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280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2: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包括卷筒轴,该卷筒轴内设置贯通轴心孔;N个卷筒分块,N≥2,这N个卷筒分块沿圆周方向分布于所述卷筒轴外、且与卷筒轴周向固定;芯杆,其移动地安装于卷筒轴的贯通轴心孔中;芯杆轴向移动驱动装置,其与所述芯杆传动连接,以带动芯杆在贯通轴心孔中轴向移动;卷筒涨缩装置,其连接在芯杆和卷筒分块之间,以将芯杆的轴向往复移动转换为卷筒分块的径向涨缩。本申请这种液压卷筒结构适用于对金属带材单向轧制或可逆轧制过程的上卷、开卷、收卷、放卷、卸卷等操作。

A hydraulic reel structure of metal stri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ydraulic reel structure of a metal strip, including the reel, the reel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axis; a N reel block, N = 2, the N drum block located in the outer drum shaft and the drum shaft fixe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he core rod. Through hole axis movement mounted to the spool shaft; the core rod axial moving driving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e rod transmission to drive the core rod in the axial hole through axial movement; the reel expan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ore rod and reel block, block drum for radial expansion transformation to move axially reciprocating core ro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ydraulic reel structure suitable for metal strip or reversible unidirectional rolling rolling process, roll unwinding, winding and rewin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
本申请涉及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适用于对金属带材单向轧制或可逆轧制过程的上卷、开卷、收卷、放卷、卸卷等操作。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属带材的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随着带材强度的提高,制造带材时所需要的张力有所增大,同时对卷筒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为减少人工辅助作业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提高自动化程度。3、从实现金属带材成卷轧制的角度出发,需要一种设备来实现金属带材单向轧制或可逆轧制过程的上卷、开卷、收卷、放卷、卸卷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适用于金属带材单向轧制或可逆轧制过程的上卷、开卷、收卷、放卷、卸卷操作的液压卷筒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包括:卷筒轴,该卷筒轴内设置贯通轴心孔;N个卷筒分块,N≥2,这N个卷筒分块沿圆周方向分布于所述卷筒轴外、且与所述卷筒轴周向固定;芯杆,其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卷筒轴的贯通轴心孔中;芯杆轴向移动驱动装置,其与所述芯杆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芯杆在所述贯通轴心孔内轴向移动;以及卷筒涨缩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芯杆和卷筒分块之间,以将所述芯杆的轴向往复移动转换为所述卷筒分块的径向涨缩。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所述卷筒涨缩装置包括:N个轴向斜楔,这些轴向斜楔沿圆周方向分布在所述卷筒轴和所述卷筒之间,并且所述轴向斜楔可轴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轴向斜楔和所述卷筒分块之间,所述轴向斜楔与所述芯杆相连,而使得所述芯杆能带动所述轴向斜楔在所述卷筒轴上轴向移动;N个径向斜楔,所述径向斜楔可径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卷筒轴上,所述轴向斜楔和所述卷筒分块均与所述径向斜楔紧密贴合,而使得当所述轴向斜楔相对于所述卷筒轴轴向向后移动时,所述轴向斜楔驱动所述径向斜楔相对于所述卷筒轴向外径向移动,所述径向斜楔进而驱动所述卷筒分块向外径向移动;以及N个卷筒分块弹性复位组件,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卷筒分块与所述卷筒轴之间,并对所述卷筒分块施加有径向向心的回复力;而使得当所述轴向斜楔相对于所述卷筒轴轴向向前移动时,在所述卷筒分块弹性复位组件的径向向心回复力作用下,所述径向斜楔和所述卷筒分块均径向向心移动。所述的N=4。所述卷筒分块弹性复位组件包括:第一螺钉,其穿设所述卷筒分块中、且与所述卷筒轴固定连接;以及第一碟簧,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螺钉外且压缩在第一螺钉的螺钉头和卷筒分块之间。所述卷筒分块的径向外表面为圆弧面,并且各个卷筒分块上的所述圆弧面包络成一个圆柱表面。其中两个相邻的卷筒分块之间设有一个切口,此切口与其中一个径向斜楔形成一个咬料口,在所述咬料口处设置有:钳口油缸,其包括与其中一个径向斜楔固定的钳口油缸缸体以及移动安装在该钳口油缸缸体内的钳口油缸活塞;钳口活动板,其布置于所述钳口油缸缸体外部、且与所述钳口油缸活塞固定连接;第二螺钉,其活动穿设于所述径向斜楔中、且与所述钳口活动板固定连接;第二碟簧,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螺钉外且夹设在第二螺钉的螺钉头和径向斜楔之间;钳口固定板,其固定于所述卷筒分块上且面朝所述钳口活动板布置。所述钳口固定板朝向所述钳口活动板的那一侧为单齿结构,所述钳口活动板朝向所述钳口固定板的侧面是与所述单齿结构相适配的双齿结构。所述芯杆轴向移动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卷筒轴固定连接的旋转涨缩油缸,以及与所述旋转涨缩油缸相连、从而为所述旋转涨缩油缸提供油压的旋转给油装置;所述旋转涨缩油缸包括:旋转涨缩油缸缸体,以及沿着所述卷筒轴的轴线方向自前而后依次布置的前盖、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后盖;所述前盖、所述后盖均与所述旋转涨缩油缸缸体密封固定,所述芯杆的轴向后端活动穿过所述前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均布置在所述涨缩油缸缸体内、且均能够沿着所述卷筒轴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所述旋转给油装置包括:固定套,该固定套上设置有第一供油口和第二供油口;旋转芯轴,其一端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而另一端旋转穿设于所述固定套内,该旋转芯轴内贯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供油口和第二供油口分别相连的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其中,所述第一供油孔与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后盖之间的液压腔相通,所述第二供油孔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液压腔相通。所述固定套上还设置有第三供油口,所述旋转芯轴内贯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供油口相连的第三供油孔,所述芯杆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三供油孔和所述钳口油缸的通油孔。所述旋转芯轴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旋转芯轴的外圆周壁上形成有沿着该旋转芯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的三段圆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供油孔、第二供油孔和第三供油孔的进油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三段圆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供油口、第二供油口和第三供油口分别布置在所述三段圆环形凹槽处。本申请具有如下优势:本申请这种液压卷筒结构适用于对金属带材单向轧制或可逆轧制的上卷、开卷、收卷、放卷、卸卷操作。而且该液压卷筒使用液压咬料结构,尤其适用于大张力的金属带材的开卷、收卷或放卷操作。此外由于咬料口处应用了巧妙的结构和特殊的齿形,其咬紧更加牢靠,可提供更大的卷取张力。由于可实现三种卷筒直径变换,能适应更多种工况的操作,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该图示出了芯杆两种不同的位置状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带材的旋转给油装置的轴向剖面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5为图3的C部放大图。其中:p-带材,1-卷筒轴,1a-贯通轴心孔,2-卷筒分块,3-轴向斜楔,4-径向斜楔,5-第一螺钉,6-第一碟簧,7-咬料口,8-钳口油缸,9-钳口活动板,10-第二螺钉,11-第二碟簧,12-钳口固定板,13-旋转涨缩油缸缸体,14-前盖,15-第一活塞,16-第二活塞,17-后盖,18-固定套,19-第一供油口,20-第二供油口,21-第三供油口,22-旋转芯轴,22a-第一供油孔,22b-第二供油孔,22c-第三供油孔,23-安装法兰,24-支撑轴承,25-齿轮,26-芯杆,26a-通油孔,27-十字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轴(1),该卷筒轴(1)内设置贯通轴心孔(1a);N个卷筒分块(2),N≥2,这N个卷筒分块(2)沿圆周方向分布于所述卷筒轴(1)外、且与所述卷筒轴(1)周向固定;芯杆(26),其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卷筒轴(1)的贯通轴心孔(1a)中;芯杆轴向移动驱动装置,其与所述芯杆(26)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芯杆(26)在所述贯通轴心孔(1a)内轴向移动;以及卷筒涨缩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芯杆(26)和卷筒分块(2)之间,以将所述芯杆(26)的轴向往复移动转换为所述卷筒分块(2)的径向涨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轴(1),该卷筒轴(1)内设置贯通轴心孔(1a);N个卷筒分块(2),N≥2,这N个卷筒分块(2)沿圆周方向分布于所述卷筒轴(1)外、且与所述卷筒轴(1)周向固定;芯杆(26),其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卷筒轴(1)的贯通轴心孔(1a)中;芯杆轴向移动驱动装置,其与所述芯杆(26)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芯杆(26)在所述贯通轴心孔(1a)内轴向移动;以及卷筒涨缩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芯杆(26)和卷筒分块(2)之间,以将所述芯杆(26)的轴向往复移动转换为所述卷筒分块(2)的径向涨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涨缩装置包括:N个轴向斜楔(3),这些轴向斜楔(3)沿圆周方向分布在所述卷筒轴(1)和所述卷筒分块(2)之间,并且所述轴向斜楔(3)可轴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卷筒轴(1)上,所述轴向斜楔(3)与所述芯杆(26)相连,而使得所述芯杆(26)能带动所述轴向斜楔(3)在所述卷筒轴(1)上轴向移动;N个径向斜楔(4),所述径向斜楔(4)可径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轴向斜楔(3)和所述卷筒分块(2)之间,并且所述轴向斜楔(3)和所述卷筒分块(2)均与所述径向斜楔(4)紧密贴合,而使得当所述轴向斜楔(3)相对于所述卷筒轴(1)轴向向后移动时,所述轴向斜楔(3)驱动所述径向斜楔(4)相对于所述卷筒轴(1)向外径向移动,所述径向斜楔(4)进而驱动所述卷筒分块(2)向外径向移动;以及N个卷筒分块弹性复位组件,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卷筒分块(2)与所述卷筒轴(1)之间,并对所述卷筒分块(2)施加有径向向心的回复力;而使得当所述轴向斜楔(3)相对于所述卷筒轴(1)轴向向前移动时,在所述卷筒分块弹性复位组件的径向向心回复力作用下,所述径向斜楔(4)和所述卷筒分块(2)均径向向心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分块弹性复位组件包括:第一螺钉(5),其穿设所述卷筒分块(2)中、且与所述卷筒轴(1)固定连接;以及第一碟簧(6),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螺钉(5)外且压缩在第一螺钉(5)的螺钉头和卷筒分块(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分块(2)的径向外表面为圆弧面,并且各个卷筒分块(2)上的所述圆弧面包络成一个圆柱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带材的液压卷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某两个相邻的卷筒分块(2)之间设有一个切口,此切口与其中一个径向斜楔(4)形成一个咬料口(7),在所述咬料口(7)处设置有:钳口油缸(8),其包括与其中一个径向斜楔(4)固定的钳口油缸缸体(801)以及移动安装在该钳口油缸缸体内的钳口油缸活塞(802);钳口活动板(9),其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延明任惠芳徐衍平梁平王文武王延晖周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含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