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260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管径控制的方法,该铌酸盐纳米管材料包括以下的制备方法: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铌酸盐层状前驱体材料,接着进行质子交换得到质子化的铌酸盐材料,然后用有机季铵碱或有机胺试剂对质子化铌酸盐材料进行剥离得到铌酸盐纳米片溶胶,最后通过控制稀酸溶液的不同滴速制备不同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无需复杂的实验设备,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可控性良好,并且所获得的纳米管材料具有大的长径比,尤其是纳米管的直径可小于20nm以下,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纳米管结构规整,具有较为稳定的宏观外形,形貌易于调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controlled tube of niobate nanotube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ameter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iobate nanotub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niobate nanotubes: preparation of niobium acid salt like precursor materials by solid-state method, followed by proton exchange obtained niobate material protonated, then the protonated niobate material separated niobate nanosheets sol with organic quaternary ammonium alkali or organic amine reagent, finally through the control of dilute acid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dropping speed of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 diameter niobate nanotube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without sophisticated instrument. The whole process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good controllability, and the obtained nanotube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especially the nanotube diameter can be less than 20nm, on the other hand, regular nanotube structure obtained by the invention, with macro shape is more stable, easy to shape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由于其尺寸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征展现出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期纳米材料这一概念形成以后,世界各国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它所具有的独特性质,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目前,各国在实验上对碳纳米管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美国专利技术了纳米称,日本制成了铂填充的纳米管,德国制备出直径为1nm的碳纳米管,我国一些成就也走在世界前沿看,如合成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由于其优异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已成为纳米科学和纳米科技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材料,其它材料,当它们的尺寸减小到和决定物化性能的特征长度相当或更小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系列与块完全不同的性能。了解、制备、控制和利用材料的纳米尺寸和表面效应对纳米材料科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实验手段和表征技术的发展,很多种类的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棒等纳米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制备铌酸盐层状前驱体材料的碳酸盐和五氧化二铌以一定摩尔比充分研磨混合均匀,然后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铌酸盐层状前驱体材料,将制得的铌酸盐前驱体材料通过质子交换得到质子化的铌酸盐材料,再用有机胺试剂对质子化材料调pH值进行剥离得到铌酸盐纳米片溶胶,最后通过控制稀酸溶液的不同滴速制备不同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制备铌酸盐层状前驱体材料的碳酸盐和五氧化二铌以一定摩尔比充分研磨混合均匀,然后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铌酸盐层状前驱体材料,将制得的铌酸盐前驱体材料通过质子交换得到质子化的铌酸盐材料,再用有机胺试剂对质子化材料调pH值进行剥离得到铌酸盐纳米片溶胶,最后通过控制稀酸溶液的不同滴速制备不同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碳酸盐在一定摩尔比的基础上过量1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同的铌酸盐前驱体材料,对应的碳酸盐和五氧化二铌的摩尔比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管径的铌酸盐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质子化过程所使用的溶液为强酸溶液。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杰朱继超郭春丽李德威李清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