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37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34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除湿风机、毛细管辐射末端和热泵一体机,毛细管辐射末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热泵一体机相连,除湿风机通过管路与热泵一体机相连,热泵一体机内设置有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除湿风机的下端设置有端口一和端口二,该端口二通过风管与热泵一体机内的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相连;该系统采用地源热泵制取低温冷水承担潜热负荷,高温冷水承担显热负荷的方式,达到了节约高品位电能,减轻大气污染,减少运行费用的效果;采用独立除湿风机相对比溶液除湿而言具有投资小,而且不会发生除湿溶液泄露;毛细管辐射系统较常规空调系统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较高的制冷能力,与热泵一体机配套使用更可极大降低维护费用和系统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空调的普及越来越广,而空调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用电高峰给电力负荷带来了很大的波动,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削峰填谷”,但其制冰温度远低于空调温度,使得总的能源利用率也较低,是一种节省运行费用但并不节能的做法,目前夏季常用的空调形式主要包括两大类:分散独立的安装于需要空调的房间和集中设置冷源、以水或空气作为媒介输送冷量的集中空调系统,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通过向室内送入经降温除湿的空气,实现室内温湿度的控制,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就要求有较大的循环通风量,这就往往造成室内过大的空气流动,使居住者产生不适的吹风感,为减少这种吹风感,就要通过改进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善室内空气流组织,这往往要在室内布置风道,从而降低室内净高或加大楼层间距,很大的通风量还极容易引起空气噪声,并且很难有效消除;现有空调存在的环境、能耗、舒适问题,因而需要设计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新型空调系统。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大气污染,减少运行费用,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较高的制冷能力,降低维护费用和系统能耗的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除湿风机、毛细管辐射末端和热泵一体机,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热泵一体机相连,除湿风机通过管路与热泵一体机相连,所述热泵一体机内设置有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除湿风机的下端设置有端口一和端口二,该端口二通过风管与热泵一体机内的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相连;所述热泵一体机和毛细管辐射末端之间设置有集分水器,所述集分水器和热泵一体机之间设置有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两端分别与热泵一体机和集分水器相连,所述集分水器与毛细管辐射末端相连;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安装在室内墙面、地面或顶端上平面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内还设置有地埋管和热回收装置,所述地埋管与热泵一体机相连,热回收装置安装在除湿风机的侧上方;更进一步的,所述除湿风机下端的端口一通过风管与板式换热器相连;具体的,所述空调系统内还设置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位于室内,回风管的另一端位于热回收装置的一侧;其中,所述热回收装置的入口与回风管的出风口相连通,热回收装置的出口与除湿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工作原理为:系统在夏季能同时提供17℃~19℃的高温冷水供毛细管末端承担室内显热负荷和7℃的低温冷水承担新风潜热负荷,地源热泵机组内置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能在夏季毫不增加系统能耗的情况下制取35℃~40℃的热水通往新风机再热盘管让除湿后的低温新风温度升到17℃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系统采用地源热泵制取低温冷水承担潜热负荷,高温冷水承担显热负荷的方式,达到了节约高品位电能,减轻大气污染,减少运行费用的效果;采用独立除湿风机相对比溶液除湿而言具有投资小,而且不会发生除湿溶液泄露;毛细管辐射系统较常规空调系统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较高的制冷能力,与热泵一体机配套使用更可极大降低维护费用和系统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所示,该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除湿风机1、毛细管辐射末端2和热泵一体机3,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2通过板式换热器7与热泵一体机3相连,除湿风机1通过管路与热泵一体机3相连,所述热泵一体机3内设置有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除湿风机1的下端设置有端口一11和端口二12,该端口二12通过风管与热泵一体机3内的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相连;所述热泵一体机3和毛细管辐射末端2之间设置有集分水器4,所述集分水器4和热泵一体机3之间设置有板式换热器7;所述板式换热器7两端分别与热泵一体机3和集分水器4相连,所述集分水器4与毛细管辐射末端2相连;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2安装在室内墙面、地面或顶端上平面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内还设置有地埋管5和热回收装置6,所述地埋管5与热泵一体机3相连,热回收装置6安装在除湿风机1的侧上方;更进一步的,所述除湿风机1下端的端口一11通过风管与板式换热器7相连;具体的,所述空调系统内还设置有回风管8,所述回风管8的一端位于室内,回风管8的另一端位于热回收装置6的一侧;其中,所述热回收装置6的入口与回风管8的出风口相连通,热回收装置6的出口与除湿风机1的进风口相连通;系统在夏季能同时提供17℃~19℃的高温冷水供毛细管末端承担室内显热负荷和7℃的低温冷水承担新风潜热负荷,地源热泵机组内置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能在夏季毫不增加系统能耗的情况下制取35℃~40℃的热水通往新风机再热盘管让除湿后的低温新风温度升到17℃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系统采用地源热泵制取低温冷水承担潜热负荷,高温冷水承担显热负荷的方式,达到了节约高品位电能,减轻大气污染,减少运行费用的效果;采用独立除湿风机相对比溶液除湿而言具有投资小,而且不会发生除湿溶液泄露;毛细管辐射系统较常规空调系统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较高的制冷能力,与热泵一体机配套使用更可极大降低维护费用和系统的能耗。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除湿风机(1)、毛细管辐射末端(2)和热泵一体机(3),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2)通过板式换热器(7)与热泵一体机(3)相连,除湿风机(1)通过管路与热泵一体机(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一体机(3)内设置有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除湿风机(1)的下端设置有端口一(11)和端口二(12),该端口二(12)通过风管与热泵一体机(3)内的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相连;所述热泵一体机(3)和毛细管辐射末端(2)之间设置有集分水器(4),所述集分水器(4)和热泵一体机(3)之间设置有板式换热器(7);所述板式换热器(7)两端分别与热泵一体机(3)和集分水器(4)相连,所述集分水器(4)与毛细管辐射末端(2)相连;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2)安装在室内墙面、地面或顶端上平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除湿风机(1)、毛细管辐射末端(2)和热泵一体机(3),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2)通过板式换热器(7)与热泵一体机(3)相连,除湿风机(1)通过管路与热泵一体机(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一体机(3)内设置有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除湿风机(1)的下端设置有端口一(11)和端口二(12),该端口二(12)通过风管与热泵一体机(3)内的余热回收套管换热器相连;所述热泵一体机(3)和毛细管辐射末端(2)之间设置有集分水器(4),所述集分水器(4)和热泵一体机(3)之间设置有板式换热器(7);所述板式换热器(7)两端分别与热泵一体机(3)和集分水器(4)相连,所述集分水器(4)与毛细管辐射末端(2)相连;所述毛细管辐射末端(2)安装在室内墙面、地面或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大伟范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濠信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