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可移动生态厕所
本技术涉及基于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可移动生态厕所,属于生态厕所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车站、学校、工厂、文娱体育中心等大型公共场所日益增多,厕所是这些大型公共场所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厕所的管理又很棘手,现有技术的生态厕所中微生物对粪尿生化降解后的产物直接外排,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人们上完厕所后都必会洗手,洗完手后的水却被白白冲走进入下水道被排走,浪费水资源。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基于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可移动生态厕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可移动生态厕所。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生态厕所中微生物对粪尿生化降解后的产物直接外排,且洗完手后的水却被白白冲走进入下水道被排走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可移动生态厕所,包括小便斗、蹲便器、集便箱、电机、下集尿箱、调节箱、厌氧系统、好氧系统、第一过滤装置、清水池、第二过滤装置、第一膜系统、第二膜系统、第三膜系统、 ...
【技术保护点】
基于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可移动生态厕所,包括小便斗(1)、蹲便器(2)、集便箱(3) 、电机(4)、下集尿箱(5)、调节箱(6)、厌氧系统(7)、好氧系统(8)、第一过滤装置(9)、清水池(10)、第二过滤装置(11)、第一膜系统(12)、第二膜系统(13)、第三膜系统(14)、净水箱(15)、洗手池(16)、大小便自动分离器(17)、第一管路(18)、第二管路(19)、发泡器(20)、折叠罩(21)、支架(22)、钩环(23)、挡板(24)和轮子(25),其特征是:所述大小便自动分离器(17)设于蹲便器(2)排污口下方,小便斗(1)和大小便自动分离器(17)的排液口分别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污水循环再利用系统的可移动生态厕所,包括小便斗(1)、蹲便器(2)、集便箱(3)、电机(4)、下集尿箱(5)、调节箱(6)、厌氧系统(7)、好氧系统(8)、第一过滤装置(9)、清水池(10)、第二过滤装置(11)、第一膜系统(12)、第二膜系统(13)、第三膜系统(14)、净水箱(15)、洗手池(16)、大小便自动分离器(17)、第一管路(18)、第二管路(19)、发泡器(20)、折叠罩(21)、支架(22)、钩环(23)、挡板(24)和轮子(25),其特征是:所述大小便自动分离器(17)设于蹲便器(2)排污口下方,小便斗(1)和大小便自动分离器(17)的排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下集尿箱(5)相通,大小便自动分离器(17)排固口与其下方的集便箱(3)相通,集便箱(3)中设有集便搅拌器,下集尿箱(5)通过管路与调节箱(6)相接,调节箱(6)通过管路与厌氧系统(7)相接,厌氧系统(7)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好氧系统(8)相接,好氧系统(8)的出口与第一过滤装置(9)通过管路相接,第一过滤装置(9)过滤后的液体进入第一过滤装置(9)下方的清水池(10),清水池(10)连接第一管路(18)和第二管路(19),第一管路(18)分别与小便斗(1)和蹲便器(2)的冲水口相通,第一管路(18)上安装第一电磁阀,第二管路(19)与第二过滤装置(11)相接,第二过滤装置(11)的出口与第一膜系统(12)的进口通过管路相接通,第一膜系统(1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膜系统(13)的进口相接通、第二膜系统(1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三膜系统(14)的进口相接通,第三膜系统(14)的出口与净水箱(15)通过管路相接通,净水箱(15)与洗手池(16)的水龙头通过管路相接,蹲便器(2)内嵌发泡器(20),蹲便器(2)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泡沫出孔(29),泡沫出孔(29)与发泡器(20)通过管路相通,发泡器(20)内设有发泡剂,PLC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在厕室墙上;蹲便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