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拉管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
技术介绍
前述的无缝管主要指但并非限于指无缝钢管。前述的拉管机是管材成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拉管牵引小车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3695634U推荐的“一种钢管拉制用拉管车”和CN205128633U提供的“一种大吨位拉管机拉伸小车自动脱钩装置”以及CN205732326U介绍的“管材拉车及运用该拉车的拉管机”,等等。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的共同特点是:钢管夹住机构均利用了日常生活所见的钳子的原理,这种结构虽然能达到将钢管端部可靠夹住的目的,但是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动作的稳定性难以达到预期。尤其是近年来拉管机的拉管效率不断提高,一次对复数根例如三根(并非限于三根)钢管管坯的拉拔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并且由于产能倍增而受到无缝钢管生产厂商的青睐。但是如果袭用包括前述专利公开的已有技术中的拉管牵引小车的结构,那么势必会存在以下困惑:其一,如何在一台拉管牵引小车上设置两个或多个钢管管头夹住与释放机构,并且使这些钢管管头夹住与释放机构同步地对钢管管头夹住或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床床体(1),在该机床床体(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构成有一床体左导轨(11),而在机床床体(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构成有一床体右导轨(12),位于床体左、右导轨(11、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牵引大链条腔(13);一由小车底盘(21)、一小车左墙板(22)和一小车右墙板(23)组成的拉管牵引小车(2),小车底盘(21)移动地支承于所述床体左导轨(11)以及床体右导轨(12)上,并且在小车底盘(21)的左侧以及右侧边缘部位的下部各固定有一对导向轮轴座(211),在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上各设置有一导向轮(2111),位于小车底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床床体(1),在该机床床体(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构成有一床体左导轨(11),而在机床床体(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构成有一床体右导轨(12),位于床体左、右导轨(11、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牵引大链条腔(13);一由小车底盘(21)、一小车左墙板(22)和一小车右墙板(23)组成的拉管牵引小车(2),小车底盘(21)移动地支承于所述床体左导轨(11)以及床体右导轨(12)上,并且在小车底盘(21)的左侧以及右侧边缘部位的下部各固定有一对导向轮轴座(211),在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上各设置有一导向轮(2111),位于小车底盘(21)的左侧的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上的导向轮(2111)与所述床体左导轨(11)的床体左导轨左侧面构成滚动副,而位于小车底盘(21)的右侧的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上的导向轮(2111)与所述床体右导轨(12)的床体右导轨右侧面构成滚动副,在小车底盘(21)的左侧以及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之间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小车回程牵引板(212),小车左墙板(22)与小车底盘(2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固定,而小车右墙板(23)与小车底盘(2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固定并且与小车左墙板(22)相对应;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和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以自左向右间隔分布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小车底盘(21)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的数量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后侧的位置以间隔状态设置在所述小车左、右墙板(22、23)之间;一组拨钳板机构(5),该组拨钳板机构(5)的数量同样与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之间的位置同时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以及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连接;一挂钩控制机构(6),该挂钩控制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小车底盘(21)的后端;一挂钩(7),该挂钩(7)的前端与所述的挂钩控制机构(6)铰接,而挂钩(7)的后端构成为上下摆动的自由端并且探出所述牵引大链条腔(13)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管牵引小车(2)的小车底盘(21)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机床床体(1)的床体左导轨(11)以及床体右导轨(12)的位置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小车底盘滚轮腔(213),在对应于该小车底盘滚轮腔(213)的位置通过小车底盘滚轮轴(21311)转动地设置有一小车底盘滚轮(2131),位于小车底盘(21)的左侧的小车底盘滚轮腔(213)内的小车底盘滚轮(2131)与所述床体左导轨(11)的床体左导轨上侧面构成滚动副,而位于小车底盘(21)的右侧的小车底盘滚轮腔(213)内的小车底盘滚轮(2131)与所述床体右导轨(12)的床体右导轨上侧面构成滚动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拉管牵引小车(2)的小车底盘(21)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以并行于小车底盘(21)的短边方向的状态固定有一钳体导板(24),在该钳体导板(24)上自左向右间隔开设有数量与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数量相等的钳瓣导滑腔(241);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各包括左钳瓣(31)、右钳瓣(32)、左钳瓣钳口板(33)、右钳瓣钳口板(34)、钳瓣上导板(35)、钳瓣下导板(36)和钳口板回复装置(37),钳瓣下导板(36)通过钳瓣下导板固定螺钉(361)与所述钳瓣导滑腔(241)的底部固定,左钳瓣(31)与右钳瓣(32)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设置在钳瓣导滑腔(241)内并且该左钳瓣(31)以及右钳瓣(32)的底部与钳瓣下导板(36)滑动配合,而上部与钳瓣上导板(35)滑动配合,左钳瓣钳口板(33)与左钳瓣(31)的前端朝向右钳瓣(32)的一侧嵌配,右钳瓣钳口板(34)与右钳瓣(32)的前端朝向左钳瓣(31)的一侧嵌配并且该右钳瓣钳口板(34)与左钳瓣钳口板(33)相对应,钳瓣上导板(35)在对应于所述钳瓣导滑腔(241)的上部的位置与钳口板回复装置(37)的底部固定,钳口板回复装置(37)在对应于钳瓣导滑腔(241)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钳体导板(24)固定,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钳口板回复装置(37)的后侧的位置并且以腾空于所述小车底盘(21)的上方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床体左导轨(11)与床体右导轨(12)的上部之间;所述的一组拨钳板机构(5)与所述的钳口板回复装置(37)的上部连接;所述的挂钩控制机构(6)在对应于一对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小车底盘(21)的后端的居中位置;在所述挂钩(7)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滚轮配合台阶槽(71),而在挂钩(7)的后端构成有一大链条链片连接轴钩头(72),所述的挂钩控制机构(6)与滚轮配合台阶槽(71)相配合或解除配合,所述大链条链片连接轴钩头(72)与用于牵引小车底盘(21)的并且对应于所述牵引大链条腔(13)设置的牵引大链条(8)的大链条链片连接轴(81)钩合或解除钩合;在所述小车左墙板(22)的后端上部开设有一左墙板挂钩轴让位腔(221),而在所述的小车右墙板(23)的后端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左墙板挂钩轴让位腔(221)的位置开设有左墙板挂钩轴让位腔(2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钳瓣(31)前端朝向所述的右钳瓣(32)的一侧开设有一左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嵌槽(311),在右钳瓣(32)的前端朝向左钳瓣(3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嵌槽(311)的位置开设有一右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嵌槽(321),在所述的左钳瓣钳口板(33)背对所述右钳瓣钳口板(3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嵌槽(311)的位置构成有一左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331),该左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331)与左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嵌槽(311)嵌配,在所述的右钳瓣钳口板(34)背对左钳瓣钳口板(33)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右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嵌槽(321)的位置构成有一右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341),该右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341)与右钳瓣钳口板嵌合凸缘嵌槽(321)嵌配;在所述左钳瓣(31)以及所述右钳瓣(32)的底部各构成有一下导板滑动配合槽(38a),而在左钳瓣(31)以及右钳瓣(32)的上部各构成有一上导板滑动配合槽(38b),下导板滑动配合槽(38a)与所述的钳瓣下导板(36)滑动配合,上导板滑动配合槽(38b)与所述的钳瓣上导板(35)滑动配合,其中:在所述左钳瓣钳口板(33)朝向所述右钳瓣钳口板(34)的一侧的中部以并行于左钳瓣钳口板(3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左钳瓣钳口板管坯端头咬合槽(332),而在右钳瓣钳口板(34)朝向左钳瓣钳口板(33)的一侧的中部并且同样以并行于右钳瓣钳口板(34)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位置与左钳瓣钳口板管坯端头咬合槽(332)相对应的右钳瓣钳口板管坯端头咬合槽(34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周云峰,吴益,郭建华,周国强,张小龙,王利保,唐喜国,徐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