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69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曲率为正且分别为正弯月牙透镜,位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该镜头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用来与计算机组合来代替人工检测激光投影散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
技术介绍
对于激光投影技术而言,激光散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成像质量,成为激光显示发展的阻碍,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对产品的激光散斑检测成为一种必然要求,目前在进行散斑检测时以人工识别为主,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用来与计算机组合来代替人工检测激光投影散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曲率为正且分别为正弯月牙透镜,位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25mm,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709mm,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713mm,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412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前侧面曲率半径为22.306mm,第一透镜的后侧面曲率半径为605.615mm;所述第二透镜的前侧面曲率半径为17.845mm,第二透镜的后侧面曲率半径为42.712mm;所述第三透镜的前侧面曲率半径为470.017mm,第三透镜的后侧面曲率半径为9.941mm;所述第四透镜的前侧面曲率半径为19.004mm,第四透镜的后侧面曲率半径为94.998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H-ZPK6玻璃,第二透镜为H-LAK12玻璃,第三透镜为H-ZF7LA玻璃,第四透镜为H-ZLAF78A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镜头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用来与计算机组合来代替人工检测激光投影散斑,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利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组件的MIF(调制光学传递函数);图3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组件的均方根半径(RMS)图;图4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组件的场曲/畸变图;图5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组件的系统光线像差曲线图;图中:A-第一透镜;B-第二透镜;C-第三透镜;D-第四透镜;1-第一表面;2-第二表面;3-第三表面;4-第四表面;5-光阑;6-第六表面;7-第七表面;8-第八表面;9-第九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1至图5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A、第二透镜B、第三透镜C及第四透镜D,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曲率为正且分别为正弯月牙透镜,位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25mm,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709mm,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713mm,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412m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前侧面(第一表面)曲率半径为22.306mm,第一透镜的后侧面(第二表面)曲率半径为605.615mm;所述第二透镜的前侧面(第三表面)曲率半径为17.845mm,第二透镜的后侧面(第四表面)曲率半径为42.712mm;所述第三透镜的前侧面(第六表面)曲率半径为470.017mm,第三透镜的后侧面(第七表面)曲率半径为9.941mm;所述第四透镜的前侧面(第八表面)曲率半径为19.004mm,第四透镜的后侧面(第九表面)曲率半径为94.998m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为H-ZPK6玻璃,第二透镜为H-LAK12玻璃,第三透镜为H-ZF7LA玻璃,第四透镜为H-ZLAF78A玻璃。其F数为2.1,焦距ƒʹ为38.23mm,在所有视场在空间频率112pl/mm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0.32,最大畸变量控制在0.04%以下,均方根半径(RMS)均在4µm以内,该镜头能够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本实施例中,采用四片式光学系统结构(如图1),光学总长为42.377mm,其中各镜片的结构参数、各曲面的曲率半径R、镜片厚度、镜片之间的厚度d以及镜片玻璃的折射率和阿贝系数如下表所示:。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组件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MTF),调制传递函数表征了物体频率信息的传递情况,MTF曲线的空间频率大小体现了光学系统对目标物体成像分辨能力,低频率表示物体轮廓,中频率表示物体层次,高频率表示物体细节。当空间频率衰减为零时,则称此频率为截至频率。从图2中可知,零视场、0.3视场、0.5视场、0.7视场和边缘视场的MTF曲线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加逐渐减低,并且在不同视场其曲线几乎都重合在一起,表明各视场上镜头传递信息水平的无差异。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组件的均方根半径(RMS)图,均方根半径值表示同一视场内的任意光线偏离主光线的程度,RMS值越小,说明光线聚焦性越好。不同视场的点列图的形状能体现存在不同的像差,如图3所示,体现了不同视场下RMS值的分布情况。由图可知,各个视场上的RMS值分布不同,说明各个视场的光线在像面上偏离主光线的程度不同,这主要是系统像差导致的。图中零视场、0.3视场、0.5视场、0.7视场以及边缘视场的RMS值分别为3.303,3.107,2.998,2.936和3.200,与图像传感器CCD的像元大小4.4相近,因此系统均方根半径值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组件的场曲/畸变图,场曲与畸变是镜头像质评价的主要依据,其中畸变只与光学系统的视场有关,但是对于检测镜头的高精度等要求,畸变的控制显得特别严格,以防止成像的变形而影响检测的精度,而对场曲没有特别严格要求,场曲与视场的关系如图4所示。子午和弧矢场曲均在0.1mm以内,优化后的畸变如图4所示。依据图可知,畸变在全视场范围内变化情况:-0.043%≤q≤0.0294%,并且在波长486nm最大视场处的畸变达到最大值。由此可知在全视场范围内,畸变均小于0.04%的设计要求。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光学镜头组件的系统光线像差曲线,光线像差曲线使光学系统像差的整体表现,其优化后最大视场处的像差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知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最大值都在10um以内。通过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可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镜头搭配组合能够实现激光投影散斑检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曲率为正且分别为正弯月牙透镜,位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曲率为正且分别为正弯月牙透镜,位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25mm,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709mm,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713mm,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4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激光投影散斑检测的镜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友武黄强李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