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62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车头组件包括控制杆,控制杆的上端设有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车把和第二车把,第一车把和第二车把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倒骑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输蔬菜的效率,效率提高80%以上;同时还实现升降和卸货功能,大大提高了蔬菜的装车和卸货效率,效率提高80%以上。

A head component of an electric tricycle

The front part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tricycle, the front assembly includes a control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trol rod is fixed together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handle handlebar, handlebar first and second handlebar fixed together,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ride down func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ort of vegetabl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80% at the same time; to realize lifting and unloading functi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vegetabl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属于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三轮车大量应用于大棚蔬菜的运输,为了方便运输,有时会需要倒车,由于大棚区域道路狭窄,在这样的狭窄道路上倒车非常困难,大大降低了运输蔬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实现了倒骑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输蔬菜的效率。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车头组件包括控制杆,控制杆的上端设有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车把和第二车把,第一车把和第二车把固定在一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车把包括第一U型部,第一U型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握把部,第二车把包括第二U型部,第二U型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握把部。所述第一握把部和第二握把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握把部和第二握把部的夹角为65度,第一U型部和第二U型部的高度比为1:2.3。所述车头组件连接有前车架,前车架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支腿,两个支腿分别与前车架前端两侧的套筒滑动连接,两个支腿的外侧分别设有限位块,支架与前车架的夹角为135度。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水平设置,支撑板上设有座板。所述座板包括第一直边部、第二直边部、弧形边部和第三直边部,第一直边部、第二直边部、弧形边部和第三直边部依次连接,第一直边部和第二直边部之间弧形连接,第一直边部和第三直边部之间弧形连接,弧形边部为1/2圆弧形。所述控制杆上设有照明灯,控制杆上设有转动构件,转动构件与前车架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前车架的前端设有脚刹杆,脚刹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脚刹踏板。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连接车轮。本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现了倒骑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输蔬菜的效率,效率提高80%以上;同时还实现升降和卸货功能,大大提高了蔬菜的装车和卸货效率,效率提高80%以上。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动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动三轮车的升降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动三轮车的卸货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轮与滑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后车架组件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车把和第二车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车架;2-车斗;3-前车架;4-车座;5-手刹;6-控制杆,7-照明灯;8-支撑杆;9-转动构件;10-第一车把;11-第二车把;12-支架;13-支撑板;14-座板;15-车轮;16-脚刹杆;17-脚刹踏板;18-支撑架;19-第一连接片;20-第一通孔;21-长条形通孔;22-第一支撑腿;23-第二支撑腿;24-第二连接片;25-第二通孔;26-液压气缸;27-销轴;28-连接杆;29-支腿;30-套筒;31-限位块;32-滑轨;33-滑轮;34-横梁;35-固定板;36-螺栓;37-第二握把部;38-第二U型部;39-第一U型部;40-第一握把部;41-第一直边部;42-第二直边部;43-弧形边部;44-第三直边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所示,一种电动三轮车,包括车头组件和后车架组件,车头组件和后车架组件之间连接有前车架3,车头组件和后车架组件的下部分别设有车轮15;后车架组件包括后车架1,后车架1上通过支撑构件连接有车斗2,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架18,支撑架18的内部两侧壁的后端分别铰接有第二支撑腿23,支撑架18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滑轨32,两滑轨32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腿22,第一支撑腿22的下端设有滑轮33,滑轮33与滑轨32滑动连接,两侧的第一支撑腿22和第二支撑腿23的中间部位分别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销轴27,第一支撑腿22的上端与车斗2的下部后端铰接;车斗2的下部具有滑轨,第二支撑腿23的上端设有滑轮,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此处滑轨与滑轨32结构相同,滑轮与滑轮33结构相同;支撑架18的后端外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片19,第一连接片19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一通孔20,第一通孔20的正上方的车斗2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片24,第二连接片24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通孔25;支撑架18的中部设有长条形通孔21,长条形通孔21内设有若干平行或垂直设置的连接杆28,连接杆28的下部固定有液压气缸26,液压气缸26连接有液压气缸开关,两个第二支撑腿23之间设有横梁34,横梁34位于靠近支撑架18的位置,横梁34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35,液压气缸26的上端设置在两个固定板35之间,两个固定板35和液压气缸26的上端贯穿有螺栓36;在升降车斗2时,打开液压气缸开关,液压气缸26推动第二支撑腿23,由于销轴27的连接,在第一支撑腿22和第二支撑腿23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车斗2的上升,下降时,关闭液压气缸开关,实现车斗2的下降;卸货时,将销轴27抽出,车斗2降至支撑架18上,此时,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5在一条直线上,将销轴27贯穿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5,打开液压气缸开关,液压气缸26推动第二支撑腿23,实现车斗2的倾斜;前车架3上设有车座4,车座4的一侧设有手刹5;车头组件包括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下端连接车轮15,控制杆6的上端设有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车把10和第二车把11,第一车把10和第二车把11固定在一起,第一车把10包括第一U型部39,第一U型部39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握把部40,第二车把11包括第二U型部38,第二U型部3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握把部37,第一握把部40和第二握把部37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握把部40和第二握把部37的夹角为65度,第一U型部39和第二U型部38的高度比为1:2.3;控制杆6上设有照明灯7,控制杆6上设有转动构件9,转动构件9与前车架3之间设有支撑杆8,前车架3的前端设有脚刹杆16,脚刹杆16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脚刹踏板17,前车架3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套筒30,套筒30内滑动连接有支架12,支架12包括两个支腿29,两个支腿29分别与前车架3前端两侧的套筒30滑动连接,两个支腿29的外侧分别设有限位块31,支架12与前车架3的夹角为135度,支架12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水平设置,支撑板13上设有座板14,座板14包括第一直边部41、第二直边部42、弧形边部43和第三直边部44,第一直边部41、第二直边部42、弧形边部43和第三直边部44依次连接,第一直边部41和第二直边部42之间弧形连接,第一直边部41和第三直边部44之间弧形连接,弧形边部43为1/2圆弧形,座板14的形状使人坐上后舒适感提升;在有需要时,驾驶员可以坐在座板14上,使用第一车把10实现三轮车的倒车,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车头组件包括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上端设有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车把(10)和第二车把(11),第一车把(10)和第二车把(11)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车头组件包括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上端设有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车把(10)和第二车把(11),第一车把(10)和第二车把(11)固定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把(10)包括第一U型部(39),第一U型部(39)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握把部(40),第二车把(11)包括第二U型部(38),第二U型部(3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握把部(3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把部(40)和第二握把部(37)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握把部(40)和第二握把部(37)的夹角为65度,第一U型部(39)和第二U型部(38)的高度比为1:2.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组件连接有前车架(3),前车架(3)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套筒(30),套筒(30)内滑动连接有支架(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包括两个支腿(29),两个支腿(29)分别与前车架(3)前端两侧的套筒(30)滑动连接,两个支腿(29)的外侧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继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悠酷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