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学院专利>正文

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35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27
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包括空心且上下两端敞口的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端的显示器、设置在筒体内的图像传感器、设置在筒体内且足以实现轴向位移的透镜组件,显示器与图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图像传感器和透镜组件由近及远地依次与显示器相远离,透镜组件包括若干与图像传感器相正对且彼此依次间隔的透镜。其既不改变原有仪器的结构和调节步骤,又能方便地观测实验现象,方便教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显微镜、望远镜、分光计在使用时需要用目镜进行观测。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目镜存在以下缺陷:1、只能用一只眼睛观察,眼睛长时间处于“一只眼睁,一只眼闭”的状态,容易疲劳酸涩;2、视场范围较小,不易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现象只能由实验者一人观察到、不方便授课时教师的检查和点评。现在市面上存在一种电子目镜,是使用CCD传感器接收影像并通过电子屏幕显示图像。这种装置虽然方便观察实验现象,但是对于教学过程,有以下两个弊端:1、使用电子目镜时,需要把仪器的目镜取下,这样就改变了实验仪器的基本结构。而且取下、更换的过程会加快目镜的损耗。另外,对于有些仪器,比如分光计,目镜无法单独取下。2、使用电子目镜时,不需要手动调节焦距,目镜的调节这一环节就会缺失。在教学中,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不了解目镜的构造、使用目的和方法,整个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其既不改变原有仪器的结构和调节步骤,又能方便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且上下两端敞口的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端的显示器、设置在筒体内的图像传感器、设置在筒体内且足以实现轴向位移的透镜组件,显示器与图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图像传感器和透镜组件由近及远地依次与显示器相远离,透镜组件包括若干与图像传感器相正对且彼此依次间隔的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且上下两端敞口的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端的显示器、设置在筒体内的图像传感器、设置在筒体内且足以实现轴向位移的透镜组件,显示器与图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图像传感器和透镜组件由近及远地依次与显示器相远离,透镜组件包括若干与图像传感器相正对且彼此依次间隔的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教学用显微镜的目镜辅助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上下依次相接的安装筒、连接筒、套筒,安装筒、连接筒、套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安装筒的上下两端均敞口且上端设有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台;连接筒的上端敞口、下端封口,且下端封口在周向呈内收状态,连接筒的下端中心区域设有用来安装透镜组件的内螺纹,连接筒的下端外壁设有用来连接套筒的外螺纹;套筒的上下两端均敞口,套筒内的上端设有与连接筒的下端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套筒的下部周向均布至少三个螺纹通孔,上述螺纹通孔的轴线共面,每个螺纹通孔的轴线延长线均与套筒的轴线垂直相交,每个螺纹通孔内旋装紧定螺钉;安装筒自上而下地插入连接筒内,第一环形台与连接筒接触,安装筒的下端与连接筒的下端封口之间留有间隙,连接筒的下端与套筒的上端内外旋接;透镜组件还包括用来安装若干透镜、上下两端均敞口、圆形的镜筒,镜筒的上部外壁设有与连接筒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显示器设在第一环形台的上方,图像传感器、数据线设在安装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伟宫昊李莉高慧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