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07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上方的刮料支架,刮料支架与容纳液态树脂的缸体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支架上设有导液机构和排气孔,排气孔与导液机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稳定性强、可提高制品致密程度。

A scraping component for 3D print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3D printing equipment for scraper assembly comprises a scraping bracket is arranged above the working table, corresponding to the scraping bracket and the cylinder containing liquid resi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crap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guiding mechanism and an exhaust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exhaust hole and drainage body position. The scraping component used in the 3D printing equip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trong and can improve the compactness of th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的部件,具体说是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是目前应用日益广泛的三维增材制造设备,立体光固化成型是3D成型技术的一种,其主要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按立体模型的截面形状分层照射至液态的光敏树脂上,并使光敏树脂固化,从而形成具有立体形状的制品。传统的光固化3D打印设备中,在工作台上方通常会设置刮料器,利用刮料器的往返移动,实现其对可移动工作板上的树脂进行刮平操作。然而,传统的刮料器存在两个重大的技术缺陷。其一,由于刮料器在工作板上往复移动,受树脂自身表面张力的影响,树脂中的细小气泡会随着刮料器的移动而被卷至刮料器的底部,并被刮料器压进树脂内部。该情况会导致树脂内部在光照射固化后产生气隙,大幅降低了制品内部的致密程度,从而严重影响制品的机械性能。其二,气泡在树脂表面上积聚时,其在树脂的光照固化后会在树脂的表面产生坑洞,除了会严重影响树脂在成型时的平整程度和液面的均匀性外,还会使树脂在成型时产生离层的现象。因此,现有的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强、可提高制品致密程度的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上方的刮料支架,刮料支架与容纳液态树脂的缸体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支架上设有导液机构和排气孔,排气孔与导液机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说,导液机构包括开设于刮料支架竖直方向上的导液槽和设于导液槽内的导液板,导液槽与排气孔位置相对应。更进一步说,导液槽设于刮料支架的底面上,其与刮料支架的底面之间设有导液斜台。更进一步说,导液板的侧面靠近导液槽的侧部并形成毛细管结构。进一步说,排气孔与导液机构之间设有导气槽。更进一步说,刮料支架的侧部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上设有与导气槽相配的透明镜片。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刮料支架的底部设有刮料台。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刮料支架上设置了可实现液态树脂往上渗透流动的导液机构,并在导液机构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排气孔。导液机构可在树脂浸润的状态下产生毛细管效应,使液态树脂在刮料支架不断往返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竖直方向的爬升作用,并通过排气孔把树脂表层的气体从树脂的液相中排出。该结构可有效减少树脂在成型刮料时产生的气体在树脂的液相中产生积聚,避免气体进入树脂的内部,从而大幅提高了制品成型后的致密性。2、本技术的导液机构包括导液槽和设于导液槽内的导液板,导液槽与排气孔位置相对应。通过导液板和导液槽的接近式设置,使两者形成毛细管结构,并实现液态树脂在其表面张力作用下在导液板和导液槽之间的爬升。该爬升现象可把树脂表层的气体往排气孔处不断推送,从而保障气体排出的稳定性。3、本技术的刮料支架侧部设有观察窗,而观察窗上设有与导气槽相配的透明镜片。使用者可通过透明镜片的观察,以监控导液机构和排气孔的排气状态,从而保证了整个排气过程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导液机构的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工作台1、刮料支架601、缸体2、排气孔602、导液槽603、导液板604、导液斜台605、导气槽606、观察窗607、刮料台6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主要包括刮料支架601、导液机构和排气孔602。其中刮料支架601设于工作台1上方,其可在工作台1与液态树脂缸体2之间形成的工作腔上往返移动,从而实现其对液态树脂进行刮平处理。为了使刮料支架601能与缸体2内的树脂进行稳定接触,刮料支架601与容纳液态树脂的缸体2位置相对应。而导液机构和排气孔602则分别设置于刮料支架601上,且排气孔602与导液机构位置相对应。导液机构可在树脂浸润的状态下产生毛细管效应,使液态树脂在刮料支架601不断往返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竖直方向的爬升作用,并通过排气孔602把树脂表层的气体从树脂的液相中排出。此外,排气孔602上可利用管道与外界的真空抽吸泵形成气体的抽吸机构,除了可加快气体从导液机构中的排出速度外,还能改善气体排出的稳定性。该结构可减少树脂在成型刮料时产生的气体在树脂的液相中产生积聚,避免气体进入树脂的内部,从而提高制品成型后的致密性。本技术的导液机构包括导液槽603和导液板604,其中导液槽603开设于刮料支架601竖直方向上;而导液板604设于导液槽603内,且导液槽603与排气孔602位置相对应。此外,导液板604的侧面靠近导液槽603的侧部并形成毛细管结构。通过导液板604和导液槽603的接近式设置,使两者形成毛细管结构,并实现液态树脂在其表面张力作用下在导液板604和导液槽603之间的爬升。该爬升现象可把树脂表层的气体往排气孔602处不断推送,从而保障气体排出的稳定性。另外,导液槽603设于刮料支架601的底面上,其与刮料支架601的底面之间设有导液斜台605。导液斜台605可使液态树脂在导液槽603的进口处产生压差,从而在爬升时使树脂产生斜向粘附应力,提升了树脂在导液槽603上爬升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技术的排气孔602与导液机构之间设有导气槽606,刮料支架601的侧部设有观察窗607,观察窗607上设有与导气槽606相配的透明镜片。使用者可通过透明镜片的观察,以监控导液机构和排气孔602的排气状态,从而保证了整个排气过程的可靠性。此外,刮料支架601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刮料台608,刮料台608可对树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压平处理,并把带气泡的树脂从刮料支架601的底部引导至导气槽606的入口处,从而减少液面上的气泡总量。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方的刮料支架(601),刮料支架(601)与容纳液态树脂的缸体(2)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支架(601)上设有导液机构和排气孔(602),排气孔(602)与导液机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液机构包括开设于刮料支架(601)竖直方向上的导液槽(603)和设于导液槽(603)内的导液板(604),导液槽(603)与排气孔(602)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方的刮料支架(601),刮料支架(601)与容纳液态树脂的缸体(2)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支架(601)上设有导液机构和排气孔(602),排气孔(602)与导液机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液机构包括开设于刮料支架(601)竖直方向上的导液槽(603)和设于导液槽(603)内的导液板(604),导液槽(603)与排气孔(602)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设备用的刮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槽(603)设于刮料支架(601)的底面上,其与刮料支架(601)的底面之间设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斌曾源吴晓坚陈国清陈天培曾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基德信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