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724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22:29
一种打击工具,通过使内壳体形成为树脂制而维持轻型化,并且抑制由于轴承的发热而产生的内壳体的变形并适当地防止偏芯、耐久性的降低。在电锤钻(1)中,在收纳马达(3),与配置于马达的前方并由于马达(3)的驱动而动作的打击机构(6)的壳体内设置有内壳体(13),该内壳体(13)在马达(3)与打击机构(6)之间经由金属轴承(24)以及滚珠轴承(17)分别保持马达(3)的输出轴(4)与打击机构(6)的工具保持部(43),由金属形成工具保持部(43)的金属轴承(24)的保持部分(前保持部16),由树脂形成除此以外的部分(后保持部14),将前保持部(16)与后保持部(14)结合起来形成内壳体(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前端工具的打击机构的电锤钻等打击工具
技术介绍
电锤钻等打击工具具有打击机构,该打击机构在壳体内具备马达;活塞、缸体等往复运动部件;打击件,其与该往复运动部件连动;以及转换部件,其将马达的旋转转换为往复运动部件的前后运动,伴随着马达的驱动经由转换部件使往复运动部件连动,利用与此连动的打击件直接或间接地打击前端工具。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那样,在马达与打击机构之间且在壳体内设置有支承部件(内壳体),其经由轴承分别保持马达的输出轴与打击机构的缸体部(最终输出轴),此处,为了实现轻型化,除轴支承缸体部的金属轴承等轴承外,将支承部件形成为树脂制,并通过一体成形来制成轴承。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07926号公报若这样除了轴承外,使内壳体形成为树脂制,则因轴承的发热引起其周围的树脂变形,从而存在导致缸体等的偏芯、耐久性的降低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击工具,其通过使内壳体形成为树脂制而维持轻型化,并且能够通过抑制由于轴承的发热而引起的内壳体的变形而适当地防止偏芯、耐久性的降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技术为一种打击工具,其在收纳马达与配置于马达的前方并通过马达的驱动而动作的打击机构的壳体内,设置有内壳体,上述内壳体在马达与打击机构之间经由轴承分别保持马达的输出轴与打击机构的最终输出轴,上述打击工具的特征在于,对内壳体而言,由金属形成最终输出轴的轴承的保持部分,由树脂形成除此以外的部分,将金属形成部分与树脂形成部分结合起来形成内壳体。技术方案2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结构中,金属形成部分与树脂形成部分被螺纹结合。技术方案3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或2的结构中,金属形成部分具备与壳体的内表面的抵接部抵接。技术方案4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3的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中,在马达的输出轴设置有风扇,在壳体内形成有使基于风扇的空气流通过金属形成部分的外侧的通气路。技术方案5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4的任一项的结构中,在树脂形成部分形成有贯通空间,上述贯通空间沿前后方向贯通且其内部的空气与金属形成部分接触。技术方案6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或5的结构中,通过与树脂形成部分的一体成形来结合金属形成部分。技术方案7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的结构中,在金属形成部分设置有前后方向的防脱部与旋转方向的止转部。技术方案8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7的任一项的结构中,金属形成部分由铝或者镁形成。此外,此处“铝”包括“铝合金”,“镁”包括“镁合金”。技术方案9所述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8的任一项的结构中,打击机构包括:活塞缸,其收纳打击件;筒状的工具保持部,其成为保持活塞缸的最终输出轴;以及转换部件,其将从输出轴传递的旋转转换为活塞缸的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轴承保持工具保持部。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的技术,对内壳体而言,由金属形成最终输出轴的轴承的保持部分,由树脂形成除此以外的部分,将两者结合而形成内壳体,由此能够通过使内壳体形成为树脂制而维持内壳体轻型化,并且能够通过抑制由于轴承的发热所引起的内壳体的变形而适当地防止偏芯、耐久性的降低。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I的效果外,能够通过螺纹结合而简单地结合以及分离金属形成部分与树脂形成部分,从而组装性、修理性变得良好。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I或2的效果外,通过采用抵接部,能够提高内壳体的刚性,从而能够准确地维持马达的输出轴与最终输出轴的位置关系。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I?3的任一项的效果外,还能够借助设置于壳体的通气路进一步提高基于金属形成部分的散热效果。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I?4的任一项的效果外,通过形成贯通空间,而促进金属形成部分的散热,从而能够更加适当地防止内壳体的变形。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I或5的效果外,能够在成形树脂形成部分的同时使之与金属形成部分结合。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6的效果外,通过采用防脱部与止转部,能够使成形为一体的金属形成部分可靠地与树脂形成部分形成为一体。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I?7的任一项的效果外,通过采用铝或者镁能够实现金属形成部分的轻型化。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技术,除技术方案I?8的任一项的效果外,即使在最终输出轴为筒状的工具保持部的打击机构中也能够实现内壳体的轻型化与耐久性的维持。【附图说明】图1是电锤钻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内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A、图4B是内壳体的说明图,图4A表示中央纵剖面,图4B表示沿B-B线剖面。图5是变形例的电锤钻的局部纵剖视图。图6是沿图5的C-C线剖视图。图7是变形例的内壳体的立体图。图8是套筒的立体图。图9A、图9B是变形例的内壳体的说明图,图9A表示中央纵剖面,图9B表示沿D-D线剖面。图10是沿图9A的E-E线剖视图。图11是变形例的电锤钻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2是沿图11的F-F线剖视图。图13是沿图11的G-G线剖视图。图14是电锤钻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A、1B...电锤钻;2...马达壳体;3...马达;4...输出轴;5...前壳体;6...打击机构;10...风扇;11...风扇收纳室;12...排气口 ;13、13A...内壳体;14...后保持部;15...筒状部;16...前保持部;17、31、33、44...滚珠轴承;24...金属轴承;25、55...阶梯部;26...抵接部;27...贯通空间;30...中间轴;34...第I齿轮;35...第2齿轮;36...第3齿轮;37...毂状套筒;39...臂;40...离合器;43...工具保持部;45...第4齿轮;47...活塞缸;49...打击件;52...套筒;53...槽;54...倒角部;56...连通空间;57...薄壁部;58...厚壁部;59...通气路;60...前排出口 ;62...内压逃逸通路;63...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作为打击工具的一个例子的电锤钻的局部纵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视图,电锤钻I在朝前(以图1的左侧为前方。)地收纳有马达3的马达壳体2的前方,利用未图示的多个螺栓从后方与收纳有打击机构6的前壳体5连结,在马达壳体2的后方与收纳有开关8的手柄7连结而形成。9为设置于开关8并向前方突出的扳机。在马达3的输出轴4固定有马达冷却用的风扇10,该风扇10配置在形成于马达壳体2的前部的风扇收纳室11内。在风扇收纳室11的外侧且在马达壳体2的侧面以及下表面形成有排气口12、12,在手柄7的后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吸气口。在前壳体5的内部保持有内壳体13。如图3、图4所示,该内壳体13由后保持部14和前保持部16构成,其中,后保持部1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击工具,其在收纳马达与配置于马达的前方并通过所述马达的驱动而动作的打击机构的壳体内,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在所述马达与所述打击机构之间经由轴承分别保持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打击机构的最终输出轴,所述打击工具的特征在于,对所述内壳体而言,由金属形成所述最终输出轴的所述轴承的保持部分,由树脂形成除此以外的部分,将金属形成部分与树脂形成部分结合起来形成所述内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祥朗竹内一古泽正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