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80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不使用动力的前提下将排水排出的排水箱。排水箱(20)包括:存积槽(26),其以贯穿地面材料(40)的方式设置于地板下方空间(V),并且在地板下方空间(V)内与排水导入管(18)和水平管(32)相连接,在存积有排水的状态下,在所述存积槽(26)的上部形成有气层部(24);以及防水盘(50),其载置在存积槽(26)上。

Drainage box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drainage box that drains drainage without the use of power. Drainage box (20) comprises: a deposit tank (26), the ground through the material (40) is arranged on the floor under the way of space (V), and in the space below the floor (V) and drainage tube (18) and horizontal tube (32) is connected in the store with draina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position in the groove (26) formed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waterproof plate (24); and (50), set in the sump groove (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在虹吸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箱。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住宅设备,该住宅设备使用排出泵使排水自配置在单间公寓的洗脸台的下方的地板下面的污水罐向地板上的排出口流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登录第31413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为了使排水流动,使用了排出泵,因此需要动力。考虑到所述事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不使用动力的前提下将排水排出的排水箱。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技术方案1的排水箱包括:存积槽,其以贯穿地面材料的方式设置于地板下方空间,并且在所述地板下方空间内与排水的导入管和导出管相连接,在存积有所述排水的状态下,在所述存积槽的上部形成有气层部;以及防水盘,其载置在所述存积槽上。在技术方案1的排水箱中,配置于地板下方空间的存积槽贯穿地面材料,因此,与将存积槽只设置在地板下方空间内的情况相比,存积槽更深,能够存积更多排水。由此,能够提高排水的水头压力,提高自导出管流出的排水的水压。由此,不需要用于使排水流动的动力。另外,存积槽贯穿地面材料,因此,地面材料的高度不会被存积槽的深度制约。因此,能够确保排水箱的排水能力,并且能将地面材料的高度抑制为较低。由此,能够提高起居室的天花板高度。另外,将防水盘载置在存积槽上,因此能使排水自防水盘向存积槽流入。因此,不必将横拉配管从防水盘铺设至排水箱。技术方案2的排水箱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排水箱的基础上,在所述防水盘形成有能够卸下的排水回水弯管,排水自所述排水回水弯管向所述存积槽流入。采用技术方案2的排水箱,通过将防水盘的排水回水弯管卸下,能对存积槽的内部进行清扫、检修。因此,能在将洗衣机载置在防水盘的状态下进行日常的对存积槽的内部的清扫、检修。另外,将排水回水弯管形成于防水盘,因此,能将来自存积在存积槽内的排水的臭味隔绝。技术方案3的排水箱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排水箱的基础上,所述导出管的直径形成为比所述导入管的直径小。采用技术方案3的排水箱,通过使导出管的直径比导入管的直径小,能够减小流路面积,提高流速。由此,能够提高排水能力。技术方案4的排水箱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箱的基础上,所述存积槽在所述地板下方空间内与通气管相连接,所述通气管贯穿在所述存积槽内存积的所述排水而向所述气层部开口。采用技术方案4的排水箱,通气管贯穿在存积槽内存积的排水,从而与不贯穿排水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通气管的位置。因此,能够降低地面材料的高度。技术方案5的排水箱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箱的基础上,所述防水盘成为所述存积槽的盖,并且形成为能够卸下。采用技术方案5的排水箱,只要卸下防水盘,就能对存积槽的内部进行检修。因此,能够进行比卸下排水回水弯管的情况细致的保养检修,而且能够提高清扫效率。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箱,能在不使用动力的前提下将排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虹吸排水系统的大概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侧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图2中的3-3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图2中的4-4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图2中的5-5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图2中的6-6向视图。图7的(A)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集合住宅的平面图,表示将用水器具配置在住宅的内侧、并将配管空间配置在与住宅用墙壁区隔开的位置的例子,图7的(B)表示将用水器具配置在住宅的室内靠外侧的位置、并将配管空间配置在住宅内的例子,图7的(C)表示将用水器具配置在住宅的室内靠外侧的位置、并将配管空间配置在与住宅用墙壁区隔开的位置的例子。图8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的存积槽的凸缘部的立起高度提高了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图9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内将存积槽部分和防水盘构成为一体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图10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箱内将存积槽的凸缘部从地面材料的上部延伸设置到下部的变形例的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8、排水导入管(导入管);18A、排水导入管(导入管);18C、排水导入管(导入管);20、排水箱;24、气层部;26、存积槽;32、水平管(导出管);32A、水平管(导出管);32B、水平管(导出管);32C、水平管(导出管);36、通气管;40、地面材料;50、防水盘;58、排水回水弯管;V、地板下方空间。具体实施方式(虹吸排水系统)在图1中,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箱20的虹吸排水系统10的概略。虹吸排水系统10是利用虹吸力将来自用水器具17的排水排出的排水设备,用在形成为多层的集合住宅12中。虹吸排水系统10具有使排水向下方流动的排水立管38,在集合住宅12内,在平面上的不同场所设置有多个该排水立管38。例如,如图7的(A)的平面图所示,排水立管38沿上下方向(纵向)收纳在集合住宅12的各楼层的与各住宅12A、12B、12C、12D、12E、12F用墙壁区隔开的配管空间(pipespace,也称为PS等)15内,如图1所示,排水立管38贯穿集合住宅12的各楼层的地面楼板16。在集合住宅12的住宅12A内分别设置有多个用水器具17(洗脸台17A、洗衣机17B和浴室17C),供自用水器具17排出的排水流动的排水导入管18的一端与这些用水器具17分别连接。另外,排水导入管18的另一端与排水箱20相连接,排水导入管18以靠近排水箱20的那一侧较低的方式具有坡度地配置。排水箱20是用于将来自用水器具17的排水暂时存积起来而向排水立管38排出的排水设备,在排水的下游侧连接有虹吸排水管30。该虹吸排水管30包括沿地面楼板16配置的水平管(也叫横拉管)32和与水平管32相连通的流出垂直管(也叫竖管)34,水平管32与排水箱20相连通。水平管32在地面楼板16上沿水平方向无坡度地配置。另外,与水平管32相连通的流出垂直管34沿排水立管38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配置。流出垂直管34达至合流部接头39,合流部接头39使来自流出垂直管34的排水向排水立管38合流。另外,这里的无坡度不必一定是水平方向,包含沿地面楼板、天花板具有稍微的高度差、坡度的设置。虹吸排水管30的水平管32以及流出垂直管34在到达合流部接头39之前在中途不与其他的排水管合流,由连续的1条路径构成,用于向排水立管38引导排水。另外,虹吸排水管30的水平管32以及流出垂直管34的直径(内径)设定为比排水导入管18的直径(内径)小,使排水以充满虹吸排水管30的状态流动,利用虹吸水头的能量使朝向排水的下游方向的虹吸力作用于水平管32的排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管32以及流出垂直管34的直径(内径)比排水导入管18的直径(内径)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能获得虹吸效果,则水平管32以及流出垂直管34的直径也可以与排水导入管18的直径(内径)相同,或者比排水导入管18的直径(内径)大。另外,排水箱20还与通气管36相连接,通气管36经由地板下方空间而到达合流部接头39。以上的结构以应用在住宅12A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图7的(A)所示的住宅12B、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排水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箱,其中,所述排水箱包括:存积槽,其以贯穿地面材料的方式设置于地板下方空间,并且在所述地板下方空间内与排水的导入管和导出管相连接,在存积有所述排水的状态下,在所述存积槽的上部形成有气层部;以及防水盘,其载置在所述存积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30 JP 2016-1937821.一种排水箱,其中,所述排水箱包括:存积槽,其以贯穿地面材料的方式设置于地板下方空间,并且在所述地板下方空间内与排水的导入管和导出管相连接,在存积有所述排水的状态下,在所述存积槽的上部形成有气层部;以及防水盘,其载置在所述存积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箱,其中,在所述防水盘形成有能够卸下的排水回水弯管,排水自所述排水回水弯管向所述存积槽流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箱,其中,所述导出管的直径形成为比所述导入管的直径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箱,其中,所述存积槽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秀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