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41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36
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包括底座,上盖,主轴,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圆环,推杆,螺钉,销,螺栓,垫片,螺母,所述的主轴与轴承过盈配合,相对底座可以转动;所述的四个凸轮分别固定在主轴上,由主轴带动转动;所述的圆环通过外螺纹轴与推杆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的推杆通过上盖的四个通孔,与上盖的四个通孔构成移动副,且底部分别嵌入四个凸轮的凹槽内,构成高副,从而实现推杆的上下运动。使用时将四指套到圆环上,转动主轴从而带动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转动,使得推杆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圆环带动四指的上下交错运动。能够使四指得到有效的锻炼,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finger motor that trains four fingers and up and down movement

A four finger movement training device, staggered up and down movement of the upper cover comprises a base, shaft, cam, the index finger, middle finger cam, cam ring finger, little finger ring, push rod, cam, screw, pin, bolt, nut, washer, spindle and bearing the interference fit, can rotate relative base; four the cam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main shaft, driven by the main shaft to rotate; the rings are connected by a screw thread hole axis and the push rod external threads; four through holes and the push rod through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four through hole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bottom groove form a moving pair, respectively. Four embedded cam, a high side, so as to realize the up and down movement of the push rod. Use the four finger into the ring, rotation of the shaft so as to drive the cam to cam index finger, ring finger, little finger cam, cam rotation, push rod up and down reciprocating motion, the circular drive four refers to the staggered up and down movement. The four fingers can be effectively exercised,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指运动器,特别是一种带有凸轮运动的手指运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各种手指运动器,大多为机械类且结构较为复杂,但结构简单精巧亦能实现功能的并不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带有凸轮的手指运动器。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包括底座,上盖,主轴,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圆环,推杆,螺钉,销,螺栓,垫片,螺母,轴承,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由一底面和两侧面构成,一侧面有一盲孔,另一侧面有一通孔,且上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上盖为倒“U”型,上面有四个分布均匀的通孔,底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主轴为带柄的“Z”型,一端有一通孔且长轴部分带有凹槽;所述的食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中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无名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小拇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圆环底部有一外螺纹的轴;所述的推杆为倒“T”型,且顶部有一螺纹孔。所述的主轴穿过底座侧面的通孔且架在另一侧面的盲孔上,与轴承过盈配合,相对底座可以转动;所述的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分别固定在主轴上,由主轴带动转动;所述的圆环通过外螺纹轴与推杆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的推杆通过上盖的四个通孔,与上盖的四个通孔构成移动副,且底部分别嵌入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的凹槽内,构成高副,从而实现推杆的上下运动。所述的螺钉有四个,穿过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最上面凸台上的一个螺纹孔固定在主轴上;所述的销有一个,穿过主轴的通孔固定在底座和主轴上;所述的螺栓、垫片、螺母各有四个,通过底座和上盖的四个螺纹孔使得底座和上盖相固定;所述的轴承有两个,与底座侧面的盲孔和通孔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益在于: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且四指可以得到有效锻炼,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凸轮和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和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轴承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上盖,3主轴,4食指凸轮,5中指凸轮,6无名指凸轮,7小拇指凸轮,8圆环,9推杆,10螺钉,11销,12螺栓,13垫片,14螺母,1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可知,包括底座(1),上盖(2),主轴(3),食指凸轮(4),中指凸轮(5),无名指凸轮(6),小拇指凸轮(7),圆环(8),推杆(9),螺钉(10),销(11),螺栓(12),垫片(13),螺母(14),轴承(15),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由一底面和两侧面构成,一侧面有一盲孔,另一侧面有一通孔,且上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上盖(2)为倒“U”型,上面有四个分布均匀的通孔,底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主轴(3)为带柄的“Z”型,一端有一通孔且长轴部分带有凹槽;所述的食指凸轮(4)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中指凸轮(5)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无名指凸轮(6)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小拇指凸轮(7)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圆环(8)底部有一外螺纹的轴;所述的推杆(9)为倒“T”型,且顶部有一螺纹孔。所述的主轴(3)穿过底座(1)侧面的通孔且架在另一侧面的盲孔上,与轴承(15)过盈配合,相对底座(1)可以转动;所述的食指凸轮(4)、中指凸轮(5)、无名指凸轮(6)、小拇指凸轮(7)分别固定在主轴(3)上,由主轴(3)带动转动;所述的圆环(8)通过外螺纹轴与推杆(9)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的推杆(9)通过上盖(2)的四个通孔,与上盖(2)的四个通孔构成移动副,且底部分别嵌入食指凸轮(4)、中指凸轮(5)、无名指凸轮(6)、小拇指凸轮(7)的凹槽内,构成高副,从而实现推杆的上下运动。所述的螺钉(10)有四个,穿过食指凸轮(4)、中指凸轮(5)、无名指凸轮(6)、小拇指凸轮(7)最上面凸台上的一个螺纹孔固定在主轴(3)上;所述的销(11)有一个,穿过主轴(3)的通孔固定在底座(1)和主轴(3)上;所述的螺栓(12)、垫片(13)、螺母(14)各有四个,通过底座(1)和上盖(2)的四个螺纹孔使得底座(1)和上盖(2)相固定;所述的轴承(15)有两个,与底座(1)侧面的盲孔和通孔过盈配合。使用时,将四指套到圆环(8)上,转动主轴(3)从而带动食指凸轮(4),中指凸轮(5),无名指凸轮(6),小拇指凸轮(7)转动,使得推杆(8)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圆环带动四指的上下交错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包括底座(1),上盖(2),主轴(3),食指凸轮(4),中指凸轮(5),无名指凸轮(6),小拇指凸轮(7),圆环(8),推杆(9),螺钉(10),销(11),螺栓(12),垫片(13),螺母(14),轴承(15),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由一底面和两侧面构成,一侧面有一盲孔,另一侧面有一通孔,且上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上盖(2)为倒“U”型,上面有四个分布均匀的通孔,底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主轴(3)为带柄的“Z”型,一端有一通孔且长轴部分带有凹槽;所述的食指凸轮(4)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中指凸轮(5)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无名指凸轮(6)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小拇指凸轮(7)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圆环(8)底部有一外螺纹的轴;所述的推杆(9)为倒“T”型,且顶部有一螺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包括底座(1),上盖(2),主轴(3),食指凸轮(4),中指凸轮(5),无名指凸轮(6),小拇指凸轮(7),圆环(8),推杆(9),螺钉(10),销(11),螺栓(12),垫片(13),螺母(14),轴承(15),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由一底面和两侧面构成,一侧面有一盲孔,另一侧面有一通孔,且上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上盖(2)为倒“U”型,上面有四个分布均匀的通孔,底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主轴(3)为带柄的“Z”型,一端有一通孔且长轴部分带有凹槽;所述的食指凸轮(4)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中指凸轮(5)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无名指凸轮(6)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小拇指凸轮(7)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圆环(8)底部有一外螺纹的轴;所述的推杆(9)为倒“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王文安郑一峰应凯健李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