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开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234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开拉链,包括拉头、两片链带以及设置于链带上的若干链牙;所述拉头包括用于将链带夹在其中的夹板部以及位于所述夹板部上的锁紧部,所述夹板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夹板部的前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开拉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拉链上设置锁紧部,当两侧的链牙啮合后通过锁紧部将拉头卡住,使拉头不能滑动,从而达到锁紧的目的。

An open zip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open zipper pull head, including two pieces of chain and a chain on the chain number of teeth; the pull head includes a belt splint which is positioned in the locking part and the splint portion, the splint comprises parallel arranged on the splint and the lower clamp plat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plint and the lower splint of the column, the column is locat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splint department.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a lock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zipper. When the chain teeth on both sides are engaged, the pull head is jammed through the locking part, so that the pull head can not slid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开拉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开拉链,属于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其特点是由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如图1所示,通常的拉链由链牙1、拉头2组成,其中链牙1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3a、3b,每片链带3a、3b上各自有一列链牙1,两列链牙1相互交错排列,拉头2夹持两侧链牙1,所述拉头2包括用于将链带夹在其中的夹板部2a以及位于所述夹板部2a上的拉片2b,拉动拉片2b使拉头2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1相互啮合或脱开,所述夹板部2a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夹板部的前侧,所谓前侧即是指拉动拉头2使链牙1啮合的方向。现有的上述拉链,常常因振动或误碰而脱开,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防开拉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开拉链,能够防止拉链自己脱开,在拉链上设置锁紧部,当两侧的链牙啮合后通过锁紧部将拉头卡住,使拉头不能滑动,从而达到锁紧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防开拉链,包括拉头、两片链带以及设置于链带上的若干链牙;所述拉头包括用于将链带夹在其中的夹板部以及位于所述夹板部上的锁紧部,所述夹板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夹板部的前侧,所述锁紧部包括垂直于所述上夹板的竖板部,所述竖板部的长方向与所述拉头在使用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在所述竖板部内部沿其长方向开设有一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包括靠近所述竖板部后侧的位置的方形槽起始端以及延伸至所述竖板部中部的方形槽终止端,在所述竖板部内部并位于所述方形槽的向前侧的延长线上还开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方形槽终止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竖板部的外部;一圆杆插入到所述圆孔内并连接于一位于所述方形槽内的第一球体;一金属簧片包括弯板部、大体上垂直连接于所述弯板部远离所述圆孔一端的插板部、位于所述弯板部靠近所述圆孔一端的左右两侧的插杆部;在所述方形槽的下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弯板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靠近所述圆孔的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杆部插入的插孔,所述容纳槽的远离所述圆孔的一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用于所述插杆部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连通与开设在所述上夹板上的通孔,从而使所述插板部的下尖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突出于所述上夹板的下端面。在所述圆杆的远离所述第一球体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球体大小相同的第二球体。在所述弯板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条限位凸棱。在所述容纳槽的下端面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开设于所述限位凸棱的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防开拉链,当需要拉头移动时,将圆杆向外侧拉拔,从而使第一球体脱离金属簧片,则金属簧片的弯板部复原到不受外力作用时的弯曲状态,插板部随着弯板部的弯曲从上夹板的通孔内向上缩回;当需要拉头锁定时,将圆杆向内推动,使第一球体移动至弯板部的上方并向下压紧弯板部,弯板部受力后从弯曲状态变为平直状态,从而插板部则被带动向下插入上夹板的通孔并使其下尖端卡在位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链牙上,从而使拉头无法移动;通过在弯板部的上端面设置一条限位凸棱,使第一球体在压紧弯板部时能够被所述限位凸棱所阻挡,从而避免第一球体随着拉头的振动而意外地脱离弯板部,同时限位凸棱在使用者推拉圆杆时能够给使用者一个明显的力反馈,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力反馈得知是否将拉链锁紧。本技术的防开拉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拉链上设置锁紧部,当两侧的链牙啮合后通过锁紧部将拉头卡住,使拉头不能滑动,从而达到锁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拉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拉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当第一球体脱离金属簧片时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防开拉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7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开拉链,包括拉头101、两片链带102以及设置于链带102上的若干链牙103。如图2所示,所述拉头101包括用于将链带102夹在其中的夹板部110以及位于所述夹板部110上的锁紧部120,所述夹板部1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板111与下夹板112以及连接所述上夹板111与下夹板112的立柱113,所述立柱113位于夹板部110的前侧。本技术中,所谓前侧即是指拉动拉头101使链牙103啮合的方向,所谓后侧即是指与前侧相反的方向。如图3-6所示,所述锁紧部120包括垂直于所述上夹板111的竖板部121,图中为了方便显示,将锁紧部120剖切为若干部分,将竖板部121剖切为相互对称的两部分。所述竖板部121的长方向与所述拉头101在使用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在所述竖板部121内部沿其长方向开设有一方形槽122,所述方形槽122包括靠近所述竖板部121后侧的位置的方形槽起始端122e以及延伸至所述竖板部121中部的方形槽终止端122f,在所述竖板部121内部并位于所述方形槽122的向前侧的延长线上还开设有一圆孔123,所述圆孔123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方形槽终止端122f,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竖板部121的外部;一圆杆124插入到所述圆孔123内并连接于一位于所述方形槽122内的第一球体125,所述第一球体125能够在所述方形槽122内移动,但其外径大于圆孔123的内径,从而不能进入所述圆孔123内;一金属簧片126包括弯板部126a、大体上垂直连接于所述弯板部126a远离所述圆孔123一端的插板部126b、位于所述弯板部126a靠近所述圆孔123一端的左右两侧的插杆部126c;在所述方形槽122的下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弯板部126a的容纳槽122a,所述容纳槽122a的靠近所述圆孔123的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杆部126c插入的插孔122c,所述容纳槽122a的远离所述圆孔123的一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用于所述插杆部126c插入的插槽122b,所述插槽122b连通与开设在所述上夹板111上的通孔111a,从而使所述插板部126b的下尖端126b1能够穿过所述通孔111a并突出于所述上夹板111的下端面。在所述圆杆124的远离所述第一球体125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球体125大小相同的第二球体127。在所述弯板部126a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条限位凸棱126d。在所述容纳槽122a的下端面靠近所述插槽122b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122d,所述凹陷部122d开设于所述限位凸棱126d的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防开拉链,当需要拉头101移动时,将圆杆124向外侧拉拔,从而使第一球体125脱离金属簧片126,如图5、6所示,则金属簧片126的弯板部126a复原到不受外力作用时的弯曲状态,插板部126b随着弯板部126a的弯曲从上夹板111的通孔111a内向上缩回;当需要拉头101锁定时,将圆杆124向内推动,使第一球体125移动至弯板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开拉链

【技术保护点】
种防开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头、两片链带以及设置于链带上的若干链牙;所述拉头包括用于将链带夹在其中的夹板部以及位于所述夹板部上的锁紧部,所述夹板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夹板部的前侧,所述锁紧部包括垂直于所述上夹板的竖板部,所述竖板部的长方向与所述拉头在使用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在所述竖板部内部沿其长方向开设有一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包括靠近所述竖板部后侧的位置的方形槽起始端以及延伸至所述竖板部中部的方形槽终止端,在所述竖板部内部并位于所述方形槽的向前侧的延长线上还开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方形槽终止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竖板部的外部;一圆杆插入到所述圆孔内并连接于一位于所述方形槽内的第一球体;一金属簧片包括弯板部、大体上垂直连接于所述弯板部远离所述圆孔一端的插板部、位于所述弯板部靠近所述圆孔一端的左右两侧的插杆部;在所述方形槽的下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弯板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靠近所述圆孔的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杆部插入的插孔,所述容纳槽的远离所述圆孔的一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用于所述插杆部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连通与开设在所述上夹板上的通孔,从而使所述插板部的下尖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突出于所述上夹板的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种防开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头、两片链带以及设置于链带上的若干链牙;所述拉头包括用于将链带夹在其中的夹板部以及位于所述夹板部上的锁紧部,所述夹板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以及连接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夹板部的前侧,所述锁紧部包括垂直于所述上夹板的竖板部,所述竖板部的长方向与所述拉头在使用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在所述竖板部内部沿其长方向开设有一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包括靠近所述竖板部后侧的位置的方形槽起始端以及延伸至所述竖板部中部的方形槽终止端,在所述竖板部内部并位于所述方形槽的向前侧的延长线上还开设有一圆孔,所述圆孔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方形槽终止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竖板部的外部;一圆杆插入到所述圆孔内并连接于一位于所述方形槽内的第一球体;一金属簧片包括弯板部、大体上垂直连接于所述弯板部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华陈国红郑安安王飞董希文郑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威拉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