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83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电池模组装置,所述电池模组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装置包括多个层电池模组组件,所述多个电池模组组件具有多层叠置的电池模组;BDU,所述BDU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的前侧;MSD,所述MSD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MSD的顶部穿出所述上壳体;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相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池包强度高、结构稳定,能为电池模组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包结构方面,壳体结构稳定可靠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提供一定的机械冲击、振动、挤压碰撞、耐久、防尘防水、耐腐蚀等方面的防护性能。一旦结构失效将会导致高压触电危险,危及乘员生命安全。功能方面,电能输出与存储的稳定,电池状态监控也是十分关键的。电池的电压、压差、温度、温差等方面直接影响电池包功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强度高、结构稳定,能为电池模组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电池模组装置,所述电池模组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装置包括多个层电池模组组件,所述多个电池模组组件具有多层叠置的电池模组;BDU,所述BDU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的前侧;MSD,所述MSD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MSD的顶部穿出所述上壳体;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结构强度高、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能够为电池模组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确保电池模组安全稳定地提供电力。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示意图;图6是图5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壳体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与下托板的配合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托板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层模组支架组件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层模组支架组件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布置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布置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配合在下壳体上的爆炸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配合在下壳体上的示意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示意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条布置的示意图;图2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条布置的示意图;图2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条布置的示意图;图2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护线盒的示意图;图2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护线盒本体的示意图;图2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护线盒本体的示意图;图2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盒盖的示意图;图2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BDU壳体的示意图;图2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个电器件与BDU底板配合的示意图;图2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减振装置100,减振支架110,减振支架支脚111,减振支架下凸缘112,柔性衬套120,柔性衬套下凸缘121,环形凹槽101,柔性衬套下凹槽102,内层连接套130,环形凸棱131,MSD组件200,MSD支架210,凹槽围壁211,MSD支架凹槽201,MSD底部避让孔202,MSD220,MSD凸缘221,MSD支撑板230,MSD顶部避让孔翻边231,MSD顶部避让孔203,第一MSD螺栓240,第一MSD密封垫250,第二MSD螺栓260,上壳体300,MSD检修口301,气密性检测孔302,中央隆起部310,后隆起部320,MSD检修口加强凸起330,左前部凹陷341,右前部凹陷342,前隆起部350,防水透气阀360,下壳体400,下托板500,下托板框架510,下托板横梁520,第一下托板横梁521,第二下托板横梁522,第三下托板横梁523,下托板支撑梁530,前衬加强板541,左前翻边梁541a,右前翻边梁541b,前搭接梁541c,左侧内部加强板542,下托板横梁减重孔501,左侧翻边支撑板543,右侧内部加强板544,右侧翻边支撑板545,后衬加强板546,后翻边支撑板547,下壳体角板548,双层模组支架组件600,下层模组前支架610,下层模组前支架本体611,前支架本体下折边611a,前支架本体上折边611b,前固定脚612,前固定支脚折边612a,下层模组左支架620,下层模组右支架630,中间隔板640,中间隔板本体641,减重散热孔601,中间隔板本体折边641a,后固定支脚642,电池模组装置700,前电池模组组件710,左侧前电池模组711,右侧前电池模组712,中电池模组720,多层电池模组组件730,上层电池模组731,下层电池模组732,第一电池模组712a,第二电池模组712b,第三电池模组712c,第四电池模组732d,第五电池模组732e,第六电池模组732f,第七电池模组731g,第八电池模组731h,第九电池模组731i,第十电池模组731j,第十一电池模组731k,第十二电池模组732l,第十三电池模组732m,第十四电池模组721n,第十五电池模组711o,第十六电池模组711p,第十七电池模组711q,第一检测板861,第二检测板862,前电池模组底板713,左前电池模组底板713a,右前电池模组底板713b,,中电池模组底板722,检测板底板740,前管状加强件751,后管状加强件752,前管状加强件固定支架753,后管状加强件固定支架754,纵向连接件760,后加强横梁770,模组支架781,电加热片782,电池本体783,模组柔性结构784,前端柔性条784a,后端柔性条784b,左端柔性条784c,右端柔性条784d,护线盒820,护线盒本体821,护线盒加强筋821a,线束避让槽801,护线盒线束卡扣孔802,护线盒卡孔803,护线盒固定孔804,盒盖822,盒盖卡扣822a,盒盖限位凸起822b,子盒盖822c,盒盖减重孔805,BDU810,BDU壳体811,BDU底板811a,BDU上壳811b,BDU加强筋811c,主正继电器812,正夹板812a,主负继电器813,副夹板813a,预充继电器814,预充电阻815,热继电器816,加热板816a,加热熔断器817,分流器818,分流器围板818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电池模组装置,所述电池模组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装置包括多个层电池模组组件,所述多个电池模组组件具有多层叠置的电池模组;BDU,所述BDU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的前侧;MSD,所述MSD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MSD的顶部穿出所述上壳体;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电池模组装置,所述电池模组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装置包括多个层电池模组组件,所述多个电池模组组件具有多层叠置的电池模组;BDU,所述BDU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的前侧;MSD,所述MSD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MSD的顶部穿出所述上壳体;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池模组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状加强件,所述管状加强件沿所述电池包的横向延伸,所述管状加强件为中空的管梁状结构,所述管状加强件通过管状加强件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托板,所述下托板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上,所述下托板包括:下托板框体;多个下托板横梁,所述下托板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托板框体的左右两个纵向框条固定,所述多个下托板横梁沿所述电池包的纵向间隔开分布;下托板支撑梁,所述下托板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托板框体的左右两个纵向框条固定,所述下托板支撑梁邻近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下托板横梁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横梁上设置有下托板横梁减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状加强装置,所述管状加强装置包括:管状加强件,所述管状加强件沿所述电池包的横向延伸,所述管状加强件为中空的管梁状结构;管状加强件固定支架,所述管状加强件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管状加强件的左端和右端,所述管状加强件固定支架分别与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以及所述下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加强件向左延伸至所述下壳体的左侧的侧壁处,所述管状加强件的右端向右延伸至所述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张海建曲凡多张放南张巧然曹雪平唐丽娟周月李卫华赵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