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交换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61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柱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柱体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所述上端盖设有进料口、排空口、人孔和反洗水出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上端盖中央,下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柱体中部外侧设有加强圈,所述柱体内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水帽分布板,所述水帽分布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帽孔,所述水帽孔可拆卸地固定有与其对应的水帽,所述柱体的侧面设有树脂装卸口和检查视窗;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子交换柱,有效分散了进柱料液,降低了水帽损坏率,加大了进料时和反洗时料液通过水帽分布板的速度,提高了吸附效率,增大了产能。

An ion exchange colum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on exchange column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 body, the upper cover and lower cover,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are provided with acid and alkali resistant rubber gasket;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inlet, exhaust port, manhole and backwash water outlet, and the feeding in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end cover, a feed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s horn shaped structure is arranged downwards; the central column is arranged outside of the reinforcing ring, cylinder top and bottom cap are provided with a water distribution plate, the water cap distribu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ensor and a plurality of water cap ho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the water hole cap is detachably fixed with corresponding water cap,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colum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esin loading dock and check the window; the lower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opening. The ion exchange column of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disperses the feed liquid into the column, reduces the damage rate of the water cap, and increases the speed of the material liquid passing through the water cap distributing plate when feeding and backwashing, improving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and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交换柱
本专利技术属于钨冶炼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柱。
技术介绍
离子交换柱是化工行业被普遍使用的一种通过树脂吸附的原理对物料中的阴阳离子或分子团进行交换吸附分离的设备。离子交换柱的结构基本一样,都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水帽分布板,水帽分布板上安装一定数量的水帽,其作用是支撑树脂,截留树脂不能通过。在离子交换法制备钨制品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柱大多采用2000mm×10000mm(直径×高)规格,进料口采用直管,水帽分布板上的水帽孔也较少。进料时,料液经直管直接冲刷在水帽分布板上,通过水帽流向树脂层,但由于料液压力的存在,当料液冲刷分布板时局部易形成涡流,料液无法均匀分散且快速通过水帽进入到树脂层,导致离子交换柱进液流量无法最大化,树脂层吸附不均匀,总吸附量降低,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能耗;并且反洗离子交换柱时,由于水帽孔较少而出水慢,导致离子交换柱内压力剧增而冲坏水帽,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钨冶炼离子交换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柱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柱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所述柱体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所述上端盖设有进料口、排空口、人孔、反洗水出口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上端盖中央,下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柱体中部外侧设有加强圈,所述柱体内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水帽分布板,所述水帽分布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帽孔,所述水帽孔可拆卸地固定有与其对应的水帽,所述柱体的侧面设有树脂装卸口和检查视窗;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出料口。柱体与上端盖和下端盖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增强离子交换柱的密封性;进料装置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进料时料液形成涡流,使得料液能够均匀分散通过水帽分布板进入到树脂层;柱体内设水帽分布板,其上可拆卸地固定水帽结构,可以有效地将树脂截留在柱体内,同时方便更换损坏的水帽;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柱体内的压力,设置当柱体内压力值高于正常值的10%时控制停止进料。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由PP、PA、PES、ABS或CPVC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的厚度为3-8mm,上端直径100-150mm,下端直径300-500mm,高度为50-100mm。上述材料制成的进料装置具有耐热性、化学稳定性、抗冲击强度、表面刚度高等优点;进料装置的结构为上述开口直径的喇叭形结构,料液的分散面积更广,有利于料液在水帽分布板上均匀通过,考虑到装置的稳固性及重量,厚度设为3-8mm。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的厚度为5mm,上端直径100mm,下端直径300mm,高度为50mm;此时,进料装置的各项指标以及料液的分散性能最佳。进一步地,所述水帽孔的个数为300-320个。进一步地,构成三角形的相邻三水帽孔间顶角为66°,两底角均为57°,构成两底角共同边的相邻两水帽孔间间距为110mm。改变传统的正三角形水帽孔分布结构,增加了水帽分布板上水帽孔数量,同时保持水帽孔的均匀分布,保证料液快速且均匀地通过水帽孔。进一步地,所述柱体与所述水帽分布板由玻璃钢或碳钢衬胶制成,抗压能力强,稳定性高。进一步地,所述水帽呈圆台状。进一步地,所述水帽孔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帽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水帽与所述水帽孔螺纹连接。圆台状的水帽结构可以在截留树脂的同时,保证料液快速通过水帽分布板进入树脂层;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水帽孔配合,连接稳固并且方便拆卸。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柱体上端的水帽朝下设置,位于所述柱体下端的水帽朝上设置,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截留树脂,使料液更加分散;反洗树脂时,反洗水快速通过水帽流出柱内,降低了柱内压力,生产周期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喇叭形结构的进料装置可以有效避免进料时料液形成涡流,使得料液能够均匀分散通过水帽分布板进入到树脂层。2、改进了水帽分布板上水帽孔的分布,加大了进料时和反洗时料液通过水帽分布板的速度,降低了水帽损坏率。3、料液在树脂层更加均匀分散,吸附效率提高,产能提高。4、圆台状的水帽结构可以在截留树脂的同时,保证料液快速通过水帽分布板进入树脂层。5、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离子交换柱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帽分布板结构示意图(单位:mm);图3为现有的水帽分布板结构示意图(单位:mm);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帽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柱体1、上端盖2、下端盖3、排空口4、进料口5、反洗水出口6、人孔7、压力传感器8、进料装置9、加强圈10、水帽分布板11、水帽孔12、水帽13、树脂装卸口14、检查视窗15、出料口16、水帽外螺纹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离子交换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柱体1、上端盖2和下端盖3,所述柱体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3,所述柱体1与所述上端盖2和所述下端盖3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所述上端盖2设有排空口4、进料口5、反洗水出口6、人孔7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进料口4位于所述上端盖2中央,下设有进料装置9,所述进料装置9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柱体1中部外侧设有加强圈10,所述柱体1内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水帽分布板11,所述水帽分布板11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帽孔12,所述水帽孔12可拆卸地固定有与其对应的水帽13,所述柱体1的侧面设有树脂装卸口14和检查视窗15;所述下端盖3上设有出料口16。柱体与上端盖和下端盖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增强离子交换柱的密封性;进料装置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进料时料液形成涡流,使得料液能够均匀分散通过水帽分布板进入到树脂层;柱体内设水帽分布板,其上可拆卸地固定水帽结构,可以有效地将树脂截留在柱体内,同时方便更换损坏的水帽;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柱体内的压力,设置当柱体内压力值高于正常值的10%时控制停止进料。实施例2:一种离子交换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柱体1、上端盖2和下端盖3,所述柱体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3,所述柱体1与所述上端盖2和所述下端盖3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所述上端盖2设有排空口4、进料口5、反洗水出口6、人孔7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进料口4位于所述上端盖2中央,下设有进料装置9,所述进料装置9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柱体1中部外侧设有加强圈10,所述柱体1内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水帽分布板11,所述水帽分布板11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帽孔12,所述水帽孔12可拆卸地固定有与其对应的水帽13,所述柱体1的侧面设有树脂装卸口14和检查视窗15;所述下端盖3上设有出料口16。所述进料装置9由PP制成,厚度为3mm,上端直径100mm,下端直径300mm,高度为50mm,所述水帽孔的个数为310个。料液经过此结构的进料装置,分散面积更广,有利于料液在水帽分布板上均匀通过。所述柱体1与所述水帽分布板11由玻璃钢制成,抗压能力强,稳定性高。实施例3:一种离子交换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柱体1、上端盖2和下端盖3,所述柱体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2,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离子交换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交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柱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所述柱体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所述上端盖设有进料口、排空口、人孔、反洗水出口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上端盖中央,下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柱体中部外侧设有加强圈,所述柱体内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水帽分布板,所述水帽分布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帽孔,所述水帽孔可拆卸地固定有与其对应的水帽,所述柱体的侧面设有树脂装卸口和检查视窗;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柱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盖,所述柱体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连接处设有耐酸碱橡胶垫圈;所述上端盖设有进料口、排空口、人孔、反洗水出口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上端盖中央,下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为朝下设置的喇叭形结构;所述柱体中部外侧设有加强圈,所述柱体内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水帽分布板,所述水帽分布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帽孔,所述水帽孔可拆卸地固定有与其对应的水帽,所述柱体的侧面设有树脂装卸口和检查视窗;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由PP、PA、PES、ABS或CPVC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的厚度为3-8mm,上端直径100-150mm,下端直径300-500mm,高度为50-100mm。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庆何应梁李俊荣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