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450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卷装置,包括出料单元、收卷单元及设置在出料单元与收卷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用于向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两个分离单元,收卷单元包括收卷辊,用于卷绕其中之一分离单元,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用于承接并向下游方向输送其中之另一分离单元,通过在收卷辊下方设置输送带可以直接承接另一分离单元,即不论另一分离单元是否为连续状态,均可以直接进行收料,不用再进行设备变更,方便快速,提高生产效率。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对膜类材料进行加工后,通常使用收卷装置对产品以及余料进行收卷,现有有收卷装置通常包括2个收卷辊,分别对成品及余料进行收卷,即现有的收卷装置一般要求余料和成品均呈连续状态,以使得两个收卷辊分别能对成品和余料进行收卷,当需要对非连续状态的余料或成品进行收集时需要安装或对设备进行变更,造成使用不便,同时也不便于对非连续状的成品或余料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收卷装置以满足上述需求。一种收卷装置,包括出料单元、收卷单元及设置在出料单元与收卷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所述的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用于向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两个分离单元,所述的收卷单元包括收卷辊,用于卷绕其中之一分离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邻近出料辊设置,且所述输送带位于收卷辊下方,用于承接并向下游方向输送其中之另一分离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的收卷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收卷辊,所述的两个收卷辊上下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单元还包括位置调整装置,用于调节输送带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收卷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的输送带第一端套设在第一托辊上,所述的第二端套设在第二托辊上,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支架及活动架,所述的支架与机架连接,所述的活动架可移动的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托辊和/或第二托辊设置在活动架上。进一步的,一伸缩装置设置在活动架与支架之间,且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装置是气缸、液压缸、直线电机、电磁铁、丝杠螺母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单元下游靠近第一端处还设置有压辊。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单元还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在活动架下方的固定架,所述的支架通过枢轴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一伸缩机构设置在固定架与活动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的输送表面呈水平状。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装置为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丝杠的长度方向与输送表面平行。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卷装置,包括出料单元、收卷单元及设置在出料单元与收卷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用于向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两个分离单元,收卷单元包括收卷辊,用于卷绕其中之一分离单元,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用于承接并向下游方向输送其中之另一分离单元,通过在收卷辊下方设置输送带可以直接承接另一分离单元,即不论另一分离单元是否为连续状态,均可以直接进行收料,不用再进行设备变更,方便快速,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卷装置示意图图2图1中A区正视放大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收卷装置对非连续分离单元收卷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收卷装置对连续分离单元收卷示意图图示符号说明出料辊11第一收卷辊21第二收卷辊22第一托辊31压辊311第二托辊32驱动辊33张紧辊331,221输送带34支架35枢轴351活动架36丝杠37,39固定架38第一分离单元41,43第一膜卷411,431第二分离单元42,44第二膜卷44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卷装置,用于对薄型片状材料进行收集,所述的收卷装置包括出料单元、收卷单元及输送单元。所述的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11,通常的在出料单元上游还设置有收卷单元及对薄型片状材料进行加工的加工单元,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加工单元可以对薄型片状材料进行如压花、层合、粘接、分切等处理,通过出料辊11输送至下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料辊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出料辊11,该一对出料辊11之间具有间隙以供薄型片状材料通过,可以理解的经过出料辊11后的薄型片状材料包括至少两个分离单元,可以理解的,所述的两个分离单元中其中一个分离单元为连续状,更具体的,所述的连续状指所述的分离单元沿其长度方向呈连续的。可以理解的,所述的两个分离单元中另一分离单元可以为连续状,也可以为非连续状,当所述的分离单元为非连续状时,所述的分离单元包括多个独立单元。在生产中所述的两个分离单元一般被称为产品及余料,可以理解的所述的产品可以为连续状或非连续状,所述的余料也可以是连续状或非连续状。优选的,所述的一对出料辊11其中之一设置有切刀,用于将进入出料辊11的连续薄型片状材料分切成至少两个分离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单元还设置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的收料辊转动,当然所述的动力装置与出料辊11之间还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收卷单元设置在出料单元的下游方向,用于接收从出料单元输送的连续薄型片状材料,并将连续薄型片状材料卷绕呈卷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收卷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收卷辊,所述的两个收卷辊均可以在转动过程中将所述分离单元中的连续状分离单元卷绕呈卷状,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的分离单元中的两个分离单元均为连续状分离单元时,所述的两个连续分离单元分别卷绕在两个收卷辊上,所述的两个收卷辊间隔设置,以使得两个收卷辊在卷绕分离单元的过程中不发生相互干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收卷辊上下间隔设置。在出料单元与收卷单元之间设置有输送单元,用于将其中分离单元输送至预定的位置,当所述的两分离单元中仅包括连续分离单元时,输送单元将连续分离单元输送至预定的收卷辊,当两分离单元中包括非连续分离单元时,所述的输送装置将非连续分离单元输送至下游预定的存储区域。具体的,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34,所述的输送带34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的输送带34第一端邻近出料单元,用于接收出料单元输出的分离单元,所述的输送带34第二端位于收卷单元两收卷辊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收卷辊上下设置,所述的输送带34第二端位于两收卷辊之间,即两收卷辊中的一收卷辊位于输送带34上方,两收卷辊中的另一收卷辊位于输送带34下方,优选的所述输送带34的输送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的输送带34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托辊31,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托辊32,所述的输送带34套设在第一托辊31与第二托辊32之间,使得所述的输送带34形成一承托面,用于承接分离单元。具体的,所述的输送带34第一端套设在第一托辊31上,所述的第二端托设在第二托辊32上,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单元还包括位置调整装置,一方面用于调节输送带34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位置,另一方面可用于调节输送带34的张紧状态,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支架35及活动架36,所述的支架35与机架连接,所述的活动架36可移动的设置在支架35上,所述的第一托辊31和/或第二托辊32设置在活动架36上,优选的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在支架35及活动架36,其中第一托辊31设置在该一对活动架36中的其中之一的活动架36远离支架35的一端,第二托辊32设置在其中之另一的活动架36远离支架35的一端。所述的活动架36可以向远离支架35或靠近支架35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的第一托辊31、第二托辊32可向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一伸缩装置设置在活动架36与支架35之间,且一端与支架35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架36连接,当伸缩装置伸出时,所述的活动架36向远离支架35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设置在活动架36上的第一托辊31或第二托辊32向远离支架35的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收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卷装置,包括出料单元、收卷单元及设置在出料单元与收卷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用于向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两个分离单元,所述的收卷单元包括收卷辊,用于卷绕其中之一分离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邻近出料辊设置,且所述输送带位于收卷辊下方,用于承接并向下游方向输送其中之另一分离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卷装置,包括出料单元、收卷单元及设置在出料单元与收卷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用于向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两个分离单元,所述的收卷单元包括收卷辊,用于卷绕其中之一分离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邻近出料辊设置,且所述输送带位于收卷辊下方,用于承接并向下游方向输送其中之另一分离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卷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收卷辊,所述的两个收卷辊上下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单元还包括位置调整装置,用于调节输送带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卷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的输送带第一端套设在第一托辊上,所述的第二端套设在第二托辊上,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包括支架及活动架,所述的支架与机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久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