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220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包括渗漏水收集盘、加高内套和渗滤圈,所述渗漏水收集盘具有两部分,上部为防水圈,下部为管道连接部,所述管道连接部插入预留下水口内,所述加高内套由上接套、下接套、凸筋和支撑筋四部分组成,所述下接套的外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凸筋,相邻凸筋之间形成渗漏水通道,所述上接套与下接套的连接处外表面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支撑筋,所述下接套插入渗漏水收集盘的管道连接部内,所述渗滤圈包套在上接套的底部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排水管周围薄弱区域覆盖,并在预留排水管部位具有排除渗漏水的通道,可以将渗漏水排入排水管内,解决传统卫生间排水管与楼板结合部位易造成渗漏水的问题。

An anti leakage joint of toilet drai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akproof joint toilet drain, including leakage of water collecting plate, heightening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 percolation circle, the permeability Water Leakage collection plate has two parts, the upper waterproof ring, lower pipeline connecting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is inserted into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reserved, the heightening of inner sleeve the connecting sleeve, a connecting sleeve, the convex ribs and the supporting rib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lower the wall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spacing distribution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ribs is formed between the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Water Leakage ribs, the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 lower sleeve connection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a plurality of spacing distribution support ribs,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inserted into the pipe under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collecting disc Water Leakage connecting part, the connecting sleeve ring infiltration bag out of the bottom of last week. The utility model covers the weak area around the drainage pipe, and has a channel to exclude the leakage water at the part of the reserved drainage pipe, which can drain the leakage water into the drainage pip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eakage of water in the joint area between the drainage pipe and the floor of the traditional toi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
本技术涉及建筑卫生间楼板防渗漏产品的
,特别涉及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住宅建筑交房时基本都是毛胚房,用户还需要进行装修后才能入住,毛胚房交房时卫生间只预留一些排水管道下水口,一般包括一个地漏下水口,一个洗脸盆下水口,一个淋浴地漏下水口,一个马桶地下水口,预留的下水口是一根伸出地面高度150mm左右的塑料排水管道。用户装修时的步骤一般是,先在楼板上做一层防水层,上面再做一层15mm厚水泥保护层,然后上面再做一层30mm左右的干硬性素混凝土,上面再铺贴瓷砖。以上施工方法中存在问题是,3~5年后,卫生间楼板很容易发生渗漏水,尤其是预留下水口排水管道周围,最易发生渗漏水,渗漏水往往滴到下层卫生间吊顶上,干扰影响人们生活,有时还易造成邻里纠纷。发生渗漏的原因分析如下:卫生间地面的积水,尤其是淋浴部位积水很容易渗进干硬性素混凝土层内,平时这一层一般呈水饱合状态,一但防水层损坏或施工不到位,积水便会渗到楼板上面,一但楼板有瑕疵,积水便会从瑕疵部位渗漏到下层。而楼板的“瑕疵”,最常见的就是塑料管与楼板部位处理不到位引起的,由于塑料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远大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长期温差交替下,很容易破坏楼板表面与下水管结合表面的防水层,还会造成塑料管与楼板结合部位发生松动,从而造成渗漏水。传统做法的特点,总结存在的根本问题,可以归纳如下:防水层的位置低于排水管道下水口,从瓷砖渗漏下去的水无法排除,只能靠防水层将渗漏水蓄存起来,而蓄存起来的水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总有渗漏的一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施工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可以将下水管周围薄弱区域覆盖,并在预留排水管部位具有排除渗漏水的通道,可以将渗漏水排入下水管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卫生间排水管与楼板结合部位易造成渗漏水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包括渗漏水收集盘、加高内套和渗滤圈,所述的渗漏水收集盘具有两部分,上部为防水圈,下部为管道连接部,所述的防水圈的中心部位与管道连接部的上端口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防水圈的外沿具有上翻的边缘部,所述的管道连接部插入预留下水口内,所述的加高内套整体呈一个束口的内空圆柱状,由上接套、下接套、凸筋和支撑筋四部分组成,所述的上接套的下端与下接套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下接套的外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凸筋,相邻凸筋之间形成渗漏水通道,所述的上接套与下接套的连接处外表面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支撑筋,所述的下接套插入渗漏水收集盘的管道连接部内,所述的渗滤圈整体为圆环结构,所述的渗滤圈设置在防水圈上端面上,并包套在上接套的底部外周。作为优选,所述的管道连接部的外径略小于所连预留下水口的管道内径,所述的上接套外径大于管道连接部的内径,所述的下接套外径略小于管道连接部的内径,且下接套上的凸筋与管道连接部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的管道连接部的外径尺寸范围在40~47mm之间,所述的上接套的内径略大于50mm。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筋与凸筋的数量相同且相对应,相对应的支撑筋下端与凸筋上端连接,相邻的支撑筋之间形成渗漏水通道的入水口。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接套与下接套的连接处呈锥面,所述的上接套、下接套、凸筋和支撑筋为一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水圈整体呈圆盘状,所述的防水圈的外径远大于渗滤圈的外径,所述的防水圈外沿处的边缘部高度高于管道连接部的上端口。作为优选,所述的渗滤圈具有内部孔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结构合理,采用渗漏水收集盘、加高内套和渗滤圈组合,有效防止下水管与楼板的结合部位发生渗漏,渗漏水收集盘下部有管道连接部,可以插入预留下水口中,加高内套下部的下接套插入管道连接部中,且下接套外壁与管道连接部之间形成若干条渗漏水通道,当加高内套上部的上接套与地面产生缝隙后,水会渗漏至渗漏水收集盘上的防水圈中,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先经过渗滤圈过滤作用,再从入水口流入渗漏水通道,最后流至排水管中排出,并不会继续往下渗漏,解决传统卫生间排水管与楼板结合部位易造成渗漏水的问题。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的安装应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包括渗漏水收集盘1、加高内套2和渗滤圈3,所述的渗漏水收集盘1具有两部分,上部为防水圈11,下部为管道连接部12,所述的防水圈11的中心部位与管道连接部12的上端口14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防水圈11的外沿具有上翻的边缘部13,所述的管道连接部12插入预留下水口43内,所述的加高内套2整体呈一个束口的内空圆柱状,由上接套21、下接套22、凸筋23和支撑筋24四部分组成,所述的上接套21的下端与下接套22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下接套22的外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凸筋23,相邻凸筋23之间形成渗漏水通道25,所述的上接套21与下接套22的连接处外表面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支撑筋24,所述的下接套22插入渗漏水收集盘1的管道连接部12内,所述的渗滤圈3整体为圆环结构,所述的渗滤圈3设置在防水圈11上端面上,并包套在上接套21的底部外周。进一步地,所述的管道连接部12的外径略小于所连预留下水口43的管道内径,所述的管道连接部12的外径尺寸范围在40~47mm之间,既能保证管道连接部12插入预留下水口43中,同时又能保证管道连接部12内径不会太小而影响到排水流量;所述的上接套21外径大于管道连接部12的内径,所述的下接套22外径略小于管道连接部12的内径,且下接套22上的凸筋23与管道连接部1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接套21的内径略大于50mm,施工安装时,既可以直接连接地漏,也可以与常规DN50排水管道承插连接,进行加高后,再与地漏或其它器具排水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接套21与下接套22的连接处呈锥面,所述的上接套21、下接套22、凸筋23和支撑筋24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支撑筋24与凸筋23的数量相同且相对应,相对应的支撑筋24下端与凸筋23上端连接,相邻的支撑筋24之间形成渗漏水通道25的入水口26。其中,支撑筋24的作用,一方面形成渗漏水通道25的入水口26,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重力支撑作用,增加上接套21从地面传导下来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圈11整体呈圆盘状,所述的防水圈11的外径远大于渗滤圈3的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漏水收集盘(1)、加高内套(2)和渗滤圈(3),所述的渗漏水收集盘(1)具有两部分,上部为防水圈(11),下部为管道连接部(12),所述的防水圈(11)的中心部位与管道连接部(12)的上端口(14)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防水圈(11)的外沿具有上翻的边缘部(13),所述的管道连接部(12)插入预留下水口(43)内,所述的加高内套(2)整体呈一个束口的内空圆柱状,由上接套(21)、下接套(22)、凸筋(23)和支撑筋(24)四部分组成,所述的上接套(21)的下端与下接套(22)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下接套(22)的外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凸筋(23),相邻凸筋(23)之间形成渗漏水通道(25),所述的上接套(21)与下接套(22)的连接处外表面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支撑筋(24),所述的下接套(22)插入渗漏水收集盘(1)的管道连接部(12)内,所述的渗滤圈(3)整体为圆环结构,所述的渗滤圈(3)设置在防水圈(11)上端面上,并包套在上接套(21)的底部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漏水收集盘(1)、加高内套(2)和渗滤圈(3),所述的渗漏水收集盘(1)具有两部分,上部为防水圈(11),下部为管道连接部(12),所述的防水圈(11)的中心部位与管道连接部(12)的上端口(14)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防水圈(11)的外沿具有上翻的边缘部(13),所述的管道连接部(12)插入预留下水口(43)内,所述的加高内套(2)整体呈一个束口的内空圆柱状,由上接套(21)、下接套(22)、凸筋(23)和支撑筋(24)四部分组成,所述的上接套(21)的下端与下接套(22)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下接套(22)的外壁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凸筋(23),相邻凸筋(23)之间形成渗漏水通道(25),所述的上接套(21)与下接套(22)的连接处外表面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支撑筋(24),所述的下接套(22)插入渗漏水收集盘(1)的管道连接部(12)内,所述的渗滤圈(3)整体为圆环结构,所述的渗滤圈(3)设置在防水圈(11)上端面上,并包套在上接套(21)的底部外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间排水管防渗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连接部(12)的外径略小于所连预留下水口(43)的管道内径,所述的上接套(21)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敏陈长春潘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