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13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包含手柄、控制杆、转向头吹气软管、夹持杆组件、出风嘴、光源杆,转向头分为固定部与活动部,夹持构件组件由夹持杆和收紧杆构成,夹持杆和收紧杆螺纹连接;控制杆一端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转向头的固定部相连,光源杆的一端与转向头的活动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杆相连,吹气软管的一端分别从伸缩杆、光源杆中穿过并插接于转向头的活动部相连,另一端与出风嘴相连,且在夹持杆上套设有收紧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具有较长杆部,满足口径较小且容器长度较长的容器内壁水分的烘干,设有转向装置,即使容器形状不规则,可取得较好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医药行业等,常常会用到多种形状各异的容器,但是由于行业的严格标准,一般需要对容器的内壁进行杀菌清洁,而在清洗容器内壁时,若未及时将容器内壁残留的水分烘干,很容易导致细菌的再次繁衍,影响容器内壁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其具有较长杆部,可满足口径较小且容器长度较长的容器内壁水分的烘干,且设有转向装置,即使容器形状不规则,也可取得较好的烘干效果,非常便于使用,且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中设有光源杆,可有效改善容器的容腔内的光照条件,适用于腔体更深的容器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包含手柄、控制杆、转向头吹气软管、夹持杆组件、出风嘴及光源杆,其中,所述转向头分为固定部与活动部,活动部可在固定部内转动;所述夹持构件组件由夹持杆和收紧杆构成,所述夹持杆的一端呈锥形,夹持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和收紧杆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和收紧杆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与手柄相连,控制杆的另一端与转向头的固定部相连,手柄的末端连接有电源线,光源杆的一端与转向头的活动部相连,另一端与夹持杆相连,其中,在所述光源杆、夹持杆的内壁及吹气软管的表面均涂覆了一层反光材料;吹气软管的一端从夹持杆及光源杆中穿过并插接于转向头的活动部相连,另一端与出风嘴相连,且吹气软管在连接出风嘴的一端上套设有夹持杆组件;所述控制杆内设有加热元件、电动机、风页,所述风页与电动机的转轴相连,加热元件设于风页的前端;使用时,通过电源线将装置接通电源,从而带动电机转动,将吹气软管及出风嘴伸入容器内,电机转动时将带动风页转动,同时,加热元件接通电源后将对风页转动时带入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热风并从吹气软管及出风嘴吹出,从而将容器内壁的水分烘干。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杆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夹持杆由延长段、螺纹段及张紧段依次相连而成;所述延长段与所述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段表面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张紧段由多个弹性夹持衬片围合而成,且所述弹性夹持衬片围合时构成孔径递减的锥形空腔;所述收紧杆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张紧段的最大杆径,所述收紧杆由相连的螺纹连接段和收紧段构成,且所述收紧段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螺纹连接段的孔径,所述螺纹连接段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段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在吹气软管上套接夹持杆组件有利于增强吹气软管的强度并对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由于吹气软管材质较软,伸入容器内后使用者不易操作控制。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杆上还设有开关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表面设有若干凸点,更加便于使用者握取。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嘴的形状为锥形,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出风口径。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嘴插接于吹气软管的尾端,不需使用出风嘴时,则可直接取下。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热丝。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具有较长杆部,可满足口径较小且容器长度较长的容器内壁水分的烘干,且设有转向装置,即使容器形状不规则,也可取得较好的烘干效果,非常便于使用,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内还设有发光源,可改善较深容器内的亮度,有利于使用者较为清楚的观察容器内部的具体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的控制杆内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的光源杆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的夹持杆的端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的吹起软管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电源线,2-手柄,3-控制杆,4-固定部,5-活动部,6-吹气软管,7-夹持杆,8-收紧杆,9-出风嘴,31-加热元件,32-电动机,33-风页,10-开关,100-光源杆,200-发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包含手柄22、控制杆3、转向头、吹气软管6、夹持杆组件、出风嘴9、光源杆100。所述夹持构件组件由夹持杆7和收紧杆8构成,所述夹持杆7的一端呈锥形,夹持杆7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和收紧杆8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7和收紧杆8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3的一端与手柄2相连,控制杆3的另一端与转向头的固定部4相连,手柄2的末端连接有电源线1。光源杆100的一端与转向头的活动部5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杆7相连,且在光源杆100内设有发光源200;吹气软管6的一端分别从夹持杆、光源杆100中穿过并插接于转向头的活动部5相连,另一端与出风嘴9相连,且吹气软管6在连接出风嘴9的一端上套设有夹持杆7组件。所述控制杆3内设有加热元件31、电动机32、风页33,所述风页33与电动机32的转轴相连,加热元件31设于风页33的前端。且在所述光源杆100、伸缩杆、夹持杆7的内壁均涂覆了一层反光材料,可取得更好的导光效果。且所述出风嘴9插接于吹气软管6的尾端,不需使用出风嘴9时,则可直接取下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嘴9的形状为锥形,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出风口径。具体的,其中,所述夹持杆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夹持杆由延长段、螺纹段及张紧段依次相连而成;所述延长段与所述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段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张紧段由多个弹性夹持衬片围合而成,且所述弹性夹持衬片围合时构成孔径递减的锥形空腔;所述收紧杆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张紧段的最大杆径,所述收紧杆由相连的螺纹连接段和收紧段构成,且所述收紧段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螺纹连接段的孔径,所述螺纹连接段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与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段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在吹气软管6上套接夹持杆7组件有利于增强吹气软管6的强度并对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由于吹气软管6材质较软,伸入容器内后使用者不易操作控制。具体的,控制杆3上还设有开关10组件,手柄2的表面设有若干凸点,更加便于使用者握取。使用时,通过电源线1将装置接通电源,从而带动电机转动,将吹气软管6及出风嘴9伸入容器内,电机转动时将带动风页33转动,同时,加热元件31接通电源后将对风页33转动时带入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热风并从吹气软管6及出风嘴9吹出,从而将容器内壁的水分烘干。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中设有光源杆,能有效改善容器内光线较暗的问题,更加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烘干容器内壁的装置具有较长杆部,可满足口径较小且容器长度较长的容器内壁水分的烘干,且设有转向装置,即使容器形状不规则,也可取得较好的烘干效果,非常便于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手柄、控制杆、转向头吹气软管、夹持杆组件、出风嘴及光源杆,其中,所述转向头分为固定部与活动部,活动部可在固定部内转动;所述夹持构件组件由夹持杆和收紧杆构成,所述夹持杆的一端呈锥形,夹持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和收紧杆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和收紧杆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与手柄相连,控制杆的另一端与转向头的固定部相连,手柄的末端连接有电源线;光源杆的一端与转向头的活动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杆相连,且在光源杆内设有发光源;吹气软管的一端分别从伸缩杆、光源杆中穿过并插接于转向头的活动部相连,另一端与出风嘴相连,且在夹持杆上套设有收紧杆;所述控制杆内设有加热元件、电动机、风页,所述风页与电动机的转轴相连,加热元件设于风页的前端;其中,在所述光源杆、夹持杆的内壁及吹气软管的表面均涂覆了一层反光材料,所述夹持杆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夹持杆由延长段、螺纹段及张紧段依次相连而成;所述延长段与所述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段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张紧段由多个弹性夹持衬片围合而成,且所述弹性夹持衬片围合时构成孔径递减的锥形空腔;所述收紧杆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张紧段的最大杆径,所述收紧杆由相连的螺纹连接段和收紧段构成,且所述收紧段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螺纹连接段的孔径,所述螺纹连接段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与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段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光的容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手柄、控制杆、转向头吹气软管、夹持杆组件、出风嘴及光源杆,其中,所述转向头分为固定部与活动部,活动部可在固定部内转动;所述夹持构件组件由夹持杆和收紧杆构成,所述夹持杆的一端呈锥形,夹持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和收紧杆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夹持杆和收紧杆螺纹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与手柄相连,控制杆的另一端与转向头的固定部相连,手柄的末端连接有电源线;光源杆的一端与转向头的活动部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夹持杆相连,且在光源杆内设有发光源;吹气软管的一端分别从伸缩杆、光源杆中穿过并插接于转向头的活动部相连,另一端与出风嘴相连,且在夹持杆上套设有收紧杆;所述控制杆内设有加热元件、电动机、风页,所述风页与电动机的转轴相连,加热元件设于风页的前端;其中,在所述光源杆、夹持杆的内壁及吹气软管的表面均涂覆了一层反光材料,所述夹持杆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夹持杆由延长段、螺纹段及张紧段依次相连而成;所述延长段与所述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段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成刘浩云蔡帮明秦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庸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