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磁力轮传动的显微镜物镜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磁力轮传动的显微镜物镜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光学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精度测量显微镜的自动化操作的需求日益增力口。目前显微镜的物镜转换过程通常需要手动进行拨动才能得到理想倍率的物镜,无法实现显微镜镜头的快速切换和软件控制。这种操作模式在显微镜进行简单少量测量的过程中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当需要进行小批量、多批次、多区域测量数据时,如果每次需要手动调整物镜倍率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力重复劳动。因此基于前述缺陷,有必要针对显微镜的物镜倍率切换装置进行改进,使这个过程快速、节省人力并易于控制。 对于光学检测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必须保证将机械传动时的振动和粉尘对检测的影响降到最低。传统的传动方法比如齿轮啮合、带传动和链传动等都会对检测过程带来或多或少的振动、磨损和粉尘的干扰。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磁力轮就很好地避免了上述缺点。磁力轮传动是以现代磁学作为基本理论,应用稀土磁性材料制作的磁力轮所产生的磁力作用,来实现力或转矩非接触传递的一种新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驱动的通过磁力轮传动的显微镜物镜自动转换辅助装置,避免在进行多次测量时人力的重复劳动,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控制。当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进行电力驱动旋转控制,在断电时也可以通过手动旋转物镜转动盘进行手动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在显微镜物镜转换器转动盘周围安装有从动磁力轮,与固接在驱动控制电机输出轴端的主动磁力轮形成磁力轮传动机构,通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磁力轮传动的显微镜物镜转换装置,由显微镜物镜转换机构(Ⅰ)、磁力轮传动机构(Ⅱ)、电机驱动结构(Ⅲ)、驱动控制系统(Ⅳ)和罩壳结构(V)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镜转换机构(Ⅰ)包括物镜固定盘和转动盘;所述磁力轮传动机构(Ⅱ)包括从动磁力轮(1)和主动磁力轮(2);所述电机驱动结构(Ⅲ)包括驱动控制电机(5)和输出轴(3);所述从动磁力轮(1)成环形分布于物镜转换机构(Ⅰ)的转动盘周围,所述主动磁力轮(2)固接在输出轴(3)上,通过轮缘磁极间产生的磁场相互耦合产生磁作用力来传递运动,所述输出轴(3)与物镜转换机构(Ⅰ)的转轴之间保持相互平行的位置关系,从而将主动磁力轮(2)的转动力矩平行传递到转动盘上,所述主动磁力轮(2)与从动磁力轮(1)之间保持一定的空气间隙,并保持一定的传动比;所述罩壳结构(V)包括非导磁材料制作的上罩壳(4)和下罩壳(7);所述上罩壳(4)与显微镜镜臂相连,所述驱动控制电机(5)安装在上罩壳(4)上,所述输出轴(3)从上罩壳(4)中穿出,所述上罩壳(4)底部设有驱动控制电机(5)的横向位置调节单元(6),方便调节主动磁力轮(2)与从动磁力轮(1)之间的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磁力轮传动的显微镜物镜转换装置,由显微镜物镜转换机构(I ?、磁力轮传动机构(II ?、电机驱动结构(见)、驱动控制系统(⑶)和罩壳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镜转换机构(I )包括物镜固定盘和转动盘;所述磁力轮传动机构(11)包括从动磁力轮(1)和主动磁力轮(2);所述电机驱动结构(111)包括驱动控制电机(5)和输出轴(3);所述从动磁力轮(1)成环形分布于物镜转换机构(I )的转动盘周围,所述主动磁力轮(2)固接在输出轴(3)上,通过轮缘磁极间产生的磁场相互耦合产生磁作用力来传递运动,所述输出轴(3)与物镜转换机构(I )的转轴之间保持相互平行的位置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力,陈龙,陈建华,卢松,黄智洪,杨文俊,王英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