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
,尤其涉及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照明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利用普通摄像镜头容易得到满意的成像画面,但是在夜间、微光等低照度条件下使用时,则需要添加红外补光灯、闪光灯等辅助光源,这不仅会使系统整体结构变大,而且成像画面清晰度降低,画面细节易丢失。微光镜头具有很强的集光能力和透光能力,搭配高感光成像芯片使用可以实现微弱光线条件下明亮清晰的成像效果。微光镜头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大光圈,能够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系统,因而无需闪光灯等辅助光源,大大简化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但同时提高了像差校正的难度。现有微光镜头分辨率不高、体积较大、靶面小、采用非球面等导致成本偏高,镜头的综合性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往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前镜组A、可变光阑B以及后镜组C,所述前镜组A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负月牙透镜A1、正月牙透镜A2、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往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前镜组A、可变光阑B以及后镜组C,所述前镜组A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负月牙透镜A1、正月牙透镜A2、由平凸透镜A3和双凹透镜A4密接构成的第一胶合组、双凸透镜A5;所述后镜组C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负月牙透镜C1、由双凸透镜C2和双凹透镜C3密接构成的第二胶合组、双凸透镜C4以及平凹透镜C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从左往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前镜组A、可变光阑B以及后镜组C,所述前镜组A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负月牙透镜A1、正月牙透镜A2、由平凸透镜A3和双凹透镜A4密接构成的第一胶合组、双凸透镜A5;所述后镜组C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负月牙透镜C1、由双凸透镜C2和双凹透镜C3密接构成的第二胶合组、双凸透镜C4以及平凹透镜C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组A与可变光阑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0mm,可变光阑B与后镜组C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7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月牙透镜A1与正月牙透镜A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9mm,正月牙透镜A2与由平凸透镜A3和双凹透镜A4密接构成的第一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7.0mm,由平凸透镜A3和双凹透镜A4密接构成的第一胶合组与双凸透镜A5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2.1mm;所述负月牙透镜C1与由双凸透镜C2和双凹透镜C3密接构成的第二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mm,由双凸透镜C2和双凹透镜C3密接构成的第二胶合组与双凸透镜C4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7mm,双凸透镜C4与平凹透镜C5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3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光圈大靶面微光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机械结构包括前组镜筒、后组镜筒、设置在前组镜筒与后组镜筒之间的可变光栏组件,所述前镜组A安装在前组镜筒内,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芬,钟兆铨,肖维军,林春生,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