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37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33
一种除湿装置,包括环形防溢水槽、通风孔、冷凝器、外腔体、排水口、散热片、风机、隔热垫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外腔体底部正中间设有镂空,外腔体内底部安装两个隔热垫,隔热垫位于镂空左右两侧,两个隔热垫上安装冷凝器,冷凝器底部安装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和冷凝器电相连,半导体制冷器位于镂空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集水槽中残留的水只会在腔体内部的平面上流动,而不会流到装置内的风机或者控制线路板等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属于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客户通电测试除湿装置的除湿效果后,把装置放回产品原包装后,由于放进之前,集水槽中极可能尚有未完全排出的水,冷凝器也有水珠存在,同时由于冷凝器表面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份仍然可以继续在冷凝器表面凝结聚集,而为了空气循环的通畅,装置内部的冷端和热端之间设有通风孔,所以这些尚有未完全排出的水就会在装置内部自由流动,从通风孔中流到风机或者控制线路板等位置,就会造成风机性能下降,同时线路板也有短路的危险。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集水槽中残留的水只会在腔体内部的平面上流动,而不会流到装置内的风机或者控制线路板等位置的一种除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除湿装置的集水槽中残留的水会在装置内部自由流动,流到风机或者控制线路板等位置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湿装置,包括环形防溢水槽、通风孔、冷凝器、外腔体、排水口、散热片、风机、隔热垫和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外腔体底部正中间设有镂空,外腔体内底部安装两个隔热垫,隔热垫位于镂空左右两侧,两个隔热垫上安装冷凝器,冷凝器底部安装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和冷凝器电相连,半导体制冷器位于镂空中,半导体制冷器底部安装散热片,散热片安装在外腔体底部,风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外腔体底部,风机位于散热片下方,外腔体内上端设有两个环形防溢水槽,环形防溢水槽的外周边缘高于外腔体内底部,环形防溢水槽中设有通风孔,通风孔连通外腔体的正面和背面,外腔体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设有集水槽,外腔体下端安装排水口,排水口与集水槽相互连通。所述外腔体上平面设有多个连接外壳螺丝孔。所述环形防溢水槽为远离外腔体内底部向前凸起的结构。所述外腔体内嵌入防水型环氧封装温度传感器,防水型环氧封装温度传感器用来实时监测冷凝片的温度。本技术的优点是:半导体制冷器使冷凝器温度降低,待冷凝器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湿空气通过冷凝器时,所含水份在冷凝器表面凝结聚集,从冷凝器表面滴入集水槽中,当该除湿装置处于水平放置时,由于环形防溢水槽的外周边缘高于外腔体内底部,集水槽中的水不会从环形防溢水槽中的通风孔流到散热片上,集水槽中的水只会在外腔体的集水槽中流动,环形防溢水槽既起到了导流集水槽中水的作用,通风孔又能使该装置的冷端和热端之间空气循环的通畅,且保证除湿效果不受影响;只有将该除湿装置正立,也就是排水口朝下时,集水槽中的水才能从排水口正常流出;风机用于冷却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片,并使空气循环流动,保持除湿空间内的湿度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除湿装置整体结构图;图2是整体结构的内部剖切图;图3是整体结构的内部剖切图;图中:1、环形防溢水槽2、通风孔3、冷凝器4、外腔体5、排水口6、散热片7、风机8、隔热垫9、半导体制冷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一种除湿装置,包括环形防溢水槽1、通风孔2、冷凝器3、外腔体4、排水口5、散热片6、风机7、隔热垫8和半导体制冷器9,所述外腔体4底部正中间设有镂空,外腔体4内底部安装两个隔热垫8,隔热垫8位于镂空左右两侧,两个隔热垫8上安装冷凝器3,冷凝器3底部安装半导体制冷器9,半导体制冷器9和冷凝器3电相连,半导体制冷器9位于镂空中,半导体制冷器9底部安装散热片6,散热片6安装在外腔体4底部,风机7通过支架固定在外腔体4底部,风机7位于散热片6下方,外腔体4内上端设有两个环形防溢水槽1,环形防溢水槽1的外周边缘高于外腔体4内底部,半导体制冷器9使冷凝器3温度降低,待冷凝器3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湿空气通过冷凝器3时,所含水份在冷凝器3表面凝结聚集,从冷凝器3表面滴入集水槽中,当该除湿装置处于水平放置时,由于环形防溢水槽1的外周边缘高于外腔体4内底部,集水槽中的水不会从环形防溢水槽1中的通风孔2流到散热片6上,集水槽中的水只会在外腔体4的集水槽中流动,环形防溢水槽1既起到了导流集水槽中水的作用,通风孔2又能使该装置的冷端和热端之间空气循环的通畅,且保证除湿效果不受影响;环形防溢水槽1中设有通风孔2,通风孔2连通外腔体4的正面和背面,外腔体4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设有集水槽,外腔体4下端安装排水口5,排水口5与集水槽相互连通,只有将该除湿装置正立,也就是排水口5朝下时,集水槽中的水才能从排水口5正常流出;风机7用于冷却半导体制冷器9的散热片6,并使空气循环流动,保持除湿空间内的湿度一致性;外腔体4上平面设有多个连接外壳螺丝孔,环形防溢水槽1为远离外腔体4内底部向前凸起的结构,外腔体4内嵌入防水型环氧封装温度传感器,外腔体4内安装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防水型环氧封装温度传感器、冷凝器3、半导体制冷器9电相连,防水型环氧封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冷凝器3的温度,如果冷凝器3的温度低于0℃,冷凝器3表面的水份将会凝结产生冰霜,导致水份无法排出,除湿效果基本丧失,此时,微处理器的程序控制半导体制冷器9的电压反向,散热片6端变成了冷端,冷凝器3端变成了热端,从而冷凝器3表面的冰霜开始融化,待冷凝器3表面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后,微处理器的程序再次控制半导体制冷器9的电压反向,启动正常的除湿工作,确保了抽湿机的除湿效果。本技术使用方法:半导体制冷器9使冷凝器3温度降低,待冷凝器3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湿空气通过冷凝器3时,所含水份在冷凝器3表面凝结聚集,从冷凝器3表面滴入集水槽中,当该除湿装置处于水平放置时,由于环形防溢水槽1的外周边缘高于外腔体4内底部,集水槽中的水不会从环形防溢水槽1中的通风孔2流到散热片6上,集水槽中的水只会在外腔体4的集水槽中流动,环形防溢水槽1既起到了导流集水槽中水的作用,通风孔2又能使该装置的冷端和热端之间空气循环的通畅,且保证除湿效果不受影响;只有将该除湿装置正立,也就是排水口5朝下时,集水槽中的水才能从排水口5正常流出;风机7用于冷却半导体制冷器9的散热片6,并使空气循环流动,保持除湿空间内的湿度一致性;防水型环氧封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冷凝器3的温度,如果冷凝器3的温度低于0℃,冷凝器3表面的水份将会凝结产生冰霜,导致水份无法排出,除湿效果基本丧失,此时,微处理器的程序控制半导体制冷器9的电压反向,散热片6端变成了冷端,冷凝器3端变成了热端。从而冷凝器3表面的冰霜开始融化,待冷凝器3表面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后,微处理器的程序再次控制半导体制冷器9的电压反向,启动正常的除湿工作,确保了抽湿机的除湿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装置,包括环形防溢水槽(1)、通风孔(2)、冷凝器(3)、外腔体(4)、排水口(5)、散热片(6)、风机(7)、隔热垫(8)和半导体制冷器(9),其特征是:所述外腔体(4)底部正中间设有镂空,外腔体(4)内底部安装两个隔热垫(8),隔热垫(8)位于镂空左右两侧,两个隔热垫(8)上安装冷凝器(3),冷凝器(3)底部安装半导体制冷器(9),半导体制冷器(9)和冷凝器(3)电相连,半导体制冷器(9)位于镂空中,半导体制冷器(9)底部安装散热片(6),散热片(6)安装在外腔体(4)底部,风机(7)通过支架固定在外腔体(4)底部,风机(7)位于散热片(6)下方,外腔体(4)内上端设有两个环形防溢水槽(1),环形防溢水槽(1)的外周边缘高于外腔体(4)内底部,环形防溢水槽(1)中设有通风孔(2),通风孔(2)连通外腔体(4)的正面和背面,外腔体(4)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设有集水槽,外腔体(4)下端安装排水口(5),排水口(5)与集水槽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装置,包括环形防溢水槽(1)、通风孔(2)、冷凝器(3)、外腔体(4)、排水口(5)、散热片(6)、风机(7)、隔热垫(8)和半导体制冷器(9),其特征是:所述外腔体(4)底部正中间设有镂空,外腔体(4)内底部安装两个隔热垫(8),隔热垫(8)位于镂空左右两侧,两个隔热垫(8)上安装冷凝器(3),冷凝器(3)底部安装半导体制冷器(9),半导体制冷器(9)和冷凝器(3)电相连,半导体制冷器(9)位于镂空中,半导体制冷器(9)底部安装散热片(6),散热片(6)安装在外腔体(4)底部,风机(7)通过支架固定在外腔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鹏徐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