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压软轴联合驱动的软体救援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废墟下探测、救灾,并由气体和软轴联合驱动的软体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灾难发生后复杂的现场环境给救援带来了一些阻碍,比如废墟中形成的狭小空间使得救援人员甚至搜救犬也无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救援机器人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有效的帮助。现有的救援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刚体机器人和软体机器人两类。刚体机器人由刚体材料制成,通过电机等传统驱动方式提供动力。因为材料和驱动方式的限制,其环境适应性、鲁棒性和通过狭小空间的能力较差,难以进行废墟下狭小空间的探测和救灾。软体机器人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硅橡胶和纸张等,并且由气体、形状记忆合金(SMA)等提供动力。相较于刚体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软体机器人的表现更为优秀。但目前的软体救援机器人大多是以探测为主,而要在废墟内部钻孔或者安装螺栓等操作则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目前能够使用工具的救援机器人大都体积较大,而且只能通过刚性的转轴提供动力,因此无法深入到废墟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设计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气压软轴联合驱动的软体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体管道(3)、软轴(1)、手柄(2)和工具(4);所述的软轴(1)位于软体管道(3)内;软轴(1)的末端与工具(4)连接,首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软体管道(3)的首端通过软管与手柄(2)连接;所述的手柄(2)的首端由软管经电磁阀(5)与气泵(6)连接;所述的气泵(6)和电磁阀(5)均安装在一个控制盒内,电磁阀(5)控制气泵(6)与手柄(2)气孔之间的通断;所述的软体管道(3)负责定位和避障,所述的软轴(1)执行操作;所述的软体管道(3)包括M节串联的弯曲单元;每节弯曲单元均为圆管体,圆管体内壁和外壁之间沿周向均布N个弯曲 ...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压软轴联合驱动的软体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体管道(3)、软轴(1)、手柄(2)和工具(4);所述的软轴(1)位于软体管道(3)内;软轴(1)的末端与工具(4)连接,首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软体管道(3)的首端通过软管与手柄(2)连接;所述的手柄(2)的首端由软管经电磁阀(5)与气泵(6)连接;所述的气泵(6)和电磁阀(5)均安装在一个控制盒内,电磁阀(5)控制气泵(6)与手柄(2)气孔之间的通断;所述的软体管道(3)负责定位和避障,所述的软轴(1)执行操作;所述的软体管道(3)包括M节串联的弯曲单元;每节弯曲单元均为圆管体,圆管体内壁和外壁之间沿周向均布N个弯曲腔室和N个气孔组;弯曲腔室和气孔组间隔设置;每个气孔组有L个气孔,L个气孔沿周向均布;每节弯曲单元上的气孔尺寸和位置完全相同;除末节弯曲单元的气孔底面封闭外,其余弯曲单元的气孔均为轴向通孔;上节弯曲单元与下层节弯曲单元的气孔错位连通,即:将弯曲单元的气孔分为N组,每组气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