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淑芳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24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款车辆抬升装置,该车辆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机构和定位拉紧组件,两个抬升机构的抬升气囊的进气管与主气管连通,该主气管与空压机相连,并由空压机供气;拉紧组合包括水平螺栓和锁紧螺母,其中水平螺栓数目为两根,并排设在轮胎的前、后侧;步骤b:在救援车辆上携带至少4个步骤a中所设计的车辆抬升装置;步骤c:抬升时,先在车辆的四个轮胎处分别设置一个车辆抬升装置;步骤d:将每个车辆抬升装置的主气管与同一个空压机连通。本方法所采用的抬升器直接抬升轮胎,抬升方便、快捷、省力,抬升高度很低就可以轻松地将移车器塞入两个支撑转轴之间的间隙。

A vehicle lifting method for highway traffic

The vehicle lif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highway traffic,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a: design a vehicle lifting device, a lifting device of the vehicle comprises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positioning tension component, two lifting mechanism lifting airbag with the main air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let pipe, the air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pipe and, by air compressor gas; tensioning combination comprises a horizontal bolt and a locking nut, wherein the level of bolt number two tire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on the front and rear side; step B: carrying vehicle lifting device at least 4 steps in the a design in the rescue vehicle; step C: uplift, respectively set up a the vehicle lifting device in four tire of the vehicle; step D: the main pipe of each vehicle lifting device and an air compressor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device used by this method can directly lift the tire, and it is convenient, fast and labor saving. The lifting height is very low, so it can easily plug the conveyor into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supporting shaf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交通运行或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常常需要移动车辆。需要移动车辆时,很久以来一直都是先用千斤顶顶住悬架,待该悬架一侧的两个轮胎离地一定高度后,然后在每个轮胎下塞入一个自带车轮的移车器;待四个轮胎都支撑在一个移车器上以后,这样就将整车抬升,以便后续移动车辆。由于悬架与轮胎之间有减震弹簧连接,所以抬升悬架时轮胎会在减震弹簧作用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抬升过程的前面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抬升悬架,而轮胎并未被抬升;只有当悬架被抬升较高高度(此时减震弹簧处于自由状态)以后,轮胎才开始离地,并且待轮胎离地高度继续增大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将移车器塞入下面。从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现有通过千斤顶抬升悬架来使轮胎离地的方式,由于需要将重量较大的悬架提升一定高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悬架升高较高,导致整车的重心较高,从而可能会引发侧翻等安全事故,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接抬升轮胎的车辆抬升装置,不仅抬升效率高,而且抬升后整车的高度较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款车辆抬升装置,该车辆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机构和定位拉紧组件,其中抬升机构有两个,这两个抬升机构对称设在轮胎(T)两边,该抬升机构包括L形板(1)和支撑转轴(5),其中L形板(1)的水平边前、后侧对应设有一块立板(2),这两块立板(2)的左、右端部对应设有一个条形导向孔(2a),该条形导向孔为竖直孔;两块所述立板(2)之间设有一个抬升气囊(3),该抬升气囊支撑在所述L形板(1)的水平边上,并在抬升气囊(3)顶部支撑有一块水平抬升板(4);所述水平抬升板前、后侧对应条形导向孔(2a)固设有4个导向块(4a),该导向块(4a)与对应的条形导向孔(2a)滑动配合,从而使水平抬升板(4)与两块立板(2)滑动配合;所述支撑转轴(5)工作时与轮胎(T)外圆面接触,该支撑转轴的两端与安装座(6)转动配合,且安装座(6)固设在所述水平抬升板(4)的对应端面;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抬升气囊(3)的进气管(3a)与主气管(7)连通,该主气管与空压机(8)相连,并由空压机(8)供气;所述定位拉紧组件由定位组合和拉紧组合构成,其中定位组合由两根定位轴(9)和两根定位套筒(10)构成,其中:所述定位轴(9)和定位套筒(10)分居在轮胎(T)的前、后侧,而定位轴(9)端头固定在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端面上,定位套筒(10)的端头固定在另外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端面上;所述定位轴(9)与定位套筒(10)的靠近端插接配合,从而将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进而对所述轮胎(T)定位;所述拉紧组合包括水平螺栓(11)和锁紧螺母(13),其中水平螺栓(11)数目为两根,并排设在所述轮胎(T)的前、后侧,这两根水平螺栓的头部与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顶面固定;两根所述水平螺栓(11)的尾部对应一个拉紧座(12)上的螺栓过孔后,分别套装有所述锁紧螺母(13),且两个拉紧座(12)固设在另外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顶面上,从而将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拉紧,进而对所述轮胎(T)限位;步骤b:在救援车辆上携带至少4个步骤a中所设计的车辆抬升装置;步骤c:抬升时,先在车辆的四个轮胎(T)处分别设置一个车辆抬升装置,该车辆抬升装置的两个抬升机构对称设在对应轮胎(T)两边,两根定位轴(9)与对应定位套筒(10)插接配合的同时,两根水平螺栓(11)的尾部对应一个拉紧座(12)上的螺栓过孔后,分别套装有一个锁紧螺母(13);此时,两个支撑转轴(5)同时与轮胎(T)外圆面的对应部位;步骤d:将每个车辆抬升装置的主气管(7)与同一个空压机(8)连通后,启动空压机(8),该空压机向4个车辆抬升装置的2个抬升气囊(3)同步供气,从而使4个车辆抬升装置的8块水平抬升板(4)同步抬升,这样就能同时抬升车辆的4个轮胎(T)。抬升之前,将两个抬升机构对称设在轮胎的两边,两个抬升机构的支撑转轴(5)对轮胎的外圆面接触,并将定位轴(9)和定位套筒(10)插接在一起,且两根水平螺栓(11)的尾部对应一个拉紧座(12)上的螺栓过孔后,分别套装有锁紧螺母(13)。抬升时,启动空压机(8),压缩空气带动两个抬升气囊(3)同步胀大,从而使两块水平抬升板(4)同步垂直上升,这样就能像“抬轿子”一样向上抬起轮胎。由于本案设置了L形板(1)和两块立板(2),这一组合设计有如下作用:1、L形板(1)和两块立板(2)相配合,这样就能防止地面及侧面的尖锐物刺破抬升气囊(3),保证抬升气囊(3)的正常使用;2、L形板(1)和两块立板(2)相配合,能对抬升气囊(3)限位,使抬升气囊(3)主要在高度方向上胀大,进而抬升水平抬升板(4),并且进气量较少就能实现水平抬升板(4)较大的升程;3、水平抬升板(4)与两块立板(2)滑动配合,这样就能保证水平抬升板(4)垂直上升,有效地克服气囊施力方向性较差的缺陷。采用上述抬升装置,直接施力于轮胎,并通过“抬轿子”的方式抬升轮胎,抬升效率高,且两个支撑转轴(5)之间的间隙正好供移车器塞入,以便后续完成移车操作。由于悬架与轮胎之间有减震弹簧连接,抬升轮胎的过程中,悬架只会跟随轮胎同步上移,而不会相对于轮胎向上移动,这样将抬升轮胎一定高度时悬架和整车升高高度不会太高,这样就不会大幅升高整车的重心,从而避免侧翻等安全隐患。在传统的抬升方式中,由于千斤顶使用广泛,而千斤顶本身具有一定高度,正好略低于悬架未被抬升时的正常高度,这两者的适配性好,所以人们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千斤顶抬升悬架的方式来间接抬升轮胎,这一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在本案中,本案采用“抬轿子”的方式直接抬升轮胎,这一方式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抬升悬架间接抬升轮胎的方式完全不同,这一思路的转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难以想到的,也未见有现有技术文件披露过本案的这一思路,因此申请人认为提出这一新思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身就具备创造性。在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后,本案巧妙地借用了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利用了气囊未工作时体积小、高度很低,力量大的优点;在本案中,抬升气囊设在两块立板(2)之间,并支撑在L形板(1)上,L形板(1)支撑在地面上,且L形板(1)和两块立板(2)对抬升气囊有保护作用,防止底面上的尖锐物刺破气囊而使本案意外失效,抬升时L形板(1)支撑在地面上,这样就能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保证抬升过程的平稳性;两块立板(2)对气囊具有方向约束作用,使气囊主要从高度方向上胀大,这样就能保证抬升的顺利进行,一举多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方法所采用的抬升器直接抬升轮胎,抬升方便、快捷、省力,抬升高度很低就可以轻松地将移车器塞入两个支撑转轴(5)之间的间隙;同时,悬架也跟随轮胎同步升高,悬架不会相对轮胎向上升高,这样就成功规避掉了减震弹簧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能避免悬架的高度升高过多,从而保证整车的重心不会升高过多,进而避免侧翻等安全事故;另外,本方法同步抬升车辆的4个轮胎,平衡性好,安全性高。作为重要的优选设计,所述定位轴(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款车辆抬升装置,该车辆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机构和定位拉紧组件,其中抬升机构有两个,这两个抬升机构对称设在轮胎(T)两边,该抬升机构包括L形板(1)和支撑转轴(5),其中L形板(1)的水平边前、后侧对应设有一块立板(2),这两块立板(2)的左、右端部对应设有一个条形导向孔(2a),该条形导向孔为竖直孔;两块所述立板(2)之间设有一个抬升气囊(3),该抬升气囊支撑在所述L形板(1)的水平边上,并在抬升气囊(3)顶部支撑有一块水平抬升板(4);所述水平抬升板前、后侧对应条形导向孔(2a)固设有4个导向块(4a),该导向块(4a)与对应的条形导向孔(2a)滑动配合,从而使水平抬升板(4)与两块立板(2)滑动配合;所述支撑转轴(5)工作时与轮胎(T)外圆面接触,该支撑转轴的两端与安装座(6)转动配合,且安装座(6)固设在所述水平抬升板(4)的对应端面;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抬升气囊(3)的进气管(3a)与主气管(7)连通,该主气管与空压机(8)相连,并由空压机(8)供气;所述定位拉紧组件由定位组合和拉紧组合构成,其中定位组合由两根定位轴(9)和两根定位套筒(10)构成,其中:所述定位轴(9)和定位套筒(10)分居在轮胎(T)的前、后侧,而定位轴(9)端头固定在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端面上,定位套筒(10)的端头固定在另外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端面上;所述定位轴(9)与定位套筒(10)的靠近端插接配合,从而将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进而对所述轮胎(T)定位;所述拉紧组合包括水平螺栓(11)和锁紧螺母(13),其中水平螺栓(11)数目为两根,并排设在所述轮胎(T)的前、后侧,这两根水平螺栓的头部与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顶面固定;两根所述水平螺栓(11)的尾部对应一个拉紧座(12)上的螺栓过孔后,分别套装有所述锁紧螺母(13),且两个拉紧座(12)固设在另外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顶面上,从而将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拉紧,进而对所述轮胎(T)限位;步骤b:在救援车辆上携带至少4个步骤a中所设计的车辆抬升装置;步骤c:抬升时,先在车辆的四个轮胎(T)处分别设置一个车辆抬升装置,该车辆抬升装置的两个抬升机构对称设在对应轮胎(T)两边,两根定位轴(9)与对应定位套筒(10)插接配合的同时,两根水平螺栓(11)的尾部对应一个拉紧座(12)上的螺栓过孔后,分别套装有一个锁紧螺母(13);此时,两个支撑转轴(5)同时与轮胎(T)外圆面的对应部位;步骤d:将每个车辆抬升装置的主气管(7)与同一个空压机(8)连通后,启动空压机(8),该空压机向4个车辆抬升装置的2个抬升气囊(3)同步供气,从而使4个车辆抬升装置的8块水平抬升板(4)同步抬升,这样就能同时抬升车辆的4个轮胎(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交通的车辆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一款车辆抬升装置,该车辆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机构和定位拉紧组件,其中抬升机构有两个,这两个抬升机构对称设在轮胎(T)两边,该抬升机构包括L形板(1)和支撑转轴(5),其中L形板(1)的水平边前、后侧对应设有一块立板(2),这两块立板(2)的左、右端部对应设有一个条形导向孔(2a),该条形导向孔为竖直孔;两块所述立板(2)之间设有一个抬升气囊(3),该抬升气囊支撑在所述L形板(1)的水平边上,并在抬升气囊(3)顶部支撑有一块水平抬升板(4);所述水平抬升板前、后侧对应条形导向孔(2a)固设有4个导向块(4a),该导向块(4a)与对应的条形导向孔(2a)滑动配合,从而使水平抬升板(4)与两块立板(2)滑动配合;所述支撑转轴(5)工作时与轮胎(T)外圆面接触,该支撑转轴的两端与安装座(6)转动配合,且安装座(6)固设在所述水平抬升板(4)的对应端面;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抬升气囊(3)的进气管(3a)与主气管(7)连通,该主气管与空压机(8)相连,并由空压机(8)供气;所述定位拉紧组件由定位组合和拉紧组合构成,其中定位组合由两根定位轴(9)和两根定位套筒(10)构成,其中:所述定位轴(9)和定位套筒(10)分居在轮胎(T)的前、后侧,而定位轴(9)端头固定在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端面上,定位套筒(10)的端头固定在另外一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端面上;所述定位轴(9)与定位套筒(10)的靠近端插接配合,从而将两个所述抬升机构的水平抬升板(4)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进而对所述轮胎(T)定位;所述拉紧组合包括水平螺栓(11)和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淑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