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09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绝缘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水出口管,所述绝缘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冷却水进口管,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外壁设有进气管,所述绝缘壳体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绝缘端盖,所述绝缘壳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放置有弹簧片,所述绝缘壳体通过弹簧片连接有外电极,所述外电极的内部安装有内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第一放电间隙和第二放电间隙的设计增加了放电效率,提高了臭氧产生量,冷却水进经过冷却水进口管进入到内腔内,再从冷却水出口管排出,可以对臭氧生产的过程进行降温冷却,保护放电电极。

Double gap ozonation tube of glass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
本技术涉及臭氧放电管
,尤其涉及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
技术介绍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随着臭氧发生器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臭氧,传统的臭氧发生器内部放电电极没有冷却,影响的臭氧放电的效率,通常臭氧放电管的内部只有一个放电间隙,致使臭氧的产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绝缘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水出口管,所述绝缘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冷却水进口管,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外壁设有进气管,所述绝缘壳体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绝缘端盖,所述绝缘壳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放置有弹簧片,所述绝缘壳体通过弹簧片连接有外电极,所述外电极的内部安装有内电极,所述外电极和内电极之间安装有玻璃介质,所述外电极和玻璃介质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电间隙,且第一放电间隙的内部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件,所述第一放电间隙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气管,且第二排气管穿过绝缘端盖延伸至外侧,所述内电极和玻璃介质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放电间隙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气管,且第一排气管穿过绝缘端盖延伸至外侧。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体和外电极之间形成有内腔,且内腔的顶端和冷却水出口管连通、内腔的底端和冷却水进口管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穿过内腔和第一放电间隙相连通,且进气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绝缘端盖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定位孔。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内部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和玻璃介质和内电极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的数量为四到八个,且弹簧片在内腔内呈均匀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设备结构简单,气源通过进气管进到第一放电间隙和第二放电间隙之间,外电极和内电极进行放电,然后第一放电间隙和第二放电间隙之间产生臭氧,臭氧分别通过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向外排出收集,第一放电间隙和第二放电间隙的设计增加了放电效率,提高了臭氧产生量,另外,冷却水进经过冷却水进口管进入到内腔内,再从冷却水出口管排出,可以对臭氧生产的过程进行降温冷却,保护放电电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簧片、2第一排气管、3绝缘端盖、4第二排气管、5冷却水出口管、6内电极、7玻璃介质、8外电极、9第一放电间隙、10进气管、11第二放电间隙、12冷却水进口管、13绝缘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包括绝缘壳体13,绝缘壳体1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绝缘壳体13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水出口管5,绝缘壳体13的底端安装有冷却水进口管12,绝缘壳体13的一侧外壁设有进气管10,绝缘壳体13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绝缘端盖3,绝缘壳体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放置有弹簧片1,绝缘壳体13通过弹簧片1连接有外电极8,外电极8的内部安装有内电极6,外电极8和内电极6之间安装有玻璃介质7,外电极8和玻璃介质7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电间隙9,且第一放电间隙9的内部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件,第一放电间隙9远离进气管10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气管4,且第二排气管4穿过绝缘端盖3延伸至外侧,内电极6和玻璃介质7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电间隙11,第二放电间隙11远离进气管10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气管2,且第一排气管2穿过绝缘端盖3延伸至外侧。本技术中,绝缘壳体13和外电极8之间形成有内腔,且内腔的顶端和冷却水出口管5连通、内腔的底端和冷却水进口管12连通,进气管10穿过内腔和第一放电间隙9相连通,且进气管10上安装有控制阀门,绝缘端盖3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定位孔,第二放电间隙11的内部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和玻璃介质7和内电极6连接,弹簧片1的数量为四到八个,且弹簧片1在内腔内呈均匀分布。工作原理:气源通过进气管10进到第一放电间隙9和第二放电间隙11之间,外电极8和内电极6进行放电,然后第一放电间隙9和第二放电间隙11之间产生臭氧,臭氧分别通过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4向外排出收集,第一放电间隙9和第二放电间隙11的设计增加了放电效率,提高了臭氧产生量,冷却水进经过冷却水进口管12进入到内腔内,再从冷却水出口管5排出,可以对臭氧生产的过程进行降温冷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

【技术保护点】
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包括绝缘壳体(13),所述绝缘壳体(1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3)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水出口管(5),所述绝缘壳体(13)的底端安装有冷却水进口管(12),所述绝缘壳体(13)的一侧外壁设有进气管(10),所述绝缘壳体(13)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绝缘端盖(3),所述绝缘壳体(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放置有弹簧片(1),所述绝缘壳体(13)通过弹簧片(1)连接有外电极(8),所述外电极(8)的内部安装有内电极(6),所述外电极(8)和内电极(6)之间安装有玻璃介质(7),所述外电极(8)和玻璃介质(7)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电间隙(9),且第一放电间隙(9)的内部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件,所述第一放电间隙(9)远离进气管(10)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气管(4),且第二排气管(4)穿过绝缘端盖(3)延伸至外侧,所述内电极(6)和玻璃介质(7)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电间隙(11),所述第二放电间隙(11)远离进气管(10)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气管(2),且第一排气管(2)穿过绝缘端盖(3)延伸至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介质双间隙臭氧放电管,包括绝缘壳体(13),所述绝缘壳体(1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3)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水出口管(5),所述绝缘壳体(13)的底端安装有冷却水进口管(12),所述绝缘壳体(13)的一侧外壁设有进气管(10),所述绝缘壳体(13)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绝缘端盖(3),所述绝缘壳体(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放置有弹簧片(1),所述绝缘壳体(13)通过弹簧片(1)连接有外电极(8),所述外电极(8)的内部安装有内电极(6),所述外电极(8)和内电极(6)之间安装有玻璃介质(7),所述外电极(8)和玻璃介质(7)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电间隙(9),且第一放电间隙(9)的内部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件,所述第一放电间隙(9)远离进气管(10)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气管(4),且第二排气管(4)穿过绝缘端盖(3)延伸至外侧,所述内电极(6)和玻璃介质(7)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电间隙(11),所述第二放电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爱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