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156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3:29
一种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为:上层纬纱的位置为以顺次排列的3个纬纱位置为一组;与纬纱交织的经纱有两根;第一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一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一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一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二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各根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都在各组纬纱中的第1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绒头纱的S型路径部分与上、下层纬纱的交织位置为上纬纱的各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下纬纱的各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

A visually stable tufted jacquard carpet

A pattern of visual stability of tufting jacquard carpet on the carpet, the structure of the warp and weft yarn as weft yarn: the upper position is the 3 weft position to orderly arranged for a group; there are two interwoven warp and weft yarn path; the first is S type, S type path passes under the first group No. first weft weft position, top to the first set of second weft weft position, and then by the above and under the first group No. third weft weft position by above second groups of weft weft No. first position and below second groups of weft weft position number second, third to third of the first groups of weft yarn the position above the straight path; each of the yarn in weft pile groups in first and 3 position below the weft weft position; S path part of pile yarn interwoven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position for weft Above th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weft of the weft, and below the position of the third weft of the lower we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
本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是一种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簇绒地毯是在织机上通过簇绒针上下往复运动而将绒纱植入底布上,在毯面上形成整齐而又密集的圈绒或割绒。簇绒地毯的图案,可以通过图案相应位置绒纱的提花高低、颜色来形成。簇绒地毯由于绒纱构成的绒毛的高度较高,较为柔软,触感非常舒适,类似于走在平整的草坪上。但是,在压低花纹部分的较高绒纱后,较矮部分的绒纱会显露出来。对于单色或近似色的簇绒提花毯来说,不会有太多影响,但是,对于有多种颜色或对比度较高颜色的绒纱来说,其它颜色的纱会显露出来,影响地毯的图样视觉稳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簇绒地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地毯织造结构,采用本结构织得地毯,其图样视觉稳定度较高,具体如下:一种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上、下层经纱;上、下层纬纱;绒头纱;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绒头纱沿其织造路径织在上、下层纬纱上;上、下层纬纱之间的绒头纱的中间位置沿割绒线割断,构成上、下两幅地毯;沿同一经线上,所述绒头纱有多根;每根绒头纱自前向后依次织造;上或下层纬纱按照经纱的方向排序。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为:上层纬纱的位置为以顺次排列的3个纬纱位置为一组;与纬纱交织的经纱有两根;第一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一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一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一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二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第二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二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二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三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四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还包括直线型经纱,它的路径在各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下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与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成中心对称;各根绒头纱按照地毯的图案,其路径有直线型和S型,其中绒头纱的S型路径部分,经割绒后构成图案的凸出部分,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部分构成图案的凹下部分;在上幅地毯中,各根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都在各组纬纱中的第1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在下幅地毯中,各根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都在各组纬纱中的第1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绒头纱的S型路径部分中,其与上、下层纬纱的交织位置为上层纬纱的各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下层纬纱的各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本地毯的原理是,通过把较低绒高的绒头纱完全夹在纬纱之间,成直线型路径,而把构成图案凸起部分的绒头纱进行构成大绒高的提花,这样,割绒成毯后,图案凸起部分的绒头被按压后,由于其它绒头纱被压在纬纱下,不参与割绒,所以,不容易显现出来。而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部分,由于绒头纱本身的膨胀特性,以及多根绒头纱叠在同一位置,地毯本身的弹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地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割绒线A、经纱B、纬纱C、绒头纱的S型路径D、绒头纱的直线路径E;图中上面的重复数字“1~3”是织机一个循环对应纬纱位置;下面的连续数字“1”~“36”表示第1、2、3、……、35、36个纬纱的编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说明如下:如图1,一种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上、下层经纱;上、下层纬纱;绒头纱;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绒头纱沿其织造路径织在上、下层纬纱上;上、下层纬纱之间的绒头纱的中间位置沿割绒线割断,构成上、下两幅地毯;沿同一经线上,所述绒头纱有多根;每根绒头纱自前向后依次织造;上或下层纬纱按照经纱的方向排序,其特征是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为:上层纬纱的位置为以顺次排列的3个纬纱位置为一组;与纬纱交织的经纱有两根;第一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一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一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一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二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第二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二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二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三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四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还包括直线型经纱,它的路径在各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下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与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成中心对称;各根绒头纱按照地毯的图案,其路径有直线型和S型,其中绒头纱的S型路径部分,经割绒后构成图案的凸出部分,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部分构成图案的凹下部分;在上幅地毯中,各根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都在各组纬纱中的第1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在下幅地毯中,各根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都在各组纬纱中的第1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绒头纱的S型路径部分中,其与上、下层纬纱的交织位置为上纬纱的各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下纬纱的各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包括上、下层经纱;上、下层纬纱;绒头纱;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绒头纱沿其织造路径织在上、下层纬纱上;上、下层纬纱之间的绒头纱的中间位置沿割绒线割断,构成上、下两幅地毯;沿同一经线上,所述绒头纱有多根;每根绒头纱自前向后依次织造;上或下层纬纱按照经纱的方向排序,其特征是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为:上层纬纱的位置为以顺次排列的3个纬纱位置为一组;与纬纱交织的经纱有两根;第一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一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一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一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二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第二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二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二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三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四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还包括直线型经纱,它的路径在各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下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与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成中心对称;各根绒头纱按照地毯的图案,其路径有直线型和S型,其中绒头纱的S型路径部分,经割绒后构成图案的凸出部分,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部分构成图案的凹下部分;在上幅地毯中,各根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都在各组纬纱中的第1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在下幅地毯中,各根绒头纱的直线型路径都在各组纬纱中的第1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绒头纱的S型路径部分中,其与上、下层纬纱的交织位置为上层纬纱的各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下层纬纱的各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包括上、下层经纱;上、下层纬纱;绒头纱;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绒头纱沿其织造路径织在上、下层纬纱上;上、下层纬纱之间的绒头纱的中间位置沿割绒线割断,构成上、下两幅地毯;沿同一经线上,所述绒头纱有多根;每根绒头纱自前向后依次织造;上或下层纬纱按照经纱的方向排序,其特征是上幅地毯中,经、纬纱的结构为:上层纬纱的位置为以顺次排列的3个纬纱位置为一组;与纬纱交织的经纱有两根;第一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一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第一组纬纱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由第一组纬纱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经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以及第二组纬纱的第2、3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达到第三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第二经纱的路径是S型,S型路径经过第二组纬纱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优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凯瑞地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