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82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包括海洋槽、农业种植区、灌溉线、海平面层、平原层、丘陵层、山区层、高原层、引水管、汇集口、漏水口、支架、轨道杆、移动台、转向球Ⅰ、风扇、连接杆Ⅰ、温控网、泵机、水管Ⅰ、压缩泵、水管Ⅱ、水流调节器、出水管、引水管、雨水模拟器、高度板、日线槽、连接杆Ⅱ、转向球Ⅱ、日照模拟器;其有益效果为:(1)能够高度还原不同地形地貌海拔高度、不同水流资源或是降水量多寡、不同日照时长和日照角度、不同的风流和温度带等对于农业产物、产量造成的影响;(2)能够还原上述不同条件参数组合之后的自然条件环境,使得其具备了三维教学效果;(3)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普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模拟地形、日照、水循环和风流的生态系统,具体涉及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属于科普教学仪器领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对于中小学教育改革趋势偏向于认知实践。但因为大规模外出的安全问题、教学层次累进问题和资金资源紧张问题。大规模组织中小学生外出进行户外农业学习调研是不现实的。而且缺乏理论基础知识的储备也会导致该项工作成效不佳。而目前的教育教学设备都太过于陈旧和单一化,只能进行基本的二维教学展开,即将书上的理论知识概述进行一个笼统认知实践教学,无法根据不同的参数进行调控组合。例如不同地形地貌海拔高度会对农业产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同水流资源或是降水量多寡会对农业产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同日照时长和日照角度会对农业产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同的风流和温度带会对农业产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且当上述几大条件进行变化组合时,该种情况下的自然条件会对农业产物、产量造成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的农业教学仪器或系统所不能实现的,因而开发设计一种能够模拟地形、日照、水循环、风流和温度等条件及上述条件共同变化组合的农业科普教育生态系统成为了当前的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其技术方案: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包括海洋槽、农业种植区、灌溉线、海平面层、平原层、丘陵层、山区层、高原层、引水管、汇集口、漏水口、支架、轨道杆、移动台、转向球Ⅰ、风扇、连接杆Ⅰ、温控网、泵机、水管Ⅰ、压缩泵、水管Ⅱ、水流调节器、出水管、引水管、雨水模拟器、高度板、日线槽、连接杆Ⅱ、转向球Ⅱ、日照模拟器;所述海平面层设置在海洋槽上方,且海平面层面积小于海洋槽面积,农业种植区均匀设置在海平面层上,灌溉线一端和位于海平面层中心的农业种植区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和漏水口嵌套,漏水口设置在海平面层中心边缘处,平原层设置在海平面层上方,且平原层面积小于海平面层面积,农业种植区均匀设置在平原层上,灌溉线一端和位于平原层中心的农业种植区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和汇集口嵌套,引水管一端和汇集口连接,另一端穿过平原层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海平面层中心农业种植区的正上方,丘陵层设置在平原层上方,且丘陵层面积小于平原层面积,农业种植区均匀设置在丘陵层上,灌溉线一端和位于丘陵层中心的农业种植区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和汇集口嵌套,引水管一端和汇集口连接,另一端穿过丘陵层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平原层中心农业种植区的正上方,山区层设置在丘陵层上方,且山区层面积小于丘陵层面积,农业种植区均匀设置在山区层上,灌溉线一端和位于山区层中心的农业种植区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和汇集口嵌套,引水管一端和汇集口连接,另一端穿过山区层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丘陵层中心农业种植区的正上方,高原层设置在山区层上方,且高原层面积小于山区层面积,农业种植区均匀设置在高原层上,灌溉线一端和位于高原层中心的农业种植区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和汇集口嵌套,引水管一端和汇集口连接,另一端穿过高原层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山区层中心农业种植区的正上方,支架设置在海洋槽两端,轨道杆两端均和支架连接,移动台和轨道杆嵌套连接,风扇和移动台通过转向球Ⅰ连接,温控网和风扇通过连接杆Ⅰ连接,泵机设置在海洋槽内部一端,泵机和压缩泵通过水管Ⅰ连接,压缩泵和水流调节器通过水管Ⅱ连接,出水管设置在水流调节器一侧,且出水管位于高原层中心农业种植区的正上方,引水管一端和水管Ⅰ连接,另一端和雨水模拟器连接,高度板和海洋槽一侧贴合,日线槽设置在高度板内侧,连接杆Ⅱ和日线槽嵌套连接,日照模拟器和连接杆Ⅱ通过转向球Ⅱ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灌溉线形状为不规则河流造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海平面层外侧为海岸线边型,平原层、丘陵层、山区层、高原层外侧为流水线边型,且上述结构均内嵌土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海洋槽、海平面层、平原层、丘陵层、山区层、高原层均为四分之一球面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移动台可沿轨道杆作位移滑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扇可通过转向球Ⅰ进行定向转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温控网加热温度为25~4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雨水模拟器可定向喷射作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杆Ⅱ可沿日线槽进行位移滑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日照模拟器可通过转向球Ⅱ进行定向转动。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高度还原不同地形地貌海拔高度、不同水流资源或是降水量多寡、不同日照时长和日照角度、不同的风流和温度带等对于农业产物、产量造成的影响,真实性高使得二维教学效果大幅提高。(2)本技术能够还原上述不同条件参数组合之后的自然条件环境,使得其具备了三维教学效果,能够突破现有的理论教学桎梏,使得认知实践教学质量上升,强化学生构建和动手能力。(3)本技术经济节省,且制造成本低廉,使用简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普及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台、转向球、风扇、温控网等相关组件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农业种植区、灌溉线、海平面层、平原层等相关组件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雨水模拟器、水流调节器等相关组件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高度板、日线槽、转向球Ⅱ、日照模拟器等相关组件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其中:1-海洋槽、2-农业种植区、3-灌溉线、4-海平面层、5-平原层、6-丘陵层、7-山区层、8-高原层、9-引水管、10-汇集口、11-漏水口、12-支架、13-轨道杆、14-移动台、15-转向球Ⅰ、16-风扇、17-连接杆Ⅰ、18-温控网、19-泵机、20-水管Ⅰ、21-压缩泵、22-水管Ⅱ、23-水流调节器、24-出水管、25-引水管、26-雨水模拟器、27-高度板、28-日线槽、29-连接杆Ⅱ、30-转向球Ⅱ、31-日照模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的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包括海洋槽1、农业种植区2、灌溉线3、海平面层4、平原层5、丘陵层6、山区层7、高原层8、引水管9、汇集口10、漏水口11、支架12、轨道杆13、移动台14、转向球Ⅰ15、风扇16、连接杆Ⅰ17、温控网18、泵机19、水管Ⅰ20、压缩泵21、水管Ⅱ22、水流调节器23、出水管24、引水管25、雨水模拟器26、高度板27、日线槽28、连接杆Ⅱ29、转向球Ⅱ30、日照模拟器31;所述海平面层4设置在海洋槽1上方,且海平面层4面积小于海洋槽1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海平面层4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海平面层4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漏水口11嵌套,漏水口11设置在海平面层4中心边缘处,平原层5设置在海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洋槽(1)、农业种植区(2)、灌溉线(3)、海平面层(4)、平原层(5)、丘陵层(6)、山区层(7)、高原层(8)、引水管(9)、汇集口(10)、漏水口(11)、支架(12)、轨道杆(13)、移动台(14)、转向球Ⅰ(15)、风扇(16)、连接杆Ⅰ(17)、温控网(18)、泵机(19)、水管Ⅰ(20)、压缩泵(21)、水管Ⅱ(22)、水流调节器(23)、出水管(24)、引水管(25)、雨水模拟器(26)、高度板(27)、日线槽(28)、连接杆Ⅱ(29)、转向球Ⅱ(30)、日照模拟器(31);所述海平面层(4)设置在海洋槽(1)上方,且海平面层(4)面积小于海洋槽(1)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海平面层(4)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海平面层(4)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漏水口(11)嵌套,漏水口(11)设置在海平面层(4)中心边缘处,平原层(5)设置在海平面层(4)上方,且平原层(5)面积小于海平面层(4)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平原层(5)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平原层(5)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汇集口(10)嵌套,引水管(9)一端和汇集口(10)连接,另一端穿过平原层(5)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海平面层(4)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丘陵层(6)设置在平原层(5)上方,且丘陵层(6)面积小于平原层(5)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丘陵层(6)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丘陵层(6)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汇集口(10)嵌套,引水管(9)一端和汇集口(10)连接,另一端穿过丘陵层(6)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平原层(5)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山区层(7)设置在丘陵层(6)上方,且山区层(7)面积小于丘陵层(6)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山区层(7)上,灌溉线(3) 一端和位于山区层(7)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汇集口(10)嵌套,引水管(9)一端和汇集口(10)连接,另一端穿过山区层(7)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丘陵层(6)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高原层(8)设置在山区层(7)上方,且高原层(8)面积小于山区层(7)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高原层(8)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高原层(8)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汇集口(10)嵌套,引水管(9)一端和汇集口(10)连接,另一端穿过高原层(8)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山区层(7)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支架(12)设置在海洋槽(1)两端,轨道杆(13)两端均和支架(12)连接,移动台(14)和轨道杆(13)嵌套连接,风扇(16)和移动台(14)通过转向球Ⅰ(15)连接,温控网(18)和风扇(16)通过连接杆Ⅰ(17)连接,泵机(19)设置在海洋槽(1)内部一端,泵机(19)和压缩泵(21)通过水管Ⅰ(20)连接,压缩泵(21)和水流调节器(23)通过水管Ⅱ(22)连接,出水管(24)设置在水流调节器(23)一侧,且出水管(24)位于高原层(8)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引水管(25)一端和水管Ⅰ(20)连接,另一端和雨水模拟器(26)连接,高度板(27)和海洋槽(1)一侧贴合,日线槽(28)设置在高度板(27)内侧,连接杆Ⅱ(29)和日线槽(28)嵌套连接,日照模拟器(31)和连接杆Ⅱ(29)通过转向球Ⅱ(3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业科普教育的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洋槽(1)、农业种植区(2)、灌溉线(3)、海平面层(4)、平原层(5)、丘陵层(6)、山区层(7)、高原层(8)、引水管(9)、汇集口(10)、漏水口(11)、支架(12)、轨道杆(13)、移动台(14)、转向球Ⅰ(15)、风扇(16)、连接杆Ⅰ(17)、温控网(18)、泵机(19)、水管Ⅰ(20)、压缩泵(21)、水管Ⅱ(22)、水流调节器(23)、出水管(24)、引水管(25)、雨水模拟器(26)、高度板(27)、日线槽(28)、连接杆Ⅱ(29)、转向球Ⅱ(30)、日照模拟器(31);所述海平面层(4)设置在海洋槽(1)上方,且海平面层(4)面积小于海洋槽(1)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海平面层(4)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海平面层(4)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漏水口(11)嵌套,漏水口(11)设置在海平面层(4)中心边缘处,平原层(5)设置在海平面层(4)上方,且平原层(5)面积小于海平面层(4)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平原层(5)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平原层(5)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汇集口(10)嵌套,引水管(9)一端和汇集口(10)连接,另一端穿过平原层(5)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海平面层(4)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丘陵层(6)设置在平原层(5)上方,且丘陵层(6)面积小于平原层(5)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丘陵层(6)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丘陵层(6)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汇集口(10)嵌套,引水管(9)一端和汇集口(10)连接,另一端穿过丘陵层(6)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平原层(5)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山区层(7)设置在丘陵层(6)上方,且山区层(7)面积小于丘陵层(6)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山区层(7)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山区层(7)中心的农业种植区(2)嵌套,另一端穿过其余农业种植区(2)和汇集口(10)嵌套,引水管(9)一端和汇集口(10)连接,另一端穿过山区层(7)从其外侧穿出,位置处于丘陵层(6)中心农业种植区(2)的正上方,高原层(8)设置在山区层(7)上方,且高原层(8)面积小于山区层(7)面积,农业种植区(2)均匀设置在高原层(8)上,灌溉线(3)一端和位于高原层(8)中心的农业种植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京生代广平王静慕京艳
申请(专利权)人:蒙城县京徽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