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echnique that can suppress the dislocation of a container, a connector, relative to the installation part. The container has a liquid supply part, and the contact part is positioned at the direction of the +Z axis opposite to the liquid supply part, and is contacted with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positioning part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liquid supply part and the contact part in the Z axis direction. The liquid supply part is constructed, the first force by Y axis from the liquid introduction portion in liquid introduction portion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ct par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from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part is affected by the Y axis component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和连接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器和连接体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能够装卸地安装到打印机等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上的容器为人们所知(日本特开2013-240924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13-240924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安装部具备电连接部和液体导入部。另外,在日本特开2013-240924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容器具备:接触部,其能够与电连接部接触;以及液体供给部,其与液体导入部连接,用于向液体导入部供给液体。另外,以往,能够相对于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装卸的液体容纳容器为人们所知(例如,日本特开2006-15644号公报)。以往的液体容纳容器具备:液体容器,其具有液体袋和液体供给口;以及密封外壳,其为了防止液体向外部漏出而覆盖液体容器整体。在以往的技术中,由于从安装部施加于容器的外力,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在安装状态下,存在容器相对于安装部的位置从本来的正确位置偏移的情况。因而,期望的是能够抑制容器相对于安装部错位的技术。另外,上述的问题并不限于能够相对于安装部装卸的容器,是能够相对于安装部装卸的构件(例如连接体)所共通的问题。另外,在以往的技术中,通过利用密封外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其能够相对于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装卸,该安装部具备液体导入部、电连接部以及配合部,其中,将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设为X轴、Y轴和Z轴,将沿着所述X轴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沿着所述Y轴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沿着所述Z轴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在所述容器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安装状态下,将重力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反重力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所述X轴方向的一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所述X轴方向的另一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时,该容器具备:液体供给部,其能够装卸地与所述液体导入部连接,用于向所述液体导入部供给液体,并且具有:基端部;顶端部,其形成用于收容所述液体导入部的开口;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30 JP 2016-193100;2016.09.30 JP 2016-193081.一种容器,其能够相对于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部装卸,该安装部具备液体导入部、电连接部以及配合部,其中,将彼此正交的三个空间轴设为X轴、Y轴和Z轴,将沿着所述X轴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沿着所述Y轴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沿着所述Z轴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在所述容器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安装状态下,将重力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反重力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将所述X轴方向的一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所述X轴方向的另一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时,该容器具备:液体供给部,其能够装卸地与所述液体导入部连接,用于向所述液体导入部供给液体,并且具有:基端部;顶端部,其形成用于收容所述液体导入部的开口;以及中心轴线,其在沿着从所述基端部朝向所述顶端部的+Y轴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接触部,其在所述安装状态时位于比所述液体供给部靠所述+Z轴方向侧的位置,并与所述电连接部接触;以及定位部,其在所述安装状态时在所述Z轴方向上位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通过与所述配合部配合而限制所述容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运动,所述液体供给部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连接了时从所述液体导入部受到-Y轴方向的第一外力,所述接触部在与所述电连接部接触了时从所述电连接部受到具有所述-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的第二外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接触部在所述X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配置有多个,在所述X轴方向上,所述多个接触部包括所述多个接触部中的位于最靠所述+X轴方向侧的第一接触部和位于最靠所述-X轴方向侧的第二接触部,在从所述+Y轴方向侧观察所述容器时,在所述X轴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间隔的中心位于假想直线上,该假想直线通过所述液体供给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且与所述Z轴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定位部还通过与所述配合部配合,而限制所述容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X轴方向的运动,在从所述+Y轴方向侧观察所述容器时,所述X轴方向上的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位于所述假想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定位部具有:第一被配合部,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第二被配合部,其在所述X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被配合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在从所述+Y轴方向侧观察所述容器时,所述第一被配合部和所述第二被配合部处于隔着所述假想直线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定位部具有:第一突起引导部,其以越朝向所述-X轴方向越位于所述-Y轴方向侧的方式形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配合部向所述第一被配合部引导;以及第二突起引导部,其以越朝向所述+X轴方向越位于所述-Y轴方向侧的方式形成,用于将所述第二配合部向所述第二被配合部引导,所述第一被配合部与所述第一突起引导部的所述-X轴方向侧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被配合部与所述第二突起引导部的所述+X轴方向侧端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还具有液体注入部,其用于向所述容器的内部注入液体,并在所述Z轴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定位部相同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还具有主体构件,该主体构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容纳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并设置有所述液体供给部、所述接触部以及所述定位部,在所述Z轴方向或所述X轴方向上,所述主体构件在与所述安装部的内表面相对的部分具有突出部。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还具有主体侧识别构件,其用于通过与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安装部侧识别构件嵌合,从而识别被容纳于所述容器的内部的液体的种类,所述主体侧识别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突起部,根据所述液体的种类使所述突起部的个数、所述突起部的形状、以及所述突起部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具有主体构件,该主体构件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容纳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并设置有所述液体供给部、所述接触部以及所述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和之,唐泽政弘,野濑宏,小牧刚,内藤直树,青木雄司,铃木智二,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