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51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其包括机架总成、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总成上的躺坐两用椅、负重总成、上肢练习装置、下肢放置架、下肢练习装置、和侧臂练习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机架总成支撑,通过负重总成调整健身负重,通过上肢练习装置或侧臂练习装置与下肢放置架或下肢练习装置实现联动练习或单独练习,从而具有至少八种健身方式,从而可以对人体四肢与躯干上的肌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克服了传统健身器材结构单一的驱动,降低了健身房的购买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健身趣味性,避免枯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One machine multipurpose linkage fitness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purpose linkage body-buil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ssembly, a chair for lying on two sides, a load bearing assembly, an upper limb exercising device, a lower limb placing rack, a lower limb exercising device and a side arm exercising device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rack assembly. The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assembly adjustment through weight fitness weight, through upper limb exercise device or side arm rack or lower limb exercise device to realize linkage exercises or separate exercise device with lower extremity exercises, which has at least eight kinds of fitness, which can be on the human body four limbs on the trunk muscles and get the full range of exercise to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fitness equipment, driving a single structure, reducing the purchase cost of the gym, improve equipment fitness fun, avoid boring.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compact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的保养,运动健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普通的健身器械功能单一,日常锻炼比较枯燥,在锻炼不同项目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各种健身器材,这样使得锻炼起来较为繁琐,往往不容易坚持下来,而且,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肌肉拉伤,运动疲劳等问题,尤其是今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比较注重肌肉锻炼,特别是利用具有弹力牵拉作用的拉伸训练结构,但是现有的综合训练器大多不带有这样的训练机构,训练者想要达到这样的训练效果,就必须利用另外的器械锻炼,不能再综合训练器上完成,而且目前的多能能训练器自身体积较大,不便于收纳。CN2015203399799CN2004200535925虽然公开了两种健身器材,但是其结构单一,上肢与下肢锻炼方式有限,不具有集成性,无法实现一机多用,无法实现同时对胳臂、肩部、背部、胸部、腹部、腿部各个部位肌肉的锻炼,无法实现联动锻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包括机架总成、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总成上的躺坐两用椅、负重总成、上肢练习装置、下肢放置架、下肢练习装置、和侧臂练习装置。本专利技术以机架总成支撑,通过负重总成调整健身负重,通过上肢练习装置或侧臂练习装置与下肢放置架或下肢练习装置实现联动练习或单独练习,从而具有至少八种健身方式,从而可以对人体四肢与躯干上的肌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克服了传统健身器材结构单一的驱动,降低了健身房的购买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健身趣味性,避免枯燥。具体地说,机架总成包括支撑底架、竖直设置在支撑底架上的支撑后支架、水平设置在支撑后支架上方的支撑顶部梁、设置在支撑顶部梁与支撑底架之间的支撑斜拉架。负重总成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支撑后支架内的配重导向光杠,起到竖直导向作用,升降设置在该两个配重导向光杠上的配重导向架,上端悬挂在配重导向架下表面的配重提升杆,方便连接与提升配重,分布在配重提升杆上的配重横插销,插装方便,便于组装,升降套装在该两个配重导向光杠上且位于配重导向架下方的配重隔垫,起到间隔作用,方便人工拆装配重,避免配重伤手,位于在上下相邻配重隔垫之间的配重块,设置在位于最底层配重块下表面与支撑底架上表面之间且分别套装在该两个配重导向光杠上的配重缓冲簧,起到缓冲作用,设置在配重导向架上的配重铰接头,一端与配重铰接头连接的配重提升钢索、以及设置在支撑顶部梁上的配重第一变向上导轮;钢索提升,具有柔性。通过弹簧提高负荷,起到缓冲。配重块底部设置有骑在对应配重横插销上的n型槽,拆卸方便,在配重块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装在对应的配重导向光杠的通孔;配重提升钢索以配重铰接头为始端,绕过配重第一变向上导轮。上肢练习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顶部梁下放的活动的联动导轮架、设置在联动导轮架上的上肢第二变向下导轮、在支撑斜拉架顶部背侧的上肢第三变向侧上导轮、从高到低依次设置在支撑斜拉架上部的上肢第八左导轮、上肢第六左导轮、和上肢第四左导轮、上端铰接在支撑顶部梁下端的上肢摆动铰接支架、从低到高依次设置在上肢摆动铰接支架上的上肢第五右导轮、上肢第七右导轮、和上肢第九右导轮、位于上肢摆动铰接支架前方且设置在支撑顶部梁下端的上肢第十变向上导轮、位于上肢第十变向上导轮前方且连接在配重提升钢索末端的上肢卡位连接头、连接在上肢卡位连接头下方的上肢下拉横臂、以及设置在上肢摆动铰接支架下端的上肢前摆动臂;配重提升钢索绕过配重第一变向上导轮后,依次经过上肢第二变向下导轮、上肢第三变向侧上导轮、上肢第四左导轮、上肢第五右导轮、上肢第六左导轮、上肢第七右导轮、上肢第八左导轮、上肢第九右导轮、以及上肢第十变向上导轮。其通过联动导轮架实现上肢与下肢的联动,使得配重同时或单独满足上肢或下肢的健身需要,设计巧妙。上肢前摆动臂通过上肢摆动铰接支架带动钢索沿着导轮移动,实现摆臂健身,通过上肢下拉横臂实现上肢上下运动,实现上肢肌肉上下运动健身,当然,可以两臂分别一个摆动,一个上下,设计巧妙合理,在试验中突然发现通过三组对称分布的导轮,可以实现最优化的设计,导轮太多会增加成本,增加绳索的摩擦,降低使用寿命,导轮少了,增加钢索牵引的角度,增大单个导轮的包角,增加绳索的摩擦,降低使用寿命,采用设计的十轮结构与位置分布,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钢索牵引最为顺利,阻力小,包角合理,钢索使用寿命提高五倍以上。在支撑底架的前方设置有位于躺坐两用椅前方的下肢放置架,在下肢放置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下肢的下肢固定滚动辊。下肢练习装置包括上端铰接在下肢放置架上端的下肢摆动臂、设置在下肢放置架与下肢摆动臂之间的连接弹簧、设置在下肢摆动臂上且用于放置下肢的下肢摆动滚动辊、设置在下肢摆动臂下端的下肢牵拉第一摆动导轮、位于下肢牵拉第一摆动导轮前方的下肢牵拉脚套、始端与下肢牵拉脚套连接的下肢牵拉绳索、分别设置在支撑底架前后端的下肢牵拉第二固定导轮与下肢牵拉第三变向导轮、活动设置在下肢牵拉第三变向导轮上方的下肢联动连接架、设置在下肢联动连接架上的下肢牵拉第四动导轮、设置在支撑底架上且位于下肢牵拉第二固定导轮与下肢牵拉第三变向导轮之间的下肢牵拉第五固定轮、设置在支撑斜拉架中部的下肢牵拉第六固定轮、以及卡在下肢牵拉第六固定轮前方的下肢牵拉卡位接头;下肢牵拉绳索依次经过下肢牵拉脚套、下肢牵拉第一摆动导轮、下肢牵拉第二固定导轮、下肢牵拉第三变向导轮、下肢牵拉第四动导轮、下肢牵拉第五固定轮、以及下肢牵拉第六固定轮后与下肢牵拉卡位接头连接。下肢联动连接架上端连接有下肢联动绳索,在联动导轮架下端设置有下肢联动上导轮,在下肢联动上导轮下方活动设置有下肢联动活动架,下肢联动绳索经过下肢联动上导轮后与下肢联动活动架连接。下肢牵拉卡位接头作为终点,通过下肢联动上导轮实现对配重的牵引,适合下肢牵拉肌肉的锻炼。在下肢联动活动架上设置有下肢侧拉变向第一导轮,在下肢侧拉变向第一导轮上设置有下肢侧拉绳索,下肢侧拉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对称位于躺坐两用椅两侧的下肢左侧拉部件与下肢右侧拉部件;下肢左侧拉部件与下肢右侧拉部件结构相同;通过下肢联动活动架实现下肢左侧拉部件与下肢右侧拉部件的配重锻炼。具体地说,下肢左侧拉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架上的下肢侧拉固定第二导轮、位于下肢侧拉固定第二导轮前方的下肢侧拉固定第三导轮、位于下肢侧拉固定第三导轮前方的下肢侧拉脚套;下肢侧拉绳索绕过下肢侧拉变向第一导轮后,依次连接下肢侧拉固定第二导轮、下肢侧拉固定第三导轮、以及下肢侧拉脚套。下肢侧拉固定第三导轮的导轮轴为扭簧轴,侧臂练习装置包括下端与扭簧轴键连接的侧摆动臂。从而实现侧摆动肌肉练习。本专利技术力传递采用树状结构,即以配重为基点,以钢索为连线,首先分为两上肢与下肢两个主干,上肢分叉为摆动与牵引两个分支,下肢分叉为侧拉与牵拉两个分支,侧拉分支又分叉一个摆动旁支,结构清晰明了,设计合理。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总成(1)、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总成(1)上的座椅(2)、负重总成(3)、上肢练习装置(4)、下肢放置架(5)、下肢练习装置(6)、和侧臂练习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总成(1)、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总成(1)上的座椅(2)、负重总成(3)、上肢练习装置(4)、下肢放置架(5)、下肢练习装置(6)、和侧臂练习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机架总成(1)包括支撑底架(9)、竖直设置在支撑底架(9)上的支撑后支架(8)、水平设置在支撑后支架(8)上方的支撑顶部梁(11)、设置在支撑顶部梁(11)与支撑底架(9)之间的支撑斜拉架(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负重总成(3)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支撑后支架(8)内的配重导向光杠(18)、升降设置在该两个配重导向光杠(18)上的配重导向架(17)、上端悬挂在配重导向架(17)下表面的配重提升杆(13)、分布在配重提升杆(13)上的配重横插销(14)、升降套装在该两个配重导向光杠(18)上且位于配重导向架(17)下方的配重隔垫(16)、位于在上下相邻配重隔垫(16)之间的配重块(15)、设置在位于最底层配重块(15)下表面与支撑底架(9)上表面之间且分别套装在该两个配重导向光杠(18)上的配重缓冲簧(12)、设置在配重导向架(17)上的配重铰接头(19)、一端与配重铰接头(19)连接的配重提升钢索(20)、以及设置在支撑顶部梁(11)上的配重第一变向上导轮(21);配重块(15)底部设置有骑在对应配重横插销(14)上的n型槽,在配重块(15)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装在对应的配重导向光杠(18)的通孔;配重提升钢索(20)以配重铰接头(19)为始端,绕过配重第一变向上导轮(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机多用联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上肢练习装置(4)包括设置在支撑顶部梁(11)下放的活动的联动导轮架(22)、设置在联动导轮架(22)上的上肢第二变向下导轮(23)、在支撑斜拉架(10)顶部背侧的上肢第三变向侧上导轮(24)、从高到低依次设置在支撑斜拉架(10)上部的上肢第八左导轮(30)、上肢第六左导轮(28)、和上肢第四左导轮(25)、上端铰接在支撑顶部梁(11)下端的上肢摆动铰接支架(26)、从低到高依次设置在上肢摆动铰接支架(26)上的上肢第五右导轮(27)、上肢第七右导轮(29)、和上肢第九右导轮(31)、位于上肢摆动铰接支架(26)前方且设置在支撑顶部梁(11)下端的上肢第十变向上导轮(32)、位于上肢第十变向上导轮(32)前方且连接在配重提升钢索(20)末端的上肢卡位连接头(33)、连接在上肢卡位连接头(33)下方的上肢下拉横臂(34)、以及设置在上肢摆动铰接支架(26)下端的上肢前摆动臂(35);配重提升钢索(20)绕过配重第一变向上导轮(21)后,依次经过上肢第二变向下导轮(23)、上肢第三变向侧上导轮(24)、上肢第四左导轮(25)、上肢第五右导轮(27)、上肢第六左导轮(28)、上肢第七右导轮(29)、上肢第八左导轮(30)、上肢第九右导轮(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洋舟王爽爽章纪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