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67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包括筒体、清洗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丝扣进出的开口,清洗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均设置于筒体内侧,以对进入筒体内侧的丝扣进行清洗、吹干和抹油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通过将清理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均集成于同一筒体内,以实现对丝扣的清洗、吹干、抹油操作,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清洗抹油效率高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钻井效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Screw cleaning device with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扣清理抹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丝扣清理抹油装置。
技术介绍
钻具是整个钻井作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它能够将钻头送入井底,并提供钻压及动力。钻具之间的连接及密封是通过钻具丝扣端面接触实现的,要确保钻具丝扣端面之间连接及密封的良好性,则需要对钻具丝扣进行清理并涂抹丝扣油。如果在钻具连接前不对钻具丝扣进行清理,一些微小的颗粒容易划伤钻具丝扣,最终则会导致钻具之间的密封失效,导致整个钻具报废,不仅影响钻具丝扣的使用寿命,延长了钻井周期,还会增加作业成本,影响作业效率。因而,在钻具连接之前需要对其丝扣进行清理并涂抹丝扣油,以保证钻具丝扣之间的密封性。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献CN201610171918公开了一种钻具丝扣接头清洗工具及清洗方法,包括公扣喷射清洁头、母扣喷射清洁头和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包括筒体和进气控制开关,筒体的两端分别与公扣喷射清洁头、母扣喷射清洁头相连接,在筒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气泵管线的进气接头,进气控制开关控制气流从公扣喷射清洁头或母扣喷射清洁头中喷出。该专利技术轻便,操作简单,采用高速气流清洁钻具丝扣,劳动强度低,清洁速度快,且能避免人为操作破坏丝扣风险,既能对公扣也能对母扣进行清洁,同时可根据公扣尺寸,更换公扣喷射清洁头,保证工具高效的清洁效果。虽然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清洗工具能够实现对钻具丝扣的清洗功能,但是很显然利用该清洗工具对钻具丝扣进行清洗时,清洗液会直接流入钻具内,影响钻具之间的连接性及密封性,而且该清洗工具仅只有清洗功能,功能较为单一。又如中国技术专利文献CN201620287295公开了一种螺纹丝扣自动清理涂油一体机,该一体机包括钢丝刷,箱体的一侧安装有钢丝刷的螺纹丝扣清理机,另一侧安装螺纹丝扣油脂涂抹机,马达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螺纹丝扣清理机的除尘皮带轮连接,螺纹丝扣油脂涂抹机的油脂加注泵通过电缆与马达的涂脂控制开关连接,除尘脚踏开关通过电缆与马达的除尘控制开关连接,涂脂脚踏开关通过电缆与油脂加注泵的控制开关连接。该装置将手动钻具螺纹丝扣清理及油脂涂抹改为自动螺纹丝扣清理及油脂喷涂,清理丝扣速度快,油脂无污染、喷涂均匀,作业效率显著提高。虽然该自动清理抹油一体机实现了丝扣清理和抹油的功能,但是该自动清理抹油一体机中是采用钢丝刷对钻具丝扣端面进行清洁,如果操作不当的话,钢丝刷容易在丝扣端面留下划痕,从而使丝扣密封失效,而且钢丝刷上的钢丝可能掉入钻杆内堵住下部钻具。同时,该自动清理抹油一体机具有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如在该自动清理涂抹一体机中,螺纹丝扣清理机和螺纹丝扣油脂涂抹机并不在一处,因而要完成丝扣的清理抹油操作需要两次移动丝扣,即首先将丝扣移动至螺纹丝扣清理机中清理,清理完毕以后需要再将其移动至螺纹丝扣油脂涂抹机中进行油脂涂抹操作,极大地降低工作效率,影响钻井效率。综上,提供一种集清理、吹干、抹油于一体的,安全可靠的、结构简单的、清洗抹油效率高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清洗、吹干、抹油于一体,结构简单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包括筒体、清洗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丝扣进出的开口,清洗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均设置于筒体内侧,以对进入筒体内侧的丝扣进行清洗、吹干和抹油操作。进一步地,清洗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均包括流通管道和至少一个喷嘴,流通管道呈环形设置于筒体的内侧,喷嘴设置于流通管道上。优选地,清洗机构的流通管道、吹干机构的流通管道和抹油机构的流通管道呈上中下层设置于筒体的内侧,并分别外接于供水机构、供气机构和供油机构。进一步地,供油机构包括加热油泵和储油容器,加热油泵分别与储油容器及抹油机构的流通管道相连接,用于将储油容器内的丝扣油泵入筒体中。优选地,还包括感应机构,感应机构包括感应限位开关、固定板和移动板,固定板固定设置于筒体的筒壁的顶部,移动板设置于固定板上,可相对于筒体作径向移动,感应限位开关设置于移动板上,可随移动板的移动而移动,用于检测不同直径的丝扣是否进入筒体内。进一步地,移动板上开设有腰型孔,固定板上设有可相对腰型孔滑动的螺栓,当螺栓松开时,移动板通过腰型孔相对于螺栓移动,使得感应限位开关可随移动板的移动而移动,以对规定丝扣进行检测。优选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液出口。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移动底座、移动滚轮和滚轮基座,移动滚轮设置于滚轮基座上,滚轮基座与筒体相连接,移动底座上设有供移动滚轮移动的移动卡槽,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筒体与底座进行相对移动。如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通过将清理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均集成于同一筒体内,以实现对丝扣的清洗、吹干、抹油操作,具有结构简单、清洗抹油效率高等优点,提高了钻井效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与铁钻工结合的俯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筒体11密封橡胶垫12密封垫压板13a清洗机构的流通管道13b吹干机构的流通管道13c抹油机构的流通管道14a清洗机构的喷嘴14b吹干机构的喷嘴14c抹油机构的喷嘴2清洗机构20外接水管3吹干机构30外接气管4抹油机构40外接油管41加热油泵43储油容器5感应机构51感应限位开关52固定板53移动板54腰型孔55螺栓6水平移动机构61驱动装置62移动底座63移动滚轮64滚轮基座65移动卡槽66基座连接板67连接筋板7废液出口200上卸扣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优选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技术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包括筒体1、清洗机构2、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丝扣清理抹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清洗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丝扣进出的开口,所述清洗机构、所述吹干机构和所述抹油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侧,以对进入所述筒体内侧的所述丝扣进行清洗、吹干和抹油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清洗机构、吹干机构和抹油机构,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供丝扣进出的开口,所述清洗机构、所述吹干机构和所述抹油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侧,以对进入所述筒体内侧的所述丝扣进行清洗、吹干和抹油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所述吹干机构和所述抹油机构均包括流通管道和至少一个喷嘴,所述流通管道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侧,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流通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的流通管道、所述吹干机构的流通管道和所述抹油机构的流通管道呈上中下层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侧,并分别外接于供水机构、供气机构和供油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机构包括加热油泵和储油容器,所述加热油泵分别与所述储油容器及所述抹油机构的流通管道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油容器内的丝扣油泵入所述筒体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扣清理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竹吴富生许素蕾冯浩吴建奎朱代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