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洞型人造岩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发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模拟储集空间的缝洞型人造岩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油气资源需求量不断加大及相关勘探开采技术的成熟,碳酸盐岩油气藏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受埋藏深度、成岩环境的影响,形成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在碳酸盐缝洞型油气藏中,溶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为主要的流动通道,属于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的非常规油气藏。在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发实验过程中,基于储集空间中复杂的油水分布导致流体流动规律的复杂性,普通岩芯难以实现模拟储集空间的多尺度性和储层的非均质性,而实验所需天然岩芯的获取受多方面限制,给实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普通岩芯难以实现模拟储集空间的多尺度性和储层的非均质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真实模拟储集空间的缝洞型人造岩芯,便于满足实验研究缝洞型油藏的迫切需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易于产业化的缝洞型人造岩芯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缝洞型人造岩芯,以缝洞型人造岩芯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缝洞型人造岩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洞型人造岩芯,其特征在于,以缝洞型人造岩芯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缝洞型人造岩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5~25%,石英砂40~80%和活性炭颗粒5~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洞型人造岩芯,其特征在于,以缝洞型人造岩芯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缝洞型人造岩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5~25%,石英砂40~80%和活性炭颗粒5~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洞型人造岩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为100~100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缝洞型人造岩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为0.1~5mm。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人造岩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比分别称取环氧树脂,石英砂和活性炭颗粒,将各组分充分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放入人造岩芯制作模具中,加压压实,静置后卸压脱模,得到毛坯人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付权,薄利文,纪凯,宋兴兴,朱根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