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166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该内模装置由上模体和下模体两部分组成,其中上模体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的顶部和下模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推杆孔,所述上模体安装在下模体的上方,所述上模体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所述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与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均设置为可分离结构,通过两块凹陷的成型槽组合成一块完整地槽体,脱模时直接分离两边的成形槽,便于波纹管从内模体上顺利脱离,提高波纹管的脱模成功率。

An internal mold devic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rrugated tub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ld for manufacturing corrugated pipe internal mold device, the internal mold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die body and the lower die body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wherein the upper die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die body, the top of the upper die body and a lower die body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ush rod hole and the top the upper di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body, wherein the upper di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bellows forming a groove two and an upper die corrugated groove tube, the forming groove two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and the positioning hole two and a Kong Yi tube die mold corrugated groove bellows. Forming groove two and a lower mold bellows forming groove and a lower die bellows forming groove two is provided with a separable structure and corrugated groove tube die di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rrugated tube, with two pieces of hollow molding groove combined into a whole body, with direct separation of forming groove on both sides the convenient bellows from inside body mold smoothly from the bellows,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l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
技术介绍
波纹管,是一种管道外圆周上带有波纹形状的管道,此类产品中间波纹处的产品倒扣很大,波纹管从模具上脱模困难,产品易拉断或拉裂,造成产品的不合格和报废。因此,针对上述叙述到的这种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该内模装置由上模体和下模体两部分组成,其中上模体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的顶部和下模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推杆孔,所述上模体安装在下模体的上方,所述上模体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所述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下模体包括导位槽,所述下模体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所述下模体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一和定位柱二,且所述定位柱一和定位柱二分别设置在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的两边,所述导位槽设置在四个波纹管成形槽的尾部,所述下模体的底部棱边上设置有定位凹槽。优选的,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之间设置为可分离结构。优选的,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时,其接触面上的定位柱一和定位柱二分别插入在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的孔体里。优选的,所述推杆孔共设置9个,均为圆形通孔结构,分别设置在上模体的顶部和下模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与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均设置为可分离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内模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上模体和下模体之间设置为可分离结构,将内模分为两块,便于波纹管从内模上脱离,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时,其接触面上的定位柱一和定位柱二分别插入在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的孔体里,提高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时内槽扣合时的精准度,有利于降低波纹管成形时产生的毛刺边,推杆孔共设置9个,均为圆形通孔结构,分别设置在上模体的顶部和下模体的底部,便于通过安装推件杆对已成形的波纹管进行脱模,提高脱模时的准确率,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与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均设置为可分离结构,通过两块凹陷的成型槽组合成一块完整地槽体,脱模时直接分离两边的成形槽,便于波纹管从内模体上顺利脱离,提高波纹管的脱模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上模体,2、下模体,3、推杆孔,4、定位孔一,5、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6、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7、定位孔二,8、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9、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10、定位柱一,11、定位柱二,12、导位槽,13、定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该内模装置由上模体和下模体两部分组成,其中上模体包括上模体1,所述上模体1的顶部和下模体2的底部均设置有推杆孔3,所述推杆孔3共设置9个,均为圆形通孔结构,分别设置在上模体1的顶部和下模体2的底部,便于通过安装推件杆3对已成形的波纹管进行脱模,提高脱模时的成功率,所述上模体1安装在下模体2的上方,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之间设置为可分离结构,将内模分为两块,便于波纹管从内模上脱离,所述上模体1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5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6,所述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5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6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一4和定位孔二7,便于安装时的定位,提高两块内模连接时的安装精准度;下模体包括导位槽12,所述下模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8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9,所述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5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6与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8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9均设置为可分离结构,通过两块凹陷的成型槽组合成一块完整地槽体,脱模时直接分离两边的成形槽,便于波纹管从内模体上顺利脱离,提高波纹管的脱模成功率,所述下模体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一10和定位柱二11,且所述定位柱一10和定位柱二11分别设置在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8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9的两边,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扣合时,其接触面上的定位柱一10和定位柱二11分别插入在定位孔一4和定位孔二7的孔体里,提高上模体1和下模体2扣合时内槽扣合时的精准度,有利于降低波纹管成形时产生的毛刺边,所述导位槽12设置在四个波纹管成形槽的尾部,所述下模体2的底部棱边上设置有定位凹槽13,便于安装和支撑下模体的重量,有利于降低脱模时内模体带来的危险性。工作原理:该模具脱模机构上用于波纹管位置的内模装置通过上模体1和下模体2组合而成,首先,开模时,波纹管位置的上模体1和下模体2同时打开,其前端固定波纹管管道的内模合紧,且另一端固定下模体2处于合紧装态(即上模体1、下模体2弹开),即可实现脱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该内模装置由上模体和下模体两部分组成,其中上模体包括上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的顶部和下模体(2)的底部均设置有推杆孔(3),所述上模体(1)安装在下模体(2)的上方,所述上模体(1)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5)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6),所述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5)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6)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一(4)和定位孔二(7);下模体包括导位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8)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9),所述下模体(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一(10)和定位柱二(11),且所述定位柱一(10)和定位柱二(11)分别设置在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8)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9)的两边,所述导位槽(12)设置在四个波纹管成形槽的尾部,所述下模体(2)的底部棱边上设置有定位凹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波纹管的模具内模装置,该内模装置由上模体和下模体两部分组成,其中上模体包括上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的顶部和下模体(2)的底部均设置有推杆孔(3),所述上模体(1)安装在下模体(2)的上方,所述上模体(1)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5)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6),所述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一(5)和上模波纹管成形槽二(6)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一(4)和定位孔二(7);下模体包括导位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2)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8)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9),所述下模体(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一(10)和定位柱二(11),且所述定位柱一(10)和定位柱二(11)分别设置在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一(8)和下模波纹管成形槽二(9)的两边,所述导位槽(12)设置在四个波纹管成形槽的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凡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新福林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