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柔性围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199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围隔,包括围合架,若干个连接在围合架上的支架,连接在支架末端的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弹簧末端的第一重块,穿套在支架上的围隔幔,浮管,预埋基座;所述围隔幔上边缘包裹围合架,所述围隔幔下边缘包裹有第二重块,所述浮管将围隔幔上边缘压持在围合架上,所述预埋基座上设有收容第一重块的第一收容槽以及收容第二重块的第二收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为:一、该新型柔性围隔结构牢固,可抵抗大风和水浪;二、船只可自由通过该新型柔性围隔并且不影响该新型柔性围隔的使用;三、该新型柔性围隔可体现泥土系统对于水体的影响。

A new type of flexible peri sept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柔性围隔
本技术涉及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柔性围隔。
技术介绍
湖泊、江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但是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扩张,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中,使得湖泊和江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进而造成诸如蓝藻水华、鱼类死亡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的生态修复受到了广大生态学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然而水体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要通过生态修复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为前提,而在整个大水面做实验也不切实际,把水体分离出来又破坏其原始性。所以在湖泊和江河中建造原位围隔成为实施生态修复实验最理想的方法,对围隔结构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授权公告号为CN20445598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了一种可调式围隔,所述围隔包括支架和围隔幔,该围隔结构牢固,虽可很好抵抗大风,避免水浪直接拍击围隔幔造成围隔的倒塌,但是无法使船只自由通过。授权公告号为CN20550204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围隔,包括竖直布置在水中的围隔,所述围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浮管,所述浮管浮在水面上,所述围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铁索,所述围隔和所述铁索之间设有多个弹簧,该围隔可使船只自由通行,但是围隔未与泥土相连,无法体现泥土系统对于水体的影响,此外结构不牢固无法抵抗大风和水浪。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围隔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型柔性围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围隔,包括围合架,若干个连接在围合架上的支架,连接在支架末端的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弹簧末端的第一重块,穿套在支架上的围隔幔,浮管,预埋基座;所述围隔幔上边缘包裹围合架,所述围隔幔下边缘包裹有第二重块,所述浮管将围隔幔上边缘压持在围合架上,所述预埋基座上设有收容第一重块的第一收容槽以及收容第二重块的第二收容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容槽上连接有呈喇叭状向外延伸的限位套,所述第一弹簧位于限位套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一重块均呈圆柱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中间部位还连接有第二弹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的个数为四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隔幔内部连接有若干个穿套在支架上的套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管连接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将围隔幔上边缘压持在围合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该新型柔性围隔结构牢固,可抵抗大风和水浪;二、船只可自由通过该新型柔性围隔并且不影响该新型柔性围隔的使用;三、该新型柔性围隔可体现泥土系统对于水体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一种新型柔性围隔的分解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预埋基座沿A-A线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新型柔性围隔,包括围合架11,若干个连接在围合架11上的支架12,连接在支架12末端的第一弹簧22,连接在第一弹簧22末端的第一重块31,穿套在支架12上的围隔幔4,浮管5,预埋基座6。围隔架1包括围合架11和若干个支架12。在本实施例中,围合架11呈矩形;所述支架12的个数为四个并分别连接在围合架11的四个角部;围隔幔4为防水的聚氯乙烯布;浮管5的个数为四个并分别卡持在围合架11的四个边上,浮管5为三型聚丙烯管或者聚氨酯泡沫管。所述围隔幔4内部连接有若干个套筒42,在本实施例中,套筒42的个数为四个并分别穿套在四个支架12上。围隔幔4纵长与支架12纵长大小相等,围隔幔4纵长与支架12纵长可根据实际河水深度进行设计,河水小幅度内的涨升,可通过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21和浮管5的配合来适应。所述浮管5连接有卡持部51,所述卡持部51将围隔幔4上边缘41压持在围合架11上。所述围隔幔4下边缘包裹连接有第二重块32,第二重块32围绕围隔幔4下边缘布置。在第二重块32和围隔架1作用下,围隔幔4被撑起且结构牢固,能够抵御大风大浪。所述预埋基座6上设有收容第一重块31的第一收容槽72以及收容第二重块32的第二收容槽60。第一重块31被固定在第一收容槽72中,从而保证围隔架1结构稳定,所述第一收容槽72和第一重块31均呈圆柱状。第二重块32被固定在第二收容槽60中。预埋基座6被埋在泥土中,从而使该新型柔性围隔可体现泥土系统对于水体的影响。所述第一收容槽72上连接有呈喇叭状向外延伸的限位套7,限位套7形成有与第一收容槽72连通的收容槽71,第一弹簧22位于收容槽71中,从而限制第一弹簧22摇摆幅度且便于支架12迅速复位。所述支架12中间部位还连接有第二弹簧21。当有船只从该新型柔性围隔上方通过时,围隔架1带动围隔幔4整体向一侧倾斜,待船只通过后,在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21和浮管5作用下,围隔幔4迅速复位不影响使用。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柔性围隔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架(11),若干个连接在围合架(11)上的支架(12),连接在支架(12)末端的第一弹簧(22),连接在第一弹簧(22)末端的第一重块(31),穿套在支架(12)上的围隔幔(4),浮管(5),预埋基座(6);所述围隔幔(4)上边缘(41)包裹围合架(11),所述围隔幔(4)下边缘包裹有第二重块(32),所述浮管(5)将围隔幔(4)上边缘(41)压持在围合架(11)上,所述预埋基座(6)上设有收容第一重块(31)的第一收容槽(72)以及收容第二重块(32)的第二收容槽(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架(11),若干个连接在围合架(11)上的支架(12),连接在支架(12)末端的第一弹簧(22),连接在第一弹簧(22)末端的第一重块(31),穿套在支架(12)上的围隔幔(4),浮管(5),预埋基座(6);所述围隔幔(4)上边缘(41)包裹围合架(11),所述围隔幔(4)下边缘包裹有第二重块(32),所述浮管(5)将围隔幔(4)上边缘(41)压持在围合架(11)上,所述预埋基座(6)上设有收容第一重块(31)的第一收容槽(72)以及收容第二重块(32)的第二收容槽(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性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72)上连接有呈喇叭状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光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顶胜水务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