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04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基座、两个扩展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车体、两个导轨、过滤机构和两个驱动机构,扩展机构包括扩展车厢、支撑组件和两个移动块,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丝杆、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第一电机和两个第二传动杆,过滤机构包括外壳、驱动组件、第二支撑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该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扩展机构移动,增大了炊事车车厢的内部空间,使厨师的操作空间更加富足,提高了厨师的做饭效率,不仅如此,通过过滤机构可以实现做饭过程中水的循环利用,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延长了行军补给时间,提高了行军效率。

A new energy saving new energy vehicl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IOT based energy-saving new energy vehicles, including a base, two expansion mechanism, at least two moving wheels, car body, two guide, two filter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extension mechanism includes extended carriage, support assembly and two moving block, the drive mechanism includes two first the drive rod, two screw rod, a first driving block, second block, the first drive motor and two second driving rod, the filter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hell, a driving component, second supporting rods, a first gear, a second gear, a first drive shaft and the drive shaft second, the IOT based energy-saving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expansion mechanism to move, increase the cooking car interior space, to cook the operating space of more afflu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oking cook, not only that, through the filter The mechanism can realize the recycling of water in the cooking process,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long the time of mar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r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行军、作战也得吃饭,可是,在战场上过去一直是采用“埋锅做饭”的老办法,这样就需要使部队耽误较长的时间,有时还会失去战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研制成了各种各样的野战炊事车。一般炊事车都在行军中使用,由于军队中人口众多,导致军队中做饭的厨具较普通厨具会大的多,一般炊事车的车厢空间狭小,厨师做饭过程中容易磕磕碰碰,带来诸多不便,降低了做饭的效率,不仅如此,在野外行军过程中,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而做饭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如果直接将用过的水倒掉,会加快水资源的消耗,缩短补给周期,降低行军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基座、两个扩展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车体、两个导轨、过滤机构和两个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均设置在车体的下方,所述基座设置在车体的上方,两个扩展机构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两侧,两个驱动机构设置在两个扩展机构之间,两个导轨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车体的内部;所述扩展机构包括扩展车厢、支撑组件和两个移动块,所述扩展车厢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两个移动块分别设置在扩展车厢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移动块均设置在扩展车厢上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两个移动块分别套设在两个导轨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扩展车厢的下方另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丝杆、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第一电机和两个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电机与两个丝杆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分别套设在两个丝杆上,两个第一传动杆分别铰接在第一驱动块的两端,两个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传动杆上,两个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驱动块的两端;其中,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在丝杆的驱动下,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沿着丝杆的方向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由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铰接点连接在扩展车厢上,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作用下,驱动两个扩展车厢从基座的内部伸出或者收进,从而通过扩展车厢增大了炊事车内部的空间,通过设置在扩展车厢上的移动块和导轨不仅可以引导扩展车厢移动的方向,还可以对扩展车厢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驱动组件、第二支撑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均铰接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第二驱动轴的上方,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驱动轴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其中,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四齿轮,从而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在第一驱动轴的作用下,第二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之后通过第一齿轮驱动第二驱动轴转动,通过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对水进行搅拌,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外壳的内部,之后通过搅拌桨使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使水中的杂质充分沉淀,提高了过滤效果,之后水通过滤网,进一步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最后过滤完成的水从出水口流出。作为优选,为了对扩展车厢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扩展车厢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上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中间,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气缸的中间。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对扩展车厢支撑的稳定性,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还设有防滑块。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炊事车的净水效果,所述外壳的内部上端还设有滤网。作为优选,为了驱动搅拌桨转动,从而使水中的杂质充分沉淀,提高净水效果,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第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外壳的使用寿命,所述外壳的材质为不锈钢。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水中杂质的沉淀,提高净水效果,所述外壳的下方还设有进水口,所述外壳的上方还设有出水口。作为优选,为了使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提高净水效果,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下端均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搅拌桨。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两个扩展车厢的收放,两个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两个扩展车厢的收放,所述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的内部均设有与丝杆匹配的内螺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扩展机构移动,增大了炊事车车厢的内部空间,使厨师的操作空间更加富足,提高了厨师的做饭效率,不仅如此,通过过滤机构可以实现做饭过程中水的循环利用,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延长了行军补给时间,提高了行军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扩展车厢,3.移动轮,4.车体,5.导轨,6.移动块,7.第一传动杆,8.丝杆,9.第一驱动块,10.第一电机,11.第二传动杆,12.第一支撑杆,13.第一气缸,14.第二气缸,15.防滑块,16.外壳,17.第一齿轮,18.出水口,19.第二齿轮,20.滤网,21.第二支撑杆,22.第一驱动轴22,23.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第二电机,26.搅拌桨,27.进水口,28.第二驱动轴,29.第二驱动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5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基座1、两个扩展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3、车体4、两个导轨5、过滤机构和两个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3均设置在车体4的下方,所述基座1设置在车体4的上方,两个扩展机构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两侧,两个驱动机构设置在两个扩展机构之间,两个导轨5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车体4的内部;所述扩展机构包括扩展车厢2、支撑组件和两个移动块6,所述扩展车厢2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两个移动块6分别设置在扩展车厢2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移动块6均设置在扩展车厢2上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两个移动块6分别套设在两个导轨5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扩展车厢2的下方另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杆7、两个丝杆8、第一驱动块9、第二驱动块29、第一电机10和两个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一电机10与两个丝杆8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9和第二驱动块29分别套设在两个丝杆8上,两个第一传动杆7分别铰接在第一驱动块9的两端,两个第二传动杆1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传动杆7上,两个第二传动杆11的另一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两个扩展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3)、车体(4)、两个导轨(5)、过滤机构和两个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3)均设置在车体(4)的下方,所述基座(1)设置在车体(4)的上方,两个扩展机构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两侧,两个驱动机构设置在两个扩展机构之间,两个导轨(5)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车体(4)的内部;所述扩展机构包括扩展车厢(2)、支撑组件和两个移动块(6),所述扩展车厢(2)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两个移动块(6)分别设置在扩展车厢(2)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移动块(6)均设置在扩展车厢(2)上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两个移动块(6)分别套设在两个导轨(5)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扩展车厢(2)的下方另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杆(7)、两个丝杆(8)、第一驱动块(9)、第二驱动块(29)、第一电机(10)和两个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一电机(10)与两个丝杆(8)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9)和第二驱动块(29)分别套设在两个丝杆(8)上,两个第一传动杆(7)分别铰接在第一驱动块(9)的两端,两个第二传动杆(1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传动杆(7)上,两个第二传动杆(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驱动块(29)的两端;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16)、驱动组件、第二支撑杆(21)、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9)、第一驱动轴(22)和第二驱动轴(28),所述第一支撑杆(12)设置在外壳(16)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轴(22)和第二驱动轴(28)均铰接在第二支撑杆(21)上,所述第一齿轮(17)设置第二驱动轴(28)的上方,所述第二齿轮(19)设置在第一驱动轴(22)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9)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两个扩展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3)、车体(4)、两个导轨(5)、过滤机构和两个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移动轮(3)均设置在车体(4)的下方,所述基座(1)设置在车体(4)的上方,两个扩展机构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两侧,两个驱动机构设置在两个扩展机构之间,两个导轨(5)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车体(4)的内部;所述扩展机构包括扩展车厢(2)、支撑组件和两个移动块(6),所述扩展车厢(2)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两个移动块(6)分别设置在扩展车厢(2)的上方和下方,两个移动块(6)均设置在扩展车厢(2)上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两个移动块(6)分别套设在两个导轨(5)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扩展车厢(2)的下方另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传动杆(7)、两个丝杆(8)、第一驱动块(9)、第二驱动块(29)、第一电机(10)和两个第二传动杆(11),所述第一电机(10)与两个丝杆(8)均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9)和第二驱动块(29)分别套设在两个丝杆(8)上,两个第一传动杆(7)分别铰接在第一驱动块(9)的两端,两个第二传动杆(1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一传动杆(7)上,两个第二传动杆(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驱动块(29)的两端;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16)、驱动组件、第二支撑杆(21)、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9)、第一驱动轴(22)和第二驱动轴(28),所述第一支撑杆(12)设置在外壳(16)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轴(22)和第二驱动轴(28)均铰接在第二支撑杆(21)上,所述第一齿轮(17)设置第二驱动轴(28)的上方,所述第二齿轮(19)设置在第一驱动轴(22)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9)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纬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