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378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垫,其能够防止液体的扩散性降低,维持在正面片上突出的多个凸部的形状,且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折成三折的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通过下述方案得到了解决:在俯视观察时,前侧部的左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前侧部的右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在俯视观察时,后侧部的左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后侧部的右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左前侧部和左后侧部以接近左侧收窄边的左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左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右前侧部和右后侧部以接近右侧收窄边的右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右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

pa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ad, which can prevent the diffusivity of the liquid from decreasing, and maintain the shape of a plurality of convex parts protruding on the front piece, and form a state of being folded to seventy percent off in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The subject of the invention has been solv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scheme: in plan view, the front portion of the left front side section and the narrowing of the narrow width of the left side than in the left extension narrowed, front right side section of the front side section and narrowed the narrow width of the right side in the right side than narrowed in. As viewed from above, the left rear part and the rear part of the narrowing of the narrow width of the left side than in the left extension narrowed, the right rear side section and the rear side section narrowed the narrow width of the right side than on the right extension narrowed, front left side section and the left rear side section close to the left of the left side narrowed set in the direction of ex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left bending line as the center of bending towards the inside, front right side section and the right rear side section close to the right edge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narrow set of extension in the direction of firs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eander line for Heart inside b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带型一次性尿布的垫,特别是涉及为了维持突出地形成于正面片上的凸部而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折成三折的状态的垫。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如下的方案:在正面片上,在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提高所排泄的尿等的扩散的凸部,以吸收体的左侧部的在宽度方向上进行二分割的左侧假想线为中心将吸收体的左侧部向内侧弯折,以吸收体的右侧部的在宽度方向上进行二分割的右侧假想线为中心将吸收体的右侧部向内侧弯折,然后,以对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三分割的前侧假想线为中心将吸收体的前侧部向内侧弯折,然后以对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进行三分割的后侧假想线为中心将吸收体的后侧部向内侧弯折。(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防止液体的扩散性降低,提出有这样的方案:在正面片的内表面上,在宽度方向上错开规定的间距形成凸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70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4234号公报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方案中,也向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弯折的吸收体的左侧部和右侧部重合,因此,在正面片的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对置的部位处形成的大量的凸部由于吸收体的左侧部和右侧部的按压而可能无法维持形状。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公开垫的弯折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垫,其能够防止液体的扩散性降低,维持在正面片上突出的多个凸部的形状,且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折成三折的状态。解决了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第1方案是垫,其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片上形成有突出的凸部,所述吸收体由下述部分形成: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侧部;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收窄部;以及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部,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前侧部的左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前侧部的右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后侧部的左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后侧部的右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所述左前侧部和左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左侧收窄边的左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左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所述右前侧部和右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右侧收窄边的右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右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在俯视观察时,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弯折线,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3弯折线,在将所述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所述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所述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所述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后,将所述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所述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所述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所述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第2方案是垫,其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片上形成有突出的凸部,所述吸收体由下述部分形成: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侧部;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收窄部;以及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部,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前侧部的左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前侧部的右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后侧部的左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后侧部的右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所述左前侧部和左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左侧收窄边的左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左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所述右前侧部和右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右侧收窄边的右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右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在俯视观察时,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弯折线,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3弯折线,将所述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所述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将所述左前侧部配置于所述左后侧部中的与第3弯折线相比在前侧延伸的第1左后侧部的内侧,并将所述右前侧部配置于所述右后侧部中的与第3弯折线相比在前侧延伸的第1右后侧部的内侧,然后,将所述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所述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第3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案的结构中,所述第1左侧弯折线位于左侧收窄边上,所述第1右侧弯折线位于右侧收窄边上。第4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案的结构中,在所述前侧部的前部中的与第1左侧弯折线和第1右侧弯折线重合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矩形状的第1左前侧重合部和矩形状的第1右前侧重合部,在所述后侧部的前部中的与第1左侧弯折线和第1右侧弯折线重合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在前侧具有顶部的三角形状的第2左后侧重合部和在前侧具有顶部的三角形状的第2右后侧重合部,所述第2左后侧重合部和第2右后侧重合部分别延伸到第3弯折线的前侧。第5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案的结构中,在所述收窄部的两侧部中的与第3弯折线重合的部位分别设置有矩形状的第3左中侧重合部和矩形状的第2右中侧重合部,在所述后侧部的前部中的与第1左侧弯折线和第1右侧弯折线重合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在前侧具有顶部的三角形状的第2左后侧重合部和在前侧具有顶部的三角形状的第2右后侧重合部,所述第2左后侧重合部和第2右后侧重合部分别延伸到第3弯折线的前侧。根据第1方案,在正面片上形成有突出的凸部,吸收体由下述部分形成: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侧部;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收窄部;以及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部,在俯视观察时,前侧部的左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前侧部的右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在俯视观察时,后侧部的左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后侧部的右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左前侧部和左后侧部以接近左侧收窄边的左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左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右前侧部和右后侧部以接近右侧收窄边的右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右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在俯视观察时,在将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弯折线,在后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3弯折线,在将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后,将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因此,在收窄部的内表面与外侧部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外侧部的外表面与前侧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从而能够维持与前侧部、收窄部、外侧部对置的正面片的朝向内侧突出的凸部的形状,防止液体的扩散性降低。根据第2方案,在第1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垫,其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片上形成有突出的凸部,所述吸收体由下述部分形成: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侧部;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收窄部;以及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部,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前侧部的左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前侧部的右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后侧部的左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后侧部的右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所述左前侧部和左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左侧收窄边的左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左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所述右前侧部和右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右侧收窄边的右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右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在俯视观察时,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弯折线,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3弯折线,在将所述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所述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所述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所述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后,将所述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所述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所述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所述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9 JP 2016-1922881.一种垫,其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片上形成有突出的凸部,所述吸收体由下述部分形成: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侧部;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收窄部;以及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部,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前侧部的左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前侧部的右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后侧部的左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后侧部的右后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伸,所述左前侧部和左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左侧收窄边的左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左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所述右前侧部和右后侧部以接近所述右侧收窄边的右侧而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1右侧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在俯视观察时,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弯折线,在将所述吸收体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3部分的位置中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3弯折线,在将所述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所述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所述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所述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后,将所述左后侧部和右后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后侧部以所述第3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或者将所述左前侧部和右前侧部弯折的状态下的前侧部以所述第2弯折线为中心向内侧弯折。2.一种垫,其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以及设置于所述正面片与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片上形成有突出的凸部,所述吸收体由下述部分形成:位于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侧部;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收窄部;以及位于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部,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前侧部的左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左侧收窄边相比在左侧延伸,所述前侧部的右前侧部与收窄部的最窄宽度部的右侧收窄边相比在右侧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彩
申请(专利权)人: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