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28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包括框架、前防护门、中间防护门、后防护门和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前滑板、后滑板、气缸和滑轨;所述前防护门、所述中间防护门、所述后防护门依次安装;所述前防护门,其活动缩进所述中间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前滑板;所述中间防护门,其中空,且活动缩进所述后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后滑板;所述后防护门,其中空,且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另一侧。三段防护门的框架结构,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最大程度对操作人员起到防护作用,而且不易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装置仅通过气缸驱动实现,降低了复杂性,节约了成本。

A large stroke intermediate pro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rge travel intermediate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front door, middle door, rear protective door and sliding mechanism; the sliding mechanism, including skateboards, skateboards, and after the cylinder slide; the front door, the middle door, the rear door in order to install the front door; the activities of the middle door indent, which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plate; the middle door, which is empty, and the door in the door after the indentation, which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lide; the door after door, air, 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iddle is arranged in the protective door.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three section protective door ensures enough mechanical strength to protect the operator from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it is not easy to damage. The protectiv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lized by cylinder drive, which reduces complexity and saves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收线机,一般与拉丝机配套使用,是一种把线缆收起来的设备。在线缆收线完成后,会进行换盘,在换盘工作时,防护装置升起,首先是气缸伸长,通过铰链带动防护装置上部分沿升降轨道升起。请查看图1,图1为现有技术半自动收线机中间防护装置,采用铰链式结构。该装置主要缺点为防护面积过小,不能完全将半自动收线机左右两部分完全隔开,线缆断裂后仍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该装置另一缺点是其防护强度不够,发生事故时容易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包括框架、前防护门、中间防护门、后防护门和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前滑板、后滑板、气缸和滑轨;所述滑轨,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前滑板,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前防护门对应安装;所述后滑板,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中间防护门对应安装;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框架内,与所述前滑板和所述后滑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前滑板和所述后滑板于滑轨上移动;所述前防护门、所述中间防护门、所述后防护门依次安装;所述前防护门,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一侧,其活动缩进所述中间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前滑板;所述中间防护门,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前防护门和所述后防护门之间,其中空,且活动缩进所述后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后滑板;所述后防护门,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其中空,且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前防护门、所述中间防护门、所述后防护门横截面依次增大,以使得前者能活动缩进后者内侧。优选地,所述前防护门、所述中间防护门和所述后防护门,均为框架结构,一侧为用于安装对应防护门的开口。优选地,所述前滑板对应安装于所述前防护门的一侧,所述后滑板对应安装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一侧;所述前防护门缩进所述中间防护门时,所述前滑板与所述后滑板相抵,所述前防护门的长度和所述前滑板的长度与所述中间防护门和所述后滑板相适配。优选地,所述前滑板底部设置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与所述后滑板相抵时,推动所述后滑板带动所述中间防护门移动。优选地,所述气缸对应安装于所述后防护门内。优选地,所述中间防护门下方设置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呈三角形,对应于所述前滑板的上侧,且包裹部分所述前防护门。优选地,所述气缸为无杆气缸。优选地,所述滑轨为线性滑轨。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包括框架、前防护门、中间防护门、后防护门和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前滑板、后滑板、气缸和滑轨。本技术主要采用前、中、后三段防护门设计,前者活动缩至后者内侧,当防护装置展开后,防护面积足够大,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回缩后三段门重叠占用空间少,不干涉收线机的其他动作;三段防护门的框架结构,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最大程度对操作人员起到防护作用,而且不易损坏;本技术的防护装置仅通过气缸驱动实现,降低了复杂性,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半自动收线机中间防护装置;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的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的缩回图。其中图中标记如下所示:1-前防护门、2-中间防护门、3-后防护门、4-前滑板、5-后滑板、6-气缸、7-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查看图2~4,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的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的缩回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称的大行程中间防护门2,也就是线缆半自动收线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包括框架、前防护门1、中间防护门2、后防护门3和滑动机构(未在图中指出);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前滑板4、后滑板5、气缸6和滑轨7;所述滑轨7,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前滑板4,安装在所述滑轨7上,并与所述前防护门1对应安装;所述后滑板5,安装在所述滑轨7上,并与所述中间防护门2对应安装;所述气缸7,安装在所述框架内,与所述前滑板4和所述后滑板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前滑板4和所述后滑板5于滑轨7上移动;所述前防护门1、所述中间防护门2、所述后防护门3依次安装;所述前防护门1,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2的一侧,其活动缩进所述中间防护门2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前滑板4;所述中间防护门2,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前防护门1和所述后防护门3之间,其中空,且活动缩进所述后防护门3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后滑板5;所述后防护门3,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其中空,且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2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前防护门1、所述中间防护门2、所述后防护门3横截面依次增大,以使得前者能活动缩进后者内侧。优选地,所述前防护门1、所述中间防护门2和所述后防护门3,均为框架结构,一侧为用于安装对应防护门的开口。本技术的三个防护门都是框架结构,本框架结构的意思是中空,外侧均设置框架包裹。在本防护装置内,朝前防护门1一侧的方向,三个防护门均为开口。优选地,所述前滑板4对应安装于所述前防护门1的一侧,所述后滑板5对应安装于所述中间防护门2的一侧;所述前防护门1缩进所述中间防护门2时,所述前滑板4与所述后滑板5相抵,所述前防护门1的长度和所述前滑板4的长度与所述中间防护门2和所述后滑板5相适配。意思是,如图1可见,前防护门1至前滑板4末端的长度,与中间防护门2至后滑板5前端的长度相适配,以使得前防护门1能完全落入中间防护门2内。优选地,所述前滑板4底部设置凸块(未在图中指出);所述凸块用于与所述后滑板5相抵时,推动所述后滑板5带动所述中间防护门2移动。优选地,所述气缸7对应安装于所述后防护门3内。优选地,所述中间防护门下方设置防护挡板(未在图中指出);所述防护挡板,呈三角形,对应于所述前滑板4的上侧,且包裹部分所述前防护门。优选地,所述气缸7为无杆气缸。优选地,所述滑轨7为线性滑轨。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防护门展开时,无杆气缸6驱动前滑板4运动,同时带动前防护门1展开(朝中间防护门方向移动),当前滑板4运动到指定位置时,带动中间防护门2和后滑板5同时运动,直至防护门全部展开。防护门回缩时,无杆气缸6驱动前滑板4及前防护门1回缩,当运动到指定位置时,驱动后滑板5及中间防护门2同时运动,直至全部回缩到后防护门3内部。可见,本技术主要采用前、中、后三段防护门设计,前者活动缩至后者内侧,当防护装置展开后,防护面积足够大,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回缩后三段门重叠占用空间少,不干涉收线机的其他动作;三段防护门的框架结构,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够最大程度对操作人员起到防护作用,而且不易损坏;本技术的防护装置仅通过气缸驱动实现,降低了复杂性,节约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前防护门、中间防护门、后防护门和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前滑板、后滑板、气缸和滑轨;所述滑轨,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前滑板,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前防护门对应安装;所述后滑板,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中间防护门对应安装;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框架内,与所述前滑板和所述后滑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前滑板和所述后滑板于滑轨上移动;所述前防护门、所述中间防护门、所述后防护门依次安装;所述前防护门,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一侧,其活动缩进所述中间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前滑板;所述中间防护门,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前防护门和所述后防护门之间,其中空,且活动缩进所述后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后滑板;所述后防护门,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其中空,且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前防护门、中间防护门、后防护门和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前滑板、后滑板、气缸和滑轨;所述滑轨,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前滑板,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前防护门对应安装;所述后滑板,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与所述中间防护门对应安装;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框架内,与所述前滑板和所述后滑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前滑板和所述后滑板于滑轨上移动;所述前防护门、所述中间防护门、所述后防护门依次安装;所述前防护门,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一侧,其活动缩进所述中间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前滑板;所述中间防护门,活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置于所述前防护门和所述后防护门之间,其中空,且活动缩进所述后防护门内,其底部设置所述后滑板;所述后防护门,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其中空,且置于所述中间防护门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护门、所述中间防护门、所述后防护门横截面依次增大,以使得前者能活动缩进后者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行程中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代烈周少林欧密高进进刘华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