气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顶棚的外围,所述出气口的出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气流遮雨系统的凉亭,包括一固定在地面上的木质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相连的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是由四个横截面呈三角形状的亚克力板相连构成的一呈四棱锥状的顶棚,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顶棚四个角部的下方;还包括一气流遮雨系统,所述气流遮雨系统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顶棚的下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四个分流通道导通,所述四个分流通道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棚的四个角部;所述分流通道由两个相互导通的直管相连构成,两个直管分别为第一直管、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相互垂直,每个分流通道的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分别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美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尚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