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612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所述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搅拌釜、第二搅拌釜、输料管道、驱动装置和压力检测件。第一搅拌釜上设有第一料口,第二搅拌釜上设有第二料口,输料管道分别与第一料口和第二料口相连。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相连,驱动装置具有驱动第一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第二搅拌釜输出的第一状态,驱动装置具有驱动第二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第一搅拌釜输出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至少构造成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循环切换。压力检测件用于测量输料管道中的压力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测量参数较为精准,试验周期较短,试验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流变特性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用尾砂胶结料浆由尾砂、胶凝材料、水混合搅拌制备而成,其流变特性实验室测量方法大致分为毛细管法、落体法、旋转法、平板法、振动法等。但这些方法限于测试仪器的精度、输送速度的变化范围等限制和影响,测得的参数不一定完全真实反映料浆的流变特性。会泽铅锌矿、金川镍矿、冬瓜山铜矿等矿山为了测定管道输送过程中料浆流变参数,根据井下管路敷设情况,设计了大型工业环管试验系统。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试验采集的数据离散度大,部分测点甚至出现压力变化无规律性。这是由于传统的环管试验系统采用活塞泵来模拟高压环境,由于泵的冲程是周期性的,所以管路系统的压力的变化与传递也是周期性的,然而流量的波动,压力的波动并没有严格的时间周期,但采集数据的方式是在一个周期内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来选择数据,因此采集的数据会出现压力变化规律与流体力学理论不符合现象,如此不能满足试验需求。同时该试验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试验周期也比较长,影响试验的进度和规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所述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测量参数较为精准,试验周期较短,试验成本较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一搅拌釜上设有第一料口;第二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上设有第二料口;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料口和所述第二料口相连;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一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二搅拌釜输出的第一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二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一搅拌釜输出的第二状态,所述驱动装置至少构造成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循环切换;压力检测件,所述压力检测件用于测量所述输料管道中的压力大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由于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在数量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互相充当输料装置,实现了对料浆的重复利用,避免了料浆浪费,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此外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多次试验,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剔除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以提高试验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相连以通过调节气压来驱动浆料流动。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连接在所述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与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具体地,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搅拌釜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气流量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搅拌釜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气流量的第二调节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压力检测件沿所述输料管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电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搅拌釜和第二搅拌釜的搅拌速度;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以调节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压力检测件电连接以记录所述压力检测件的采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的釜盖的开关、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的增压和泄压、以及常压搅拌槽的开车和停车。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内液面变化情况、实时监测并输出所述输料管道上所述压力检测件的压力变化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常压搅拌槽,所述常压搅拌槽与所述第一搅拌釜相连以提供浆料。可选地,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还包括:输料阀,所述输料阀设在所述常压搅拌槽与所述第一搅拌釜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道在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之间蜿蜒延伸以延长所述输料管道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道在邻近所述第一料口、所述第二料口处以及管路弯道处均设有所述压力检测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1、第一搅拌釜10、第一料口110、第一调节阀120、第二搅拌釜20、第二料口210、第二调节阀220、输料管道30、驱动装置40、空气压缩机410、储气罐420、常压搅拌槽50、输料阀510、压力检测件60、第一压力检测件610、第二压力检测件620、第三压力检测件630、第四压力检测650、第五压力检测件660、控制装置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1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1包括第一搅拌釜10、第二搅拌釜20、输料管道30、驱动装置40和压力检测件60。第一搅拌釜10上设有第一料口110,第二搅拌釜20上设有第二料口210,输料管道30分别与第一料口110和第二料口210相连。驱动装置40分别与第一搅拌釜10和第二搅拌釜20相连,驱动装置40具有驱动第一搅拌釜10内的浆料朝向第二搅拌釜20输出的第一状态,驱动装置40具有驱动第二搅拌釜20内的浆料朝向第一搅拌釜10输出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40至少构造成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循环切换。压力检测件60用于测量输料管道30中的压力大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搅拌釜10和第二搅拌釜20通过输料管道30相连,驱动装置40可以将料浆由第一搅拌釜10输出到第二搅拌釜20,也可以将料浆由第二搅拌釜20输出到第一搅拌釜10。由此,在试验过程中,第一搅拌釜10和第二搅拌釜20可以互为输料装置,完成多次料浆的输送,在输料过程中压力检测件60可以实时采集料浆在输料管道30中的压力变化情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1可以实现对料浆的重复利用,提高了多次重复试验的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避免了料浆浪费,降低了试验成本。此外,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1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多次试验,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剔除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以提高试验精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1,由于第一搅拌釜10和第二搅拌釜20在数量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互相充当输料装置,实现了对料浆的重复利用,避免了料浆浪费,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此外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1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多次试验,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剔除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以提高试验精度。在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一搅拌釜上设有第一料口;第二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上设有第二料口;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料口和所述第二料口相连;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一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二搅拌釜输出的第一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二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一搅拌釜输出的第二状态,所述驱动装置至少构造成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循环切换;压力检测件,所述压力检测件用于测量所述输料管道中的压力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一搅拌釜上设有第一料口;第二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上设有第二料口;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料口和所述第二料口相连;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一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二搅拌釜输出的第一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所述第二搅拌釜内的浆料朝向所述第一搅拌釜输出的第二状态,所述驱动装置至少构造成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中循环切换;压力检测件,所述压力检测件用于测量所述输料管道中的压力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搅拌釜和所述第二搅拌釜相连以通过调节气压来驱动浆料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连接在所述第一搅拌釜、所述第二搅拌釜与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浆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搅拌釜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气流量的第一调节阀;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润沧谢盛青施士虎朱维根朱瑞军贺茂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