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88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及方法,属于变电站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进气管(2)、进气管风扇(3)设置在端子箱的左下端,出气管风扇(9)、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排水管(15)设置在端子箱的右上端,半导体制冷片(13)设置在排气通道(12)与排水通道之间,温湿度监视器(8)与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除湿电热板、加热电热板(5)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压转换器分别与进气管风扇、出气管风扇、半导体制冷片互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端子箱内的相对湿度,防止端子箱内部的元器件表面结露,确保端子箱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及方法,属于变电站设备

技术介绍
变电站端子箱是室外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与室内测保护以及通信等二次设备连接的衔接环节,一般就地安装在室外一次电气设备间隔。天气冷时为了保证端子箱内二次元件的正常运行需要保持一定温度,夏天温度高、潮湿大时,室外端子箱内易潮湿凝露,导致直流二次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下降,严重者绝缘电阻下降至零,从而形成直流正、负极接地。如果造成直流两点接地,可能引起直流保险熔断,保护拒动或误动,损坏设备,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端子箱内端子排凝露造成螺丝和连接片锈腐,二次端子接触不良,也会造成电流回路端子发热甚至开路,引起保护拒动或误动,诱发事故。信号端子接触不良则会造成装置运行异常、误发信号,导致运维人员误判断和分析。因此,查找分析端子箱受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对防止发生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及方法,通过利用强制对流风系统和半导体制冷片除湿,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端子箱内的相对湿度,防止端子箱内部的元器件表面结露,确保端子箱的安全运行,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包含对流风单元和温湿度控制单元,所述对流风单元包含进气管、进气管风扇、出气管风扇、排气通道、排水通道和排水管,温湿度控制单元包含除湿电热板、加热电热板、温湿度控制器、电压转换器、温湿度监视器、冷凝片、散热片和半导体制冷片,进气管与进气管风扇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左下端,出气管风扇与排气通道、排水通道、排水管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右上端,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冷凝片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排气通道与排水通道之间,温湿度监视器与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除湿电热板、加热电热板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压转换器分别与进气管风扇、出气管风扇、半导体制冷片互相连接。还包含进气管网、排水管网和可更换螺纹口,所述进气管网设置在进气管与进气管风扇相对的一端,排水管网设置在排水管远离端子箱的一端,可更换螺纹口设置在端子箱壁上,与排水管互相连接。所述排气通道为小口进气、大口出气的喇叭型。还包含总电源、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和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总电源为AC220V(交流220伏)电源,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与温湿度控制器互相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湿度接点一、湿度接点二、温度接点一、温度接点二与温湿度监视器互相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加热电热板接点一、加热电热板接点二与加热电热板互相连接,通过电压转换器接点一、电压转换器接点二分别与除湿电热板、电压转换器互相连接,电压转换器上设有进线电源接点一、出线电源接点一、出线电源接点二和进线电源接点二,电压转换器通过进线电源接点一、进线电源接点二与电压转换器接点一、电压转换器接点二互相连接,通过出线电源接点一、出线电源接点二分别与进气管风扇、出气管风扇、半导体制冷片互相连接。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方法,采用上述系统,包含如下步骤:当端子箱内空气湿度较低,没有达到设定的湿度上限时,只启动加热电热板;当端子箱内空气湿度达到设定的湿度上限时,启动进气管风扇吸进空气并将空气吹向出气管风扇;在此过程中,通过除湿电热板预加热空气,在出气管风扇内空气上下分流,上层空气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片,将加热的空气循环回端子箱,为了保证半导体制冷片的寿命,半导体制冷片的排气通道,采用小口进大口出的喇叭型排气通道;下层空气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凝片快速凝结成水珠,并通过排水管和排水通道排出端子箱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端子箱内的相对湿度,防止端子箱内部的元器件表面结露,确保端子箱的安全运行。它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快速制冷和散热原理,通过强制对流风使端子箱内的湿空气在半导体的制冷面快速凝结成水珠,排除端子箱外,降低空气湿度,同时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对部分空气进行加热。使端子箱内的空气温度比较恒定,该系统噪音小对环境没有污染,全自动化,符合智能运维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线原理图;图中:进气管网1、进气管2、进气管风扇3、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温湿度控制器6、电压转换器7、温湿度监视器8、出气管风扇9、冷凝片10、散热片11、排气通道12、半导体制冷片13、可更换螺纹口14、排水管15、排水管网16、排水通道17、总电源18、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19、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20、湿度接点一21、湿度接点二22、加热电热板接点一23、加热电热板接点二24、电压转换器接点一25、电压转换器接点二26、温度接点一27、温度接点二28、进线电源接点一29、出线电源接点一30、出线电源接点二31、进线电源接点二3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包含对流风单元和温湿度控制单元,所述对流风单元包含进气管2、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和排水管15,温湿度控制单元包含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温湿度控制器6、电压转换器7、温湿度监视器8、冷凝片10、散热片11和半导体制冷片13,进气管2与进气管风扇3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左下端,出气管风扇9与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排水管15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右上端,散热片11、半导体制冷片13、冷凝片1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排气通道12与排水通道17之间,温湿度监视器8与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通过电压转换器7分别与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半导体制冷片13互相连接。对流风单元主要使进入端子箱内的空气形成强制对流,并在排气管处通过排气通道和排水通道进行分流。温湿度控制单元根据需求将端子箱内空气加热,如需除湿启动半导体制冷部分,对部分空气冷凝排水从而降低端子箱内空气湿度,半导体制冷部分采用上下分层结构,保证凝水的流出和散热通量的二次利用。还包含进气管网1、排水管网16和可更换螺纹口14,所述进气管网1设置在进气管2与进气管风扇3相对的一端,排水管网16设置在排水管15远离端子箱的一端,可更换螺纹口14设置在端子箱壁上,与排水管15互相连接。采用可更换螺纹口便于连接各种排水管。所述排气通道12为小口进气、大口出气的喇叭型。可以延长半导体制冷片的寿命,避免散热部分温度过高,加强散热效果。还包含总电源18、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19和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20,总电源18为AC220V电源,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19、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20与温湿度控制器6互相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通过湿度接点一21、湿度接点二22、温度接点一27、温度接点二28与温湿度监视器8互相连接。为了防止半导体制冷片13启动停止过于频繁,分别设置湿度接点一21、湿度接点二22输出湿度上下限信号到温湿度控制器6,设置温度接点一27、温度接点二28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对流风单元和温湿度控制单元,所述对流风单元包含进气管(2)、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和排水管(15),温湿度控制单元包含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温湿度控制器(6)、电压转换器(7)、温湿度监视器(8)、冷凝片(10)、散热片(11)和半导体制冷片(13),进气管(2)与进气管风扇(3)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左下端,出气管风扇(9)与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排水管(15)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右上端,散热片(11)、半导体制冷片(13)、冷凝片(1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排气通道(12)与排水通道(17)之间,温湿度监视器(8)与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通过电压转换器(7)分别与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半导体制冷片(13)互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对流风单元和温湿度控制单元,所述对流风单元包含进气管(2)、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和排水管(15),温湿度控制单元包含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温湿度控制器(6)、电压转换器(7)、温湿度监视器(8)、冷凝片(10)、散热片(11)和半导体制冷片(13),进气管(2)与进气管风扇(3)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左下端,出气管风扇(9)与排气通道(12)、排水通道(17)、排水管(15)互相连接,设置在端子箱的右上端,散热片(11)、半导体制冷片(13)、冷凝片(1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排气通道(12)与排水通道(17)之间,温湿度监视器(8)与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除湿电热板(4)、加热电热板(5)互相连接,温湿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通过电压转换器(7)分别与进气管风扇(3)、出气管风扇(9)、半导体制冷片(13)互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进气管网(1)、排水管网(16)和可更换螺纹口(14),所述进气管网(1)设置在进气管(2)与进气管风扇(3)相对的一端,排水管网(16)设置在排水管(15)远离端子箱的一端,可更换螺纹口(14)设置在端子箱壁上,与排水管(15)互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2)为小口进气、大口出气的喇叭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箱智能对流风加热除湿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总电源(18)、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19)和温湿度控制器负极接口(20),总电源(18)为AC220V电源,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正极接口(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勇李良杰安光辉孟繁辉张绍林许建东李岳李征牛冠清穆勇杨坤黄斌张翼鸣孙娜张晶晶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