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单体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99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5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盆架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振膜固定连接的音圈,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向远离盆架中心方向水平延伸形成水平延伸部,水平延伸部的外侧边缘向上方延伸形成第二侧壁,振膜的外侧边缘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水平延伸部上至少设有一个声孔区域,声孔区域内分布有若干个贯穿水平延伸部的微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开设较多的微孔来增大声孔区域,保证了在不增加扬声器单体外形结构尺寸的前提下,使声孔区域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单体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单体以及应用了该扬声器单体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满足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电子产品的体积不断减小,外形趋于轻薄化,对安装在电子产品中的扬声器占用的空间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扬声器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器件,属于最基本的发声单元,其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终端设备中。扬声器单体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形成磁间隙的磁铁和磁轭。振膜的边缘部结合固定在盆架上,音圈与振膜结合固定在一起,音圈在磁间隙中振动,从而带动振膜振动发声。振膜向下振动时,如空气不能快速的导出,会产生较大的阻尼,导致产品的失真度较高,同时频响曲线的高频响应也较差。因此,为保证扬声器的音质和工作可靠性,需要将音圈振动产生的气流和热量需要及时排放出去,避免气流不规则运动带来的杂音,音圈周围的热量累积易导致音圈散线和振膜变形。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微型扬声器结构,以避免上述问题,保证扬声器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单体以及电子设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单体,该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盆架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所述振膜固定连接的音圈,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向远离盆架中心方向水平延伸形成水平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外侧边缘向上方延伸形成第二侧壁,所述振膜的外侧边缘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所述水平延伸部上至少设有一个声孔区域,所述声孔区域内分布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微孔。优选地,所述水平延伸部上对称地开设有两个声孔区域。优选地,所述微孔均匀排列在所述声孔区域内。优选地,所述盆架的底壁和第一侧壁的材料为导磁金属。优选地,所述盆架底壁的中央位置固定有中心磁铁,所述中心磁铁的顶面还结合固定有中心夹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中心磁铁和中心夹板之间的空隙为磁间隙。优选地,所述水平延伸部和第二侧壁的材质与所述底壁和第一侧壁的材质相同。优选地,所述盆架冲压成型或通过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优选地,所述微孔为激光打孔而成或冲压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的截面形状为倒L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设置有上述的扬声器单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能够通过开设较多的微孔来增大声孔区域,保证了在不增加扬声器单体外形结构尺寸的前提下,使声孔区域最大化。较大的声孔区域能够及时排放掉音圈振动而带来的气流,提高了产品的频响曲线的高频响应,同时气流的排放能够带走音圈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集聚在音圈上,气流通过较大的声孔区域时也不易发出噪音。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开设多个微孔作为扬声器单体的声孔,因微孔的孔径较小可以不用粘贴阻尼网布,降低了制程的复杂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示出本使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能够在不增加扬声器单体外形结构尺寸的前提条件下,加大声孔的尺寸,防止振膜振动产生的气流通过声孔时发出噪音,同时高效的对音圈进行散热,本技术提供一种扬声器单体结构,参加图1示出的本技术的剖视图。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1、及收容于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盆架1包括底壁11、由底壁11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12、由第一侧壁12的顶端向远离盆架中心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的水平延伸部13、以及由水平延伸部13的外侧边缘向上方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14。磁路系统包括中心磁铁21和中心夹板22,中心磁铁21结合固定在底壁11的中央,中心夹板22结合固定在中心磁铁21的顶面。振动系统包括振膜31、以及与振膜31固定连接的音圈32,振膜31的外边缘结合固定在第二侧壁14的顶端。盆架1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塑胶,也可以是部分为金属材料,盆架1可以采用冲压或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加工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盆架1的材料为导磁金属,盆架1的第一侧壁12与中心磁铁21和中心夹板22之间的空隙为磁间隙,音圈32悬置于磁间隙中。当音圈32通电后,音圈32在磁路系统的作用下振动,由于音圈32的一端与振膜31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音圈32会驱动振膜31一同振动,从而实现振膜31的发声。本实施例中的盆架1的底壁11和第一侧壁12作为磁路系统的一部分起到导磁轭的作用,因此盆架1可以整体为导磁金属制成,也可以仅底壁11和第一侧壁12为导磁金属制成、而水平延伸部13和第二侧壁14为塑胶制成。如图1所示,盆架1的水平延伸部13上至少设有以1个声孔区域15,如图2所示,声孔区域15内密集分布有若干个贯穿水平延伸部13的微孔151,振膜31向下振动时产生的气流通过微孔151向外排放。本实施方式优选各微孔151均匀排列在声孔区域15内,微孔151的孔径为0.1mm。因此,本技术能够通过开设较多的微孔151来增大声孔区域15,保证了在不增加扬声器单体外形结构尺寸的前提下,使声孔区域15最大化。较大的声孔区域15能够及时排放掉音圈22振动而带来的气流,提高了产品的频响曲线的高频响应,同时气流的排放能够带走音圈22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集聚在音圈上,气流通过较大的声孔区域15时也不易发出噪音。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开设多个微孔151作为扬声器单体的声孔,因微孔151的孔径较小可以不用粘贴阻尼网布,降低了制程的复杂性。当需要调节声孔的阻尼效果时,可以通过调节开设微孔的数量进行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技术对此不进行限定。进一步地,水平延伸部13上对称地设有两个声孔区域15,此种设计能够较快地排放出在音圈32通电工作中产生的气流和热量,避免了气流在盆架1内不规则流动而产生杂音,影响扬声器单体的声学性能。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盆架1的底壁11和第一侧壁12作为磁路系统的一部分起到导磁轭的作用,因此盆架1可以整体为导磁金属制成,也可以仅底壁11和第一侧壁12为导磁金属制成、而水平延伸部13和第二侧壁14为塑胶制成。当盆架1整体由金属制成时,微孔151可以通过激光开孔或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时直接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进一步地,第二侧壁14的截面形状为倒L型,进一步的扩大了声孔区域15的面积。倒L型的形状能够使第二侧壁14具有较薄的侧壁和较宽的顶部,一方面可使声孔区域15的宽度较大,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其顶部与振膜具有较宽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二侧壁14的顶端结合固定有固定环16,振膜31通过固定环16与第二侧壁14固定连接。固定环16可以采用钢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金属材料制成。在振膜31成型过程中,利用振膜成型时的高温高压,振膜31与固定环16通过热固胶一次性热固成型,然后粘贴在第二侧壁14的顶端。此种结构的扬声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单体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盆架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所述振膜固定连接的音圈;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向远离盆架中心方向水平延伸形成水平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外侧边缘向上方延伸形成第二侧壁,所述振膜的外侧边缘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延伸部上至少设有一个声孔区域,所述声孔区域内分布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微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单体,包括盆架、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盆架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与所述振膜固定连接的音圈;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向远离盆架中心方向水平延伸形成水平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外侧边缘向上方延伸形成第二侧壁,所述振膜的外侧边缘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延伸部上至少设有一个声孔区域,所述声孔区域内分布有若干个贯穿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延伸部上对称地开设有两个声孔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均匀排列在所述声孔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