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15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包括由前板、左板、后板、右板、底板组成压缩腔的压缩机壳;所述前板下部开设一个物料窗且所述物料窗配套安装一个铰接在前板上的翻盖门;所述前板、后板内壁分别设置多个竖向、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滑槽,且前板的滑槽与前板的滑槽镜像分布;所述材料压缩机还包括在压缩腔内上/下移动的手推压板;所述手推压板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抓手、龙骨、压缩片;所述龙骨与前板或后板平行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缩片同时固定在龙骨一侧,且每个压缩片同时嵌入位置对应的前板的滑槽、后板的滑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适用于家庭厨房或小型物料回收场所等。

Portable manual material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压缩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用于压缩废纸、纸箱、废纸板、塑料、塑料薄膜、塑料瓶、棉花、铝屑、边角料等其它蓬松物料的压实打包工作,能够大大减少物料体积,便于物料运输与贮存。常用压缩机主要有手动压缩机及液压压缩机。手动压缩机体积小,方便移动,用于压缩垃圾、废物及餐余垃圾等,适用于餐馆、零售店、学校、电影院、小型废品收购站或所有低密度垃圾的场所。现有的压缩机通常需要接空气泵等设备施加压缩的外力,因此设备本身体积较大,无法做到小型化,因此很难在家庭、小型餐饮场所等环境中使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能对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材料进行压缩,进一步提高压缩机对材料的压实密度;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体积小巧、便携,手动操作即可完成材料压缩。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包括一个压缩机壳,所述压缩机壳由前板、左板、后板、右板、底板组成,所述前板、左板、后板、右板合围成一个具有四面的侧壁并与底部的底板共同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压缩腔;所述前板下部开设一个物料窗且所述物料窗配套安装一个铰接在前板上的翻盖门;所述前板、后板内壁分别设置多个竖向、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滑槽,且前板的滑槽与前板的滑槽镜像分布;所述材料压缩机还包括在压缩腔内上/下移动的手推压板;所述手推压板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抓手、龙骨、压缩片;所述龙骨与前板或后板平行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缩片同时固定在龙骨一侧,且每个压缩片同时嵌入位置对应的前板的滑槽、后板的滑槽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从上至下连接侧壁的顶端和底端。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一端连接侧壁的顶端且滑槽的另一端与侧壁的底端保留一定距离。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片未连接龙骨的一端为远端;所述手推压板还包括安装在压缩片远端的加强压缩肋,多个加强压缩肋与多个压缩片共同构成多个“井”字形的格栅结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压缩肋的底面与压缩片的底面共面且共同组成对材料进行压缩的压缩面。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片的底面开设第一矩形槽,且第一矩形槽的宽度与加强压缩肋的厚度一致;所述加强压缩肋的顶面开设第二矩形槽,且第二矩形槽的宽度与压缩片的厚度一致;所述第一矩形槽与第二矩形槽相互匹配插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翻盖门底部铰接在前板的外壁上,即翻盖门向外向下翻转时物料窗开启、翻盖门向上向内翻转时物料窗关闭。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外壁还安装有锁紧翻盖门用的锁栓;所述锁栓的连接端铰接在前板外壁,锁栓的自由端转动伸出时能压紧关闭的翻盖门,锁栓的自由端转动收回时翻盖门能转动开启。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翻盖门的长、宽尺寸恰好与物料窗的长、宽尺寸相适应:翻盖门关闭时翻盖门外壁与前板外壁共面。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翻盖门与前板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合页的两个连接片分别安装在翻盖门外壁、前板外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压缩材料的压缩机,操作者先将材料从物料窗放入压缩腔,然后通过从上向下推动手推压板即可对材料进行压缩,无需外接设备,小巧、便携。(2)本专利技术外部整体为一个压缩机壳和一个竖向滑动安装在压缩机壳内的手推压板,材料放入压缩机进行压缩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四周、底部合围的空间中,仅压缩过程中的气体能够从顶部排放,整体结构简洁、紧凑、便于携带。(3)本专利技术采用沿压缩机壳径深方向安装压缩片,且压缩片与位置对应的一组前板的滑槽、后板的滑槽同时滑动连接,压缩片可通过滑槽与手推板进行组装和拆卸,方便磨损后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手推压板未设置加强压缩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手推压板设置加强压缩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与加强压缩肋配套安装的压缩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加强压缩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手推压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翻盖门开启时状态示意图。其中:001-压缩机壳;002-手推压板;1-前板;2-左板;3-后板;4-右板;5-翻盖门;6-抓手;7-龙骨;8-压缩片;9-加强压缩肋;10-锁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个压缩机壳001,所述压缩机壳001由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底板组成,所述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合围成一个具有四面的侧壁并与底部的底板共同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压缩腔;所述前板1下部开设一个物料窗且所述物料窗配套安装一个铰接在前板1上的翻盖门5;所述前板1、后板3内壁分别设置多个竖向、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滑槽,且前板1的滑槽与前板1的滑槽镜像分布。如图3所示,所述材料压缩机还包括在压缩腔内上/下移动的手推压板002;所述手推压板00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抓手6、龙骨7、压缩片8;所述龙骨7与前板1或后板3平行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缩片8同时固定在龙骨7一侧,且每个压缩片8同时嵌入位置对应的前板1的滑槽、后板3的滑槽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待压缩的材料从设置翻盖门5的物料窗中放入压缩腔下部,然后将翻盖门5关闭,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底板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压缩空间。位于压缩腔上部的手推压板002向下挤压材料,对材料进行压缩。压缩完成后,打开翻盖门5将压缩后的材料取走。本实施例中,物料窗、翻盖门5的位置紧贴压缩机底部时,取放材料方便,但压缩时,翻盖门5处有可能也需要承受材料压缩并向四周膨胀而产生的推力,需要对锁紧翻盖门5的锁紧装置进行合理设计。另一种情况,物料窗、翻盖门5的位置距离压缩机底部有一段距离时,取放材料需要先将手推压板002提高并让出物料窗对应空间,且需要伸入内部取放材料,略有不便,但压缩时,物料窗高于材料所在空间,不易受物料压缩扩展对翻盖门5冲击力的影响。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包括一个压缩机壳001,所述压缩机壳001由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底板组成,所述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合围成一个具有四面的侧壁并与底部的底板共同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压缩腔;所述前板1下部开设一个物料窗且所述物料窗配套安装一个铰接在前板1上的翻盖门5;所述前板1、后板3内壁分别设置多个竖向、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滑槽,且前板1的滑槽与前板1的滑槽镜像分布。所述材料压缩机还包括在压缩腔内上/下移动的手推压板002;所述手推压板00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抓手6、龙骨7、压缩片8;所述龙骨7与前板1或后板3平行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缩片8同时固定在龙骨7一侧,且每个压缩片8同时嵌入位置对应的前板1的滑槽、后板3的滑槽中。所述滑槽从上至下连接侧壁的顶端和底端。本实施例中滑槽从上至下贯穿设置,是为了尽可能将材料压缩到极限。因为,当材料被手推压板002推动而压实时,手推压板002底面与底板内壁(即压缩腔底面)之间的距离通常即为这批材料压缩后的高度。而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包括一个压缩机壳(00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壳(001)由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底板组成,所述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合围成一个具有四面的侧壁并与底部的底板共同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压缩腔;所述前板(1)下部开设一个物料窗且所述物料窗配套安装一个铰接在前板(1)上的翻盖门(5);所述前板(1)、后板(3)内壁分别设置多个竖向、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滑槽,且前板(1)的滑槽与前板(1)的滑槽镜像分布;所述材料压缩机还包括在压缩腔内上/下移动的手推压板(002);所述手推压板(00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抓手(6)、龙骨(7)、压缩片(8);所述龙骨(7)与前板(1)或后板(3)平行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缩片(8)同时固定在龙骨(7)一侧,且每个压缩片(8)同时嵌入位置对应的前板(1)的滑槽、后板(3)的滑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包括一个压缩机壳(00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壳(001)由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底板组成,所述前板(1)、左板(2)、后板(3)、右板(4)合围成一个具有四面的侧壁并与底部的底板共同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压缩腔;所述前板(1)下部开设一个物料窗且所述物料窗配套安装一个铰接在前板(1)上的翻盖门(5);所述前板(1)、后板(3)内壁分别设置多个竖向、相互平行、等距分布的滑槽,且前板(1)的滑槽与前板(1)的滑槽镜像分布;所述材料压缩机还包括在压缩腔内上/下移动的手推压板(002);所述手推压板(00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为一体的抓手(6)、龙骨(7)、压缩片(8);所述龙骨(7)与前板(1)或后板(3)平行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压缩片(8)同时固定在龙骨(7)一侧,且每个压缩片(8)同时嵌入位置对应的前板(1)的滑槽、后板(3)的滑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从上至下连接侧壁的顶端和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一端连接侧壁的顶端且滑槽的另一端与侧壁的底端保留一定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材料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片(8)未连接龙骨(7)的一端为远端;所述手推压板(002)还包括安装在压缩片(8)远端的加强压缩肋(9),多个加强压缩肋(9)与多个压缩片(8)共同构成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尊华荣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