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05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其中,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下法兰;气缸套,气缸套夹持在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且气缸套与上法兰和/或下法兰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活塞,活塞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内,活塞具有轴向设置的滑移孔;气缸,气缸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内并位于气缸套与活塞之间,且气缸与气缸套滚动接触,气缸与活塞滑动接触;转轴,转轴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滑移孔内,转轴与气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的摩擦功耗大、部件易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泵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流体机械特别是制冷压缩机主要有活塞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等,适用于不同冷量场合。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种新型的转缸活塞压缩机,其是将活塞压缩机主要结构和转子式压缩机主要结构相结合,为压缩机和制冷行业开辟了新的天地。但这种新型的转缸活塞压缩机的摩擦功耗比量产转子式压缩机大。同时,还存在气缸和气缸套异常磨损问题。也就是说,上述结构的泵体组件的摩擦功耗大、部件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的摩擦功耗大、部件易磨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下法兰;气缸套,气缸套夹持在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且气缸套与上法兰和/或下法兰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活塞,活塞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内,活塞具有轴向设置的滑移孔;气缸,气缸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内并位于气缸套与活塞之间,且气缸与气缸套滚动接触,气缸与活塞滑动接触;转轴,转轴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滑移孔内,转轴与气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进一步地,气缸包括滚动体,气缸在气缸套内转动时,滚动体与气缸套的内壁面滚动接触。进一步地,滚动体为多个,气缸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结构,各滑块结构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动体,两个滑块结构形成滑移通道,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滑移通道内。进一步地,各滑块结构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滚动体。进一步地,气缸还包括连接杆,滑块结构具有平行于转轴设置的安装孔,连接杆的两端由安装孔内向外伸出后分别连接有滚动体。进一步地,滑块结构朝向气缸套一侧的配合面为弧面,滑块结构朝向活塞一侧的配合面为平面,且滑块结构朝向气缸套一侧的配合面上设置有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与安装孔连通,滚动体设置在安装缺口处以与气缸套的内壁面滚动接触。进一步地,安装孔的孔截面为多边形、椭圆形或D形中的一种,连接杆的横截面与安装孔的孔截面形状相适配。进一步地,各滑块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彼此独立的安装孔,连接杆为多个,各安装孔内对应设置有一个连接杆。进一步地,各滑块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相邻两个安装孔彼此连通,连接杆为多个,各安装孔内对应设置有一个连接杆,气缸还包括固定块,固定块设置在相邻两个安装孔之间以固定相邻两个连接杆。进一步地,固定块与与其相邻的两个连接杆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滑块结构上。进一步地,滚动体为轴承,且轴承位于安装缺口内后,轴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自由端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机械,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上述的流体机械。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气缸套夹持在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且气缸套与上法兰和/或下法兰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活塞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内,活塞具有轴向设置的滑移孔,气缸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内并位于气缸套与活塞之间,且气缸与气缸套滚动接触,气缸与活塞滑动接触,转轴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滑移孔内,转轴与气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这样,在泵体组件运行的过程中,转轴通过滑移孔驱动活塞运动,则活塞相对于转轴在滑移孔的滑移方向上作往复运动。同时,活塞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于气缸滑动,这样,活塞在气缸套内进行上述叠加运动,从而调节气缸套与活塞之间的容积体积,保证泵体组件能够正常运行。而气缸在活塞的驱动下,相对于气缸套转动,由于气缸与气缸套滚动接触,因而能够有效减小气缸与气缸套之间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功耗,将纯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以减小了摩擦副面积及滑动速度,有效降低气缸和气缸套之间的大面滑动摩擦功耗,提高流体机械的机械效率,进而提高泵体组件和换热设备的能效。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另一个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气缸、转轴、气缸套和活塞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滑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5中的气缸、转轴、气缸套和活塞的装配关系放大图;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气缸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技术中的泵体组件的工作原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上法兰;20、下法兰;30、气缸套;40、活塞;41、滑移孔;50、气缸;51、滑移通道;52、滑块结构;53、连接杆;521、安装孔;522、弧面;523、平面;524、安装缺口;54、固定块;55、滚动体;60、转轴;80、排气阀组件;81、排气阀片;82、挡板;83、排气紧固件;101、第一紧固件;102、第二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的摩擦功耗大、部件易磨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其中,流体机械具有下述的泵体组件,而换热设备使用下述的流体机械。可选地,流体机械是压缩机或膨胀机。而换热设备可以是空调器或冰箱等产品。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8所示,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10、下法兰20、气缸套30、活塞40、气缸50和转轴60,气缸套30夹持在上法兰10和下法兰20之间,且气缸套30与上法兰10和/或下法兰2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活塞40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30内,活塞40具有轴向设置的滑移孔41。气缸50可转动地设置在气缸套30内并位于气缸套30与活塞40之间,且气缸50与气缸套30滚动接触,气缸50与活塞40滑动接触。转轴60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滑移孔41内,转轴60与气缸套3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如图2所示,上法兰10通过第一紧固件101与气缸套30固定。而下法兰20通过第二紧固件102与气缸套30固定。这样,在泵体组件运行的过程中,转轴60通过滑移孔41驱动活塞40运动,则活塞40相对于转轴60在滑移孔41的滑移方向上作往复运动。同时,活塞40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于气缸50滑动,这样,活塞40在气缸套30内进行上述叠加运动,从而调节气缸套30与活塞40之间的容积体积,保证泵体组件能够正常运行。而气缸50在活塞40的驱动下,相对于气缸套30转动,由于气缸50与气缸套30滚动接触,因而能够有效减小气缸50与气缸套30之间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功耗,将纯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以减小了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法兰(10);下法兰(20);气缸套(30),所述气缸套(30)夹持在所述上法兰(10)和所述下法兰(20)之间,且所述气缸套(30)与所述上法兰(10)和/或所述下法兰(2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活塞(40),所述活塞(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套(30)内,所述活塞(40)具有轴向设置的滑移孔(41);气缸(50),所述气缸(5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套(30)内并位于所述气缸套(30)与所述活塞(40)之间,且所述气缸(50)与所述气缸套(30)滚动接触,所述气缸(50)与所述活塞(40)滑动接触;转轴(60),所述转轴(60)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所述滑移孔(41)内,所述转轴(60)与所述气缸套(3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法兰(10);下法兰(20);气缸套(30),所述气缸套(30)夹持在所述上法兰(10)和所述下法兰(20)之间,且所述气缸套(30)与所述上法兰(10)和/或所述下法兰(2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活塞(40),所述活塞(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套(30)内,所述活塞(40)具有轴向设置的滑移孔(41);气缸(50),所述气缸(5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套(30)内并位于所述气缸套(30)与所述活塞(40)之间,且所述气缸(50)与所述气缸套(30)滚动接触,所述气缸(50)与所述活塞(40)滑动接触;转轴(60),所述转轴(60)的至少一部分穿设在所述滑移孔(41)内,所述转轴(60)与所述气缸套(3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e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0)包括滚动体(55),所述气缸(50)在所述气缸套(30)内转动时,所述滚动体(55)与所述气缸套(30)的内壁面滚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55)为多个,所述气缸(50)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结构(52),各所述滑块结构(5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滚动体(55),两个所述滑块结构(52)形成滑移通道(51),所述活塞(4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移通道(5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块结构(5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滚动体(5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0)还包括连接杆(53),所述滑块结构(52)具有平行于所述转轴(60)设置的安装孔(521),所述连接杆(53)的两端由所述安装孔(521)内向外伸出后分别连接有所述滚动体(5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社兵杜忠诚胡余生徐嘉任丽萍刘喜兴李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