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13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包括有控制柜和两个以上窑炉本体,窑炉本体互相堆叠,相邻的窑炉本体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上设置有阀门;每个窑炉本体内部设置有发热体和热电偶,每个热电偶均通过变送器与控制柜相连,每个窑炉本体上均设置有排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窑炉本体互相堆叠,相邻的窑炉本体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因此下面的窑炉本体在高温煅烧后的降温阶段,可将热量通过传输到上面的窑炉本体以进行二次利用,这种方式无需风机帮助,阀门的设置也能够在需要时隔离相邻的两个窑炉本体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对热量的利用更大化,效率更高,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也可以减轻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坭兴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
技术介绍
坭兴陶,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现在的坭兴陶烧制主要使用梭式窑炉,梭式窑炉烧制是一种间歇性的方法,中间会经历交替的升温、降温阶段,且坭兴陶的煅烧温度较高,可高达近1200℃,常常造成降温时热量白白浪费。中国专利CN103983108B公开的一种坭兴陶双体窑炉,根据坭兴陶烧成工艺特点,对各段烧成过程进行能级匹配;同时采用双体窑炉改造当前的单体梭式窑,通过将高温冷却窑的气体抽到到低温窑,对窑内坯体的进行程控预热,充分利用高温气体余热,提高窑炉的热利用率,达到节电的目标。这个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利用窑炉降温时的热量,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双窑炉是贯通的,两窑炉的温度互相通过热传导方式传递,即可互相利用,也会互相影响;通过风机的方式将高温窑的热空气抽至低温窑,热空气对低温窑内的生坯进行热交换,经交换平衡后排出低温窑,直至两窑温度平衡,热空气在低温窑炉内停留时间过短(或者是未能很好地利用好热空气的热量)就已经排出了,而且空气有出就有进,想要进行热空气的流通就必须要冷空气的流入,这无疑会造成热量的损耗,况且风机所要求的工作环境相对严苛,无法在高温下工作,用风机排炉内空气常常会造成风机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以进一步提高坭兴陶煅烧的热量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包括有控制柜和两个以上窑炉本体,所述窑炉本体互相堆叠,相邻的所述窑炉本体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上设置有阀门;每个所述窑炉本体内部设置有发热体和热电偶,每个所述热电偶均通过变送器与所述控制柜相连,每个所述窑炉本体上均设置有排气口。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窑炉本体之间的所述热交换管为多根,每根所述热交换管上均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通过输热管连通两个所述窑炉本体,所述空压机与所述控制柜相连。进一步地,当所述热交换管为多根时,所述热交换管的开口均匀分布于所述窑炉本体的底部和/或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管和输热管外部设置有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窑炉本体互相堆叠,相邻的窑炉本体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因此下面的窑炉本体在高温煅烧后的降温阶段,可将热量通过传输到上面的窑炉本体以进行二次利用,这种方式无需风机帮助,阀门的设置也能够在需要时隔离相邻的两个窑炉本体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对热量的利用更大化,效率更高,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也可以减轻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包括有控制柜1和两个窑炉本体2,窑炉本体2互相堆叠,两个窑炉本体2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3,热交换管3上设置有阀门4;每个窑炉本体2内部设置有发热体5和热电偶6,每个热电偶6均通过变送器7与控制柜1相连,每个窑炉本体2上均设置有排气口8。实施时,高温的窑炉本体2需要降温,此时打开阀门4,窑炉本体2之间通过热交换管3连通,热空气轻上浮然后进入低温的窑炉本体2以实现热量交换,当高温的窑炉本体2降温到预设温度或者低温的窑炉本体2升温到预设温度时,关闭阀门4停止两个窑炉本体2的热量交换,这种热量交换方式无需风机帮助,阀门4的设置也能够在需要时隔离相邻的两个窑炉本体2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对热量的利用更大化,效率更高,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窑炉本体2内的温度由热电偶6测量并通过变送器7和控制柜1获得。当然,窑炉本体2的升温可以通过发热体5来完成。优选的,相邻的窑炉本体2之间的热交换管3为多根,每根热交换管3上均设置有阀门4,当热交换管3为多根时,热交换管3的开口均匀分布于窑炉本体2的底部或顶部。多根热交换管3可以实现热量交换的快速完成。优选的,堆叠式坭兴陶窑炉还包括有空压机9,空压机9通过输热管10连通两个窑炉本体2,空压机9与控制柜1相连。控制柜1可以控制空压机9的启动,空压机9可以实现将热空气从高温窑炉本体2吸进低温窑炉本体2的功能,且空压机9的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温度要比风机要大,因此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工作,不易损坏。优选的,热交换管3和输热管10外部设置有保温层,以防止热量通过热交换管3和输热管10热传导扩散到外部而造成不必要的热损耗。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包括有控制柜(1)和两个以上窑炉本体(2),所述窑炉本体(2)互相堆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窑炉本体(2)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3),所述热交换管(3)上设置有阀门(4);每个所述窑炉本体(2)内部设置有发热体(5)和热电偶(6),每个所述热电偶(6)均通过变送器(7)与所述控制柜(1)相连,每个所述窑炉本体(2)上均设置有排气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式坭兴陶窑炉,包括有控制柜(1)和两个以上窑炉本体(2),所述窑炉本体(2)互相堆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窑炉本体(2)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3),所述热交换管(3)上设置有阀门(4);每个所述窑炉本体(2)内部设置有发热体(5)和热电偶(6),每个所述热电偶(6)均通过变送器(7)与所述控制柜(1)相连,每个所述窑炉本体(2)上均设置有排气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坭兴陶窑炉,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窑炉本体(2)之间的所述热交换管(3)为多根,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宝业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宝业坭兴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