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217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道路和绿化带,所述绿化带设置在道路两旁,所述道路由沥青铺筑而成,所述绿化带下方设有储水仓,所述道路和绿化带交接处设有通入储水仓的排水入口,所述绿化带上设有洒水器,所述洒水器上设有通入储水仓底部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水泵。利用设置在绿化带下方的储水仓,在遇到道路表面积水时,将部分雨水导入储水仓中,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避免因道路雨水堆积影响交通安全和行人出行;同时,将收集的雨水引入洒水器,对收集的雨水再次利用,节约资源。

Rainwater recycling and reuse system for Asphalt Pa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ainwater recycling asphalt pavement recycling system, including roads and green belts, the green belt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the road from asphalt paving and the green belt is arranged below the storage tank, the road and the junction with the green belt into the entrance of reservoir drainage thus, the green belt is arranged on the sprinklers, pass into the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pipe at the bottom of the sprinkler, the wat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pump. The green belt is arranged under the storage tank, in the face of the road surface water, the rainwater storage tank into the city drainage system, relieve pressure, avoid rainwater accumulation affect traffic safety and pedestrian travel; at the same time, the collected rainwater into the sprinkler to collect rainwater reuse, resource con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是一种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导流、汇集、排出和再利用的沥青路面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目前,现有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1、排水沟渠2和绿化带7,绿化带7和道路1邻接,排水沟渠2设置在绿化带7和道路1接壤部位,另外,排水沟渠2上盖设有雨水篦子21,排水沟渠2和城市底部排水系统连接,通过排水沟渠2将雨水收集汇聚,通过排水系统排出。上述技术方案披露的排水系统,在遇到暴雨时,排水沟渠2排水速度慢,容易造成道路1表面雨水堆积,影响交通和行人出行,且直接将雨水排出,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这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可将道路上积有的雨水进行导入、储存起来,在需要时进行再次利用;并且可以将多余的雨水导入,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道路和绿化带,所述绿化带设置在道路两旁,所述道路由沥青铺筑而成,所述绿化带下方设有储水仓,所述道路和绿化带交接处设有通入储水仓的排水入口,所述绿化带上设有洒水器,所述洒水器上设有通入储水仓底部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城市排水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城市道路上积蓄的雨水排出时,绿化带下设置的储水仓和道路表面连通,多余的雨水流入储水仓中,快速缓解城市排水压力,避免道路被水淹没,阻碍交通和行人出行;导入储水仓的雨水可以被抽水管抽取到洒水器中,在晴天时对绿化带上的植被进行灌溉,既节约了洒水车的耗水,又对水资源进行了再次利用。进一步的,所述储水仓内壁上挖设有至少一个水位池,所述水位池中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水仓中设置多个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水位池,可以通过水位池中压力传感器对储水仓中水位进行测量和了解储水仓的剩余储水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储水仓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一条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通过一块滑移板控制开闭,所述滑移板滑动连接于开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仓并不是能够无限制储存雨水的,蓄满后就失去了储水能力;因此在储水仓中开设开口,开口连通排水通道,通过滑移板控制开关,可以对储水仓中的蓄水进行调节,当雨水蓄满后,滑移板移开,雨水从排水通道排出,这样,避免了雨水蓄满后影响储水仓的储水能力。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板一边上设有齿条,所述滑移板一侧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一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在齿条中,带动齿条直线位移,从而控制开口处的滑移板实现开合,当储水仓蓄满后,电机转动,滑移板移开,雨水从排水通道排出;雨水排出后,电机反向转动,滑移板闭合,继续积蓄雨水。进一步的,另外设有一控制器,所述电机及所述压力传感器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储水仓中的压力传感器和电机与控制器连通,当储水仓中蓄满雨水时,上方压力传感器被水压触发,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带动电机转动,移开滑移板排出雨水;当雨水排完后,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失去水压被触发,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带动电机反转,关闭滑移板即可继续蓄水。进一步的,所述道路两侧分布有排水沟渠,所述排水沟渠上盖设有雨水篦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渠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一部分,道路上的雨水通过排水沟渠收集然后流入地下排水系统排出,在排水沟渠上盖设雨水篦子,防止行人因视线不好,踩入排水沟渠中而摔倒受伤。进一步的,在雨水篦子下方设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水沟渠一般设置在道路两侧绿化带一旁,绿化带中的落叶和淤泥会穿过雨水篦子落入排水沟渠;城市中的部分生活垃圾也会落入排水沟渠中,随着时间的积累,排水沟渠中大量杂物堆积,而水流难以冲走这些堆积的杂物,又缺乏人员对排水沟渠进行维护,当遇到大量雨水在路面堆积时,排水沟渠难以起到作用;因此在雨水篦子下方夹设过滤网可以有效的阻止落叶和生活垃圾进入排水沟渠,避免造成堵塞。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入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转动轴与储水仓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情况下,雨水通过排水沟渠即可排出,当排水沟渠堵塞和雨水量过大时,排水沟渠难以迅速排出雨水,以致雨水在道路上积蓄,积蓄的雨水触及设置在排水入口处的挡板,雨水压动挡板转动从而流入储水仓中,从而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进一步的,所述道路表面从其中间向两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道路设置为从中间向两侧倾斜,遇到雨水堆积在道路表面时,倾斜角度使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两侧流淌,进入排水沟渠和储水仓中,避免雨水在路面堆积影响道路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绿化带下方储水仓中设置抽水管和水泵,将储水仓中积攒的雨水抽出,利用和抽水管连接的洒水器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再利用。2.通过在绿化带下方设置储水仓,当遇到暴雨时,部分雨水流入储水仓中,以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B部分放大图;图7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道路;2、排水沟渠;20、排水口;21、雨水篦子;22、过滤网;3、储水仓;31、挡板;32、转动轴;33、排水入口;4、水位池;41、压力传感器;5、开口;51、滑移板;52、齿条;53、齿轮;54、电机;541、输出轴;55、排水通道;6、抽水管;61、水泵;62、洒水器;7、绿化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披露的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道路1和绿化带7,其中,道路1由沥青浇筑而成,绿化带7设置在道路1两旁且高于道路1表面,绿化带7给行人提供阴凉并且可以美化环境。如图2和图3所示,道路1两侧分别开设排水沟渠2,排水沟渠2沿路面长度方向延伸,排水沟渠2位于道路1两侧,且靠近绿化带7,排水沟渠2的入口位于道路1表面,排水沟渠2与地下排水系统(图中未示处)连通,通过地下排水系统将积水汇集排出。如图2所示,道路1从中间向两侧成弧面逐渐倾斜,倾斜的路面有利于积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两侧流动,从而通过排水沟渠2排入地下排水系统,而微小角度的倾斜也不会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如图2和图3所示,在排水沟渠2上方开设多个排水口20,排水口20沿道路1均匀分布,排水口20上盖设雨水篦子21,从而可以防止行人在视线不好时误踩入排水沟渠2中。同时,在排水沟渠2下方嵌设一层过滤网22,由于排水沟渠2设置在绿化带7下方一侧,绿化带7中的落叶、淤泥和城市中的生活垃圾会进入排水沟渠2中,而排水沟渠2中的水流难以将堆积在其中的杂物冲走,没有维护人员定期对排水沟渠2进行清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排水沟渠2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在排水沟渠2和雨水篦子21之间夹设一层过滤网22,可以有效的阻挡杂物进入排水沟渠2。如图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道路(1)和绿化带(7),所述绿化带(7)设置在道路(1)两旁,所述道路(1)由沥青铺筑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7)下方设有储水仓(3),所述道路(1)和绿化带(7)交接处设有通入储水仓(3)的排水入口(33),所述绿化带(7)上设有洒水器(62),所述洒水器(62)上设有通入储水仓(3)底部的抽水管(6),所述抽水管(6)上设有水泵(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道路(1)和绿化带(7),所述绿化带(7)设置在道路(1)两旁,所述道路(1)由沥青铺筑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7)下方设有储水仓(3),所述道路(1)和绿化带(7)交接处设有通入储水仓(3)的排水入口(33),所述绿化带(7)上设有洒水器(62),所述洒水器(62)上设有通入储水仓(3)底部的抽水管(6),所述抽水管(6)上设有水泵(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仓(3)内壁上挖设有至少一个水位池(4),所述水位池(4)中设有压力传感器(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仓(3)底部设有开口(5),所述开口(5)连通一条排水通道(55),所述排水通道(55)通过一块滑移板(51)控制开闭,所述滑移板(51)滑动连接于开口(5)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路面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光张强仇黎琼周瑾吕振张乃前胡磊郭天冰吴海滨余文宁赵明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