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07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包括卷筒、摆动式排缆机构、牵引输送器、绞车机架,所述的绞车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摆动轴和往复式驱动机构,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与所述的摆动轴铰接,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与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的至少一个部位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绕摆动轴的摆动;所述牵引输送器安装在摆动式排缆机构的出缆轴线上。所述牵引输送器具有摆动机构,可以上下开合,适应不同缆径大小的收放。所述牵引器分上下两个部分,两者能在夹紧机构的作用下压紧通过的缆绳,从而实现在收放过程中,对通道上的缆绳保持一定的张紧力。该卷筒由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绞车的无人收放,提高了绞车收放的自动化程度。

An unmanned winch for water surface shi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ip with no winch, including drum, swing fairleader, traction conveyor, winch frame, a swing shaft and a reciprocating driving mechanism fixed winch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oscillating shaft is hinged with the cable and the discharge mechanism of swing type, at least one site the cable discharge mechanism of swing type reciprocating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is used to drive the swing fairleader swing around the shaft swing; the traction cable installed on the conveyor mechanism of swing type cable axis. The traction conveyer has a swing mechanism, which can open and close up and down and adapt to the size of different cable sizes. The trac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two can clamp tightly through the cable under the action of clamping mechanism, so as to maintain certain tension for the cable on the channel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tracting. The drum is driven by an electric moto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at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realize the unmanned collection of the winch, and improve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winch collection and rel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
本技术涉及绞车领域,主要是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面船舶的发展中需要无人值守的绞车,以提高船舶的自动水平,减少人员岗位,提高效率。随着无人航行器的发展,无人船的研发也日趋成熟,在无人船的各种任务中,对各类缆绳的收放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因此就需要研发能够在无人值守环境下自动收放的绞车。目前常规的绞车设计在收放缆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人工干预,不能自动收放,做不到无人化。一些特种绞车有较高自动化程度,但其机构一般较复杂,不适合装配无人船舶等小型无人航行器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包括卷筒、摆动式排缆机构、牵引输送器、绞车机架,所述的绞车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摆动轴和往复式驱动机构,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与所述的摆动轴铰接,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与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的至少一个部位相连,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绕摆动轴摆动;所述牵引输送器安装在摆动式排缆机构的出缆轴线上;所述的牵引输送器分为上牵引装置、下牵引装置和夹紧装置,上牵引装置、下牵引装置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压紧通过的缆绳,从而实现对通道上的缆绳保持一定的张紧力,所述的卷筒由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上牵引装置和下牵引装置均由左右两块夹板和位于夹板之间的输送单元组成,所述的下牵引装置左右两块夹板上各安装有一个导向杆,上牵引装置左右两块夹板上各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上牵引装置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导向杆上安装有弹簧,弹簧将上牵引装置压紧在下牵引装置上;两个直线轴承之间用一个支架固定连接,上牵引装置和该支架之间采用销轴连接,使得上牵引装置可以绕销轴旋转,实现对不同缆径变化时的自动适应;两个导向杆的顶端相连,所述弹簧位于支架上部。优选的,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由两块弧形导板,和位于两块弧形导板之间的若干个导缆辊子组成,所述的若干个导缆辊子按设定曲线排列安装在弧形导板上。优选的,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由若干个转轮组成,所述的若干个转轮之间固定连接,缆绳绕过所述的若干个转轮,在卷筒和牵引输送器作用下张紧。优选的,所述上牵引装置和下牵引装置的输送单元由电机通过一个分动箱同时驱动,所述输送单元通过摩擦力实现对缆的输送功能。优选的,所述上牵引装置和下牵引装置的输送单元由电机通过一个分动箱同时驱动,所述输送单元通过摩擦力实现对缆的输送功能。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同步带轮和同步带,同步带轮由电机通过分动箱驱动。实现对缆的输送功能;作为同步带的替代,其他利用摩擦力传动方法如用轮子,或其他链传动等都可视为此特征的变形而在保护范围内。优选的,所述的往复式驱动机构包括线性模组、驱动电机、滑块、滑块和腰型槽;线性模组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线性模组上的滑块,滑块上安装有过渡滑块,过渡滑块上有一个腰型槽,腰型槽与摆动式排缆机构相连,驱动电机通过过渡滑块来驱动摆动式排缆机构的往复摆动运行。作为优选,所述的摆动排缆机构由规则排列的辊子在两块安装板式组成大半径的过缆通道,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绞车的结构形式,该绞车通过牵引释放装置能始终保持收放通道中缆绳的张力,通过新型的摆动式排缆机构,减少了对排缆角的空间尺寸要求,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内实现排缆操作。绞车的放缆口固定,排缆机构摆动的布局方式能够在安装时提供一个固定的收放缆口,使得设备在船上布局时,船体只需开很小的开口,能保证船体更好的隐身设计。牵引释放装置对不同缆径的自动适应,使得无人操作成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方案的摆动式排缆机构和往复式驱动机构布置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方案的牵引输送器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方案的牵引输送器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方案的往复式驱动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同步带轮+导缆辊子);图7为本技术上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摩擦轮+导缆辊子);图8为本技术上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摩擦轮+转轮);图9为本技术上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同步带轮+转轮);图10为本技术下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同步带轮+导缆辊子);图11为本技术下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摩擦轮+导缆辊子);图12为本技术下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摩擦轮+转轮);图13为本技术下位出缆布局方式的一种绞车布局示意图(同步带轮+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做详细的介绍。如图1-3所示,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包括卷筒2、摆动式排缆机构3、牵引输送器1、绞车机架10,所述的绞车机架10上固定安装有摆动轴5和往复式驱动机构6,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3与所述的摆动轴5铰接,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6与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3的至少一个部位相连,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3绕摆动轴5摆动;所述牵引输送器1安装在摆动式排缆机构3的出缆轴线上;所述的牵引输送器分为上牵引装置12、下牵引装置13和夹紧装置16,上牵引装置12、下牵引装置13在夹紧装置16的作用下压紧通过的缆绳,从而实现对通道上的缆绳保持一定的张紧力,所述的卷筒2由电机驱动。在本技术的该优选实施例中,采用下位出缆布局方式,即摆动式排缆机构出口和牵引输送装置都布置在下方,所述上牵引装置12和下牵引装置13的输送单元由电机通过一个分动箱同时驱动,所述输送单元通过摩擦力实现对缆的输送功能。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同步带轮14和同步带15,同步带轮14由电机通过分动箱驱动,实现对缆的输送功能。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牵引装置12和下牵引装置13均由左右两块夹板17和位于夹板17之间的输送单元组成,所述的下牵引装置13左右两块夹板上各安装有一个导向杆19,上牵引装置12左右两块夹板上各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110;上牵引装置通过直线轴承110安装在所述导向杆19上,导向杆19上安装有弹簧111,弹簧111将上牵引装置压紧在下牵引装置上;两个直线轴承之间用一个支架112固定连接,上牵引装置和该支架112之间采用销轴113连接,使得上牵引装置可以绕销轴旋转,实现对不同缆径变化时的自动适应;两个导向杆19的顶端相连,所述弹簧111位于支架112上部。在本技术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3由两块弧形导板31,和位于两块弧形导板31之间的导向装置组成。所述的导向装置为若干个导缆辊子32,所述的若干个导缆辊子32按设定曲线排列安装在弧形导板31上。缆绕过导向装置,一端为卷筒2,另一端为牵引输送器1,通过摆动式排缆机构3的左右摆动,实现在卷筒2上的逐层放缆或收缆,而不至于使卷筒2上的缆绳混乱。如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往复式驱动机构6包括线性模组62、驱动电机61、滑块63、滑块63和腰型槽;线性模组62上的驱动电机61驱动线性模组62上的滑块63,滑块63上安装有过渡滑块64,过渡滑块64上有一个腰型槽,腰型槽与摆动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2)、摆动式排缆机构(3)、牵引输送器(1)、绞车机架(10),所述的绞车机架(10)上固定安装有摆动轴(5)和往复式驱动机构(6),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3)与所述的摆动轴(5)铰接,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6)与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3)的至少一个部位相连,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3)绕摆动轴(5)摆动;所述牵引输送器(1)安装在摆动式排缆机构(3)的出缆轴线上;所述的牵引输送器分为上牵引装置(12)、下牵引装置(13)和夹紧装置(16),上牵引装置(12)、下牵引装置(13)在夹紧装置(16)的作用下压紧通过的缆绳,从而实现对通道上的缆绳保持一定的张紧力,所述的卷筒(2)由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船用的无人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2)、摆动式排缆机构(3)、牵引输送器(1)、绞车机架(10),所述的绞车机架(10)上固定安装有摆动轴(5)和往复式驱动机构(6),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3)与所述的摆动轴(5)铰接,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6)与所述的摆动式排缆机构(3)的至少一个部位相连,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排缆机构(3)绕摆动轴(5)摆动;所述牵引输送器(1)安装在摆动式排缆机构(3)的出缆轴线上;所述的牵引输送器分为上牵引装置(12)、下牵引装置(13)和夹紧装置(16),上牵引装置(12)、下牵引装置(13)在夹紧装置(16)的作用下压紧通过的缆绳,从而实现对通道上的缆绳保持一定的张紧力,所述的卷筒(2)由电机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船用无人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装置(12)和下牵引装置(13)均由左右两块夹板(17)和位于夹板(17)之间的输送单元组成,所述的下牵引装置(13)左右两块夹板上各安装有一个导向杆(19),上牵引装置(12)左右两块夹板上各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110);上牵引装置通过直线轴承(110)安装在所述导向杆(19)上,导向杆(19)上安装有弹簧(111),弹簧(111)将上牵引装置压紧在下牵引装置上;两个直线轴承之间用一个支架(112)固定连接,上牵引装置和该支架(112)之间采用销轴(113)连接,使得上牵引装置可以绕销轴旋转,实现对不同缆径变化时的自动适应;两个导向杆(19)的顶端相连,所述弹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勇周燕峰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泰电液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